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新乡 > 正文

大沙河:新乡向东 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来源:相约新乡编辑:管玲玲发布时间:2020-09-02 15:23:37

  在诗经之乡的新乡(点击蓝字进入链接查阅详情),不仅诗词荟萃,而且河流纵横,沙洲绰约,自古就是豫北小江南,太行山前一明珠。

  小的支流和季节性河流暂且不表,仅被古人诗词歌咏,被我们《相约新乡》记录的就有“黄河”“卫河”“孟姜女河”“百泉河”“西大沙河”“共产主义渠”“人民胜利渠”“赵定河”(点击蓝字进入链接查阅详情)等近十条主要河流。可以说,新乡因水而城,由水而兴,黄河与京杭大运河(点击蓝字进入链接查阅详情)永济渠段共同孕育了新乡昔日的繁华与文明。

  今天,我们将目光向东,在新乡大东区所涉及的新乡县、高新区、经开区、延津和卫辉(点击蓝字进入链接查阅详情)之间,在黄河故道林地沙岗中探寻昔日的黄河遗韵,在田野阡陌追忆碧波荡漾群鸟云集的难忘场景,在道路交错城市东扩的新气象里拥抱湿地公园的美好。

  这就是大沙河。为区别于获嘉、辉县(点击蓝字进入链接查阅详情)之间的西大沙河,水利上习惯称其为“东大沙河”。

  东大沙河,作为曾经的黄河故道遗存,长期以来是新乡沿线各县区的排涝与排污河,如今在绿水青山理念指引下,经过近年来的持续整治,重现碧波荡漾绿草如茵的图景。

  这其中就有一处绝佳的休闲观光处所,位于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大沙河景观工程,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大沙河湿地公园”。

  笔者通过经开区管委会了解到,大沙河湿地公园是大沙河景观工程的一部分。而整个大沙河景观工程,起始点为经开区与延津产业集聚区交界的经十一路,终点为经开区与新乡县边界,总长 8.6 公里。全部景观规划占地 996.1 亩,其中绿化面积 53.62 万平方米。

  在经开区新长北线张兴庄桥北侧,笔者看到了新建的大沙河湿地公园。作为紧邻大沙河而建,占地将近五万平米的大型生态公园,被流淌的大沙河分割成“东岸公园”和“西岸公园”两部分,由草坪、竹林、亲水平台、月季园、水岸湿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雕塑、篮球场、健身步道等组成。

  (新乡市大沙河湿地公园土丘与草坪)

  由于适逢雨季,又恰好雨过天晴,登临大沙河湿地公园的土丘上,脚下是荡漾碧波,身旁是盛开月季,水中是游弋野鸭,对岸是林立高楼,头顶是白云苍穹,真的是美不胜收,宛若仙境。只有旁边新长北线来往穿梭的车辆,才提醒着我们,这里是鲜活的人间,生机勃勃。

  作为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水系综合利用PPP项目的点睛之笔,大沙河湿地公园被建设者们精心打磨,呈现出水天一色、鸟语花香的自然图景。仅景观带上种植的植物,就有一百多种。其中乔木50种,竹类2种,灌木28种,地被44种,水生植物12种。这一项目的实施和湿地公园的建成,是新乡城区向东发展和经开区城市新区繁荣的又一推动力。

  如今,人们置身河畔,徜徉公园,不仅能够感受优美的湿地风光,享受新城区的宁静与舒适,更能通过其中的雕塑品味新乡市特有的历史文化,增强内心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 润泽新乡 见证故道千载沧桑

  “雨露饱所滋,凌云亦千秋。”

  东大沙河,位于黄河故道中心区域,受古黄河影响,区域内地形复杂,有高滩地、有沼泽地、有湿地、有风沙化平沙地,还有沙丘沙垄地等。昔日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淤积,地下水源丰富,为植被的生长和野生动物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东大沙河是历史上残存的自然排水河道,源于新乡县郎公庙崔庄村,自延津县东屯镇赵经庄入境,至下游丰庄镇河道村南河道闸入柳青河。主要流经原延津县小店乡(今红旗区小店镇,包括经开区的部分区域)、现在的东屯镇、塔铺街道办、国有延津林场、胙城乡、马庄乡和丰庄镇。

  在下游的卫辉市,则从李源屯镇南李庄村入境,到庞寨乡东柳位村出境,境内总长约16.4公里。大沙河出卫辉后,在延津县境内继续东流,从延津县马庄乡的随庄村东南进入安阳市滑县境内,全长57.2公里,总流域面积360.2平方公里。

