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聊城 > 正文

聊城:“三遍访”活动是实践课堂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09-08 11:08:42

  无论做什么事,成也作风,败也作风。作风问题从来不是小事,而是事关成败的大事、要事。当前,聊城市开展以“三遍访三评议三提升”为主要内容的干部作风整顿,既继承了党的优良传统,又契合了现实需要。

  “三遍访”是考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长期以来,我们有足够畅通的渠道倾听民意,但无论什么渠道也比不上面对面交流更直接、更融洽,群众说,那种隔空对话、只闻其声不见其面的交流如隔靴搔痒,远没有当面锣对面鼓地交谈痛快。市应急管理局遍访组在市教体局家属院闫西龄老人家中,一谈就是两个多小时,不只了解了意见建议,更增进了了解和感情,如果换成打电话或其他方式是不可能的。这说明,群众也希望我们的干部多下来,他们也有很多的心里话要倾诉。这次“三遍访”活动,就是干群交流的平台。

  “三遍访”是测量与群众感情的温度计。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与群众感情真不真,到底有多真,在“三遍访”活动中都会有所表现。如何访,访什么,这在市委文件中都有规定,要了解并不难,难的是带着感情真访真问,而不是走马观花。“三遍访”活动现在刚刚开始,大部分群众抱有莫大的期望,当然,也有部分群众存在观望心理。当遇到前一种情况时,展现出好作风并不难,当遇到后一种情况时,恰恰是考验作风的时候,是知难而退绕开走,还是迎难而上继续与群众交流,毫无疑问,应选择后者。

  “三遍访”是锻炼干部能力的大课堂。我们的好多干部是“三门干部”,即“出家门、进校门、进机关门”,对基层情况知之甚少,包括长期在农村工作的同志,也未必对农村的事了如指掌。面对未知领域,想要驾轻就熟,这是不可能的,能力不足的危险显而易见。

  能力从哪里来?一是来源于书本,二是来源于实践,这次“三遍访”行动就是一个实践课堂。我们制定的政策到底符不符合下情,还有多少需要改进的地方,甲地和乙地对同一政策的需要有何侧重,村居和社区的需求有何异同,等等,这些问题,在“房子”里是无法解决的,只有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才行。

  “三遍访”如此重要,那怎样让它扎扎实实开展下去而不是走过场呢?作风是外显的,思想观念是内在的,一切作风的问题,实质是执政为民的观念不牢的表现,所以,遍访中,一定要有小学生心态,要抱着“求教”和“拜师”的心态,而不要有高高在上的心理,不光要学群众语言,更要学群众智慧。要放下身段,俯下身子,真正听民声,给群众办事,而不是“交差”过关”“糊弄”。从这个意义讲,“三遍访”活动,既是检验作风的擂台,更是考验执政理念的赛场。 (作者单位:聊城日报□朱海波)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