  其中,延津县、卫辉市境内大沙河主槽及两岸洼地曾于1964年被河南省水利厅列为大沙河滞洪区;1969年,新乡对黄河故道河槽进行开挖治理,以丰庄镇河道村闸为界,将河流分为两段,上游自小店镇第五疃(tuǎn)村至延津丰庄镇河道闸为大沙河,下游自河道闸至马庄乡随庄村为柳青河。

  1988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河南省新乡黄河故道省级天鹅自然保护区”,199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河南省豫北黄河故道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些头衔,都赋予东大沙河无上荣光,在新乡市的众多河流里,一度傲娇了多年。

  东大沙河主要承泄新乡、延津、卫辉 3 县(市)部分涝水以及引黄灌溉东三干渠和南分干渠的退水。多年来由于引黄灌溉和上游工业的快速发展,道路修建以及人口的增加,原有的湿地、林地和沙岗逐渐消失,再加上大量退水退沙和污水注入河道,导致大沙河河床淤积,污染严重。这条昔日的生态明星河,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成为默默无闻的排污排涝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进入新时代以来,在森林河南和生态新乡理念的指导下,东大沙河沿途县市区持续疏浚河道,提高除涝标准,修复河流生态环境,实施了多个治理项目。

  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延津县利用国家中小流治理项目,投资1726.03万元,对东屯镇水花堡村至吴安屯桥段进行河道整治。

  2018年,卫辉市实施东大沙河清淤疏浚工程,对主河槽扩挖、疏浚,对岸坡草皮护坡进行整修。

  2019年1月20日,新乡经开区实施大沙河景观工程,对8.6公里的河段进行整治,还修建了大沙河湿地公园,对穿越职业技术学院校区的河流进行了改道。

  2019年,延津县实施了大沙河延、卫交界处至河道闸段1.4公里的综合治理项目,使大沙河上下贯通。

  这些项目的实施,让大沙河的防洪除涝标准大幅提高,改善了沿岸生态环境,让一度孱弱的河流重新恢复生机,成为新乡东部一条景观河、生态河。

  三 故道遗韵 沙压吴起文脉厚重

  古黄河流经延津2200多年,直到明成化十五年,“黄河徙于县南”,(清代《河南通志载》)。从此黄河结束了流经延津的历史,留下茫茫故道。

  清顺治十六年《胙城县志》载:“胙之河禹之旧迹也”。“今其通迹,自小店第五疃村、新州城、棘津铺、吴起城、董固、班枣、丁家庄、林家庄等处,以及汲县,广狭不同,宛宛可见。”这便是大沙河原迹。

  注:汲津铺,古称“棘津”为古黄河渡口,当地老百姓又叫“圪针铺”,“圪针”就是沙岗上生长的酸枣棵,枝条上长满了“大头针”模样的尖刺,俗名叫“圪针”,后因该村地处汲县、延津县交界处,故改名为“汲津铺”。

  受古黄河影响,大沙河流域文化底蕴丰厚。大沙河,史称“禹河”,民间广为流传的大禹治水故事,便发生在这里。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敬业精神,世世代代激励着这里的人们。

  这里有曾经蒙难落户、靠卖锅贴度日,后辅佐周文王得天下的姜子牙垂钓处——“棘津铺”。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有诗云:“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这里有战国时期沙门城址,当地俗称“吴起城”(点击蓝字进入链接查阅详情),因其城如鹅卵形,古人谓之“鹅城”。相传为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吴起扼守黄河渡口时的屯兵处,是一座因黄河泛滥而被封存的黄河古渡口城址,金元时期还是卫州州治所在。它是我省黄河故道内,继内黄三杨庄汉代村落遗址,濮阳高城村卫国都城遗址后,第三次极为重要的考古发现。明代诗人越应扬曾写《吴起鹅城》歌咏之:“戎马遗踪旧筑沙,太平犬不嗅村家。沧桑几度叹今古,俯仰中原重感嗟。”

  这里有黄河故道延津森林公园,2004年以万亩槐林景区为重点开始建设,是大沙河流域融古今文化为一体,现代化的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区。公园坐落在黄河故道国有延津林场辖区,原为黄河故道湿地和沙丘沙陇区,总面积6.4万亩。公园拥有豫北地区最大的万亩槐林、两万亩杨树生态林、千亩经济林以及国家级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2006年“五一”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创收300多万元,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当然这里还有不少抗战的遗迹,其中最著名的还是1943年10月,冀鲁豫军区党委按照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的命令,在延津原屯村成立的“延、浚、汲、淇”四县边工委和四县边抗日办事处。该办事处的成立,不仅开辟了冀鲁豫西南大门全长110公里的第二条地下交通线,担负起传送情报、文件,护送干部,为根据地筹措运输紧缺物资的重要任务;还成功护送过刘少奇、陈毅、罗荣桓、徐向前等党政军高级干部往返太行根据地。

  1945年6月,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四地委决定,撤销延浚汲淇四县边工委和四县边办事处,建立卫滨县和延津县。

  如今,办事处的将军楼、陈毅旧居、百万粮仓、地道入口、密室以及刘少奇穿过的大氅,警卫员用过的长矛大刀,陈毅用过的马灯、桌子等遗迹、文物都还在,成为延津乃至新乡市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四 编女无恙 动人传说沙河涅槃

  东大沙河,河道闸以下称柳青河。关于柳青河,延津当地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柳青河由来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柳青河两岸桑柳无叶,古黄河留下的干涸河床,风沙弥漫,大地生烟,无计可施的乡民,只好祈求神灵庇佑。

  南海观士音的徒弟广济童子,奉师命到长白山采药归来,路过柳青河畔,见一采桑姑娘晕倒在路旁,只剩一息尚存,急忙掏出一粒仙丹放在姑娘口中,将其救下。为感谢童子救命之恩,姑娘爬上大柳树,折了一些枝条给广济童子编了一顶斗笠作留念。

  广济神童叩首谢拜告辞,问了一声:贤妹芳名?!“编女”。

  第二天,风吹黄沙起的柳青河畔果然下了一场透雨,大地清新,万物复苏。人们十分感谢广济童子和观音菩萨,就在编女和神童相会的那棵老柳树下,搭起了神棚,派编女日夜守侯,希望神童能带来更多的雨露和垂柳。

  冬去春回,万物复苏。编女终于盼来了广济童子,神童不仅带来西湖岸边的垂柳,也带来一颗深情的心。神童与编女带领乡亲们栽种柳树,忙活了一整夜。黎明时又下了场透雨,当老百姓清早起来看编女时,棚子、编女、神童都不见了。留下的只有柳青河两岸的垂柳依依,河床内清清的河水……

  因柳绿和水清,故而得名“柳青河”。

  当然,这只是人们的美好希冀罢了,实际上新中国成立后,曾下大力气治理大沙河与柳青河,还在延津县丰庄镇河道村西南地建设了大沙河水库,做到“涝时蓄水,旱时农耕”。

  上世纪七十年代前,这里还曾水波碧天,芦苇荡漾,雁鸭戏舞,天鹅摇曳,是豫北地区得天独厚的湿地和白天鹅自然保护区。1963年8月,丰庄镇一日降雨256.9毫米,8 月3日大沙河下游(柳青河)半坡店桥水位高达66.212米,超过省定保证水位0.512米。

  大沙河水库堤坝溃决,数百平方公里的柳青河流域成为泽国,丰庄镇河道村成了名副其实的“河道”,马庄乡的罗滩村,被大水围村。橡皮舟成了人们出行的唯一代步工具。1964年,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大沙河水利治理启动,省政府立项要在水库原址重建一座泄洪大闸。参加会战的建筑工人、民工多达数千人,历时20多月的奋战,一座半自动化的泄洪闸又重新耸立在大沙河尾、柳青河之首。经过河道闸的调控蓄洪,提闸泄洪分流,成功抵挡了2000年雨季的大水,使下游两岸人民彻底摆脱了大沙河洪涝灾害的侵袭,真正安居乐业。

  此外,在大沙河旁的河道村,还流传有“曹氏女舍身救赵匡胤,宋太祖感恩下旨建庙”的传说,并且还形成了谷雨庙会的集市,繁华热闹。

  在马庄乡一带流传有“风起苗家洼,沙压神邱集”的传说,据说昔日的神邱集,南北宽8里许,东西长10里余,建有祠庙,商贾云集,小镇上仅铁匠炉就有72家,终日锤声铮铮,声震四野。如今,这两个地方只剩下残存的庙址、阁楼和沙丘,追忆着过往的荣光,古老的庙会也逐渐演变成为新时代的物资交流大会,续写着大沙河的生生不息。

  “水清、河畅、岸绿、景美”,这是新乡“四水同治”(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的目标,也是大沙河逐渐呈现出来的风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尽管平日里东大沙河还不像共渠、卫河那样碧水长流,部分河段只有在雨季时才有活水,但是随着“四水同治”的引水、取水、节水、治水等措施,一个旱引涝排、上灌下补、内连外通、丰蓄枯补、调洪防灾的新乡现代水网体系即将形成。

  东大沙河,“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诗与远方,可期可待!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