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秀君 常雪平
新中国蓬勃发展的70年,也是邯郸市文化事业栉风沐雨破茧成蝶的70年。
1945年10月,邯郸解放,文化基础非常薄弱,全市仅有一个芦苇搭成的戏园子,有少数走街串乡演唱的民间艺人。
1945年11月,邯郸市成立民众教育馆,统管全市文化艺术工作,这成为邯郸市文化事业迈向复兴之路的第一步。此后,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等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文学、戏剧、曲艺、舞蹈、美术、电影、民间娱乐活动蓬勃发展,各项文化事业迸发出旺盛生命力。
文化项目有序推进活动场馆日渐完善
前身是1968年建成的“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邯郸展览馆”的市博物馆,现在正在实施新馆迁建项目,这将为博物馆进一步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此前,市博物馆已带着历史的厚重与责任经历了改建扩建、改造提升,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物上架,一改文物标本摆地摊状况;建筑平面布局由“凹”字变为“回”字型,实现参观路线大循环,建筑面积扩大;馆藏文物万余件,荟萃全市文物精华及最新研究成果;配备高科技安保设施,为文物藏品保驾护航;科技创新展陈方式,让文物“活”起来。如今,市博物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成为集中展示邯郸历史文化的殿堂,成为全市人民享受文化大餐的窗口。
2018年,市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近年来,在“开放、平等、免费”服务理念推动下,越来越多人走进图书馆,仅新馆开馆前6天,就办了7000多张借书证、日均接待读者4000余人……这在以前难以想象。1950-1960年代,图书馆只是文化馆的一部分,在工人俱乐部偏隅而居,以一间平房的面积承载起知识传播的职能。计划经济时代,每年只发五六百张的“借书证”更是“一证难求”。1978年6月,图书馆从文化馆脱离,成为独立文化场所。1982年5月,市图书馆正式开馆,馆舍面积6000平方米,阅览席位500个,藏书40多万册。如今,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藏书40余万册、订阅报刊1300余种、数字资源近15TB的图书馆新馆,正以服务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和数字化为市民打造温馨大书房。
“群艺馆新馆九月底要对外开放了。”8月21日,记者来到市群艺馆新馆,看到新馆内多功能厅、非遗展厅、美术书法展厅、器乐、合唱、舞蹈、戏曲排练厅、录音棚、视听室、琴房及综合培训室等一应俱全。“从1945年约100平方米的小房子到如今10000平方米的四层楼房,群艺馆已今非昔比。”群艺馆原馆长李广堂说,70多年来,群艺馆人才济济,涌现出龚爱书、郑今冬、方力钧等艺术人才;活动组织有力,在香港回归、澳门回归、抗击非典、汶川地震等重大社会事件中留下足迹;精品创作众多,《二嘎旦还乡》《特殊支委会》《太行谣》等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内容记录时代发展。馆长马永林说,群艺馆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持续做好群众文化的“守护者”“传播者”和“辅导者”。
除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发展建设外,其他文化项目也陆续启航,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赵王城遗址公园迁入新址,市美术馆、邯郸传媒中心、邯郸市报业大厦、邯郸广播电视台中波发射台等重点项目迈入整合迁建和改扩建阶段,邺城遗址、大名府故城、赵王陵、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重点工作有序推进。
欢乐城乡永不落幕文化活动异彩纷呈
为扩大影响,提升品位,邯郸市重点打造了三大文化活动品牌:中原民间艺术节、中国吹歌节、“欢乐乡村”十千百万文化家园工程。
自2006年以来,有晋冀鲁豫4省13城市参加的中原民间艺术节已连续成功举办14届。14年来,中原民间艺术节以“艺术的盛会百姓的节日”为主题,秉承传统与时尚辉映、继承和弘扬并行的理念,通过摄影展、国际标准舞大赛、文化论坛、书画展及群众文艺演出等形式,汇聚民间艺术精粹,展示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2010年5月,中原民间艺术节荣获全国社会文化艺术政府最高奖——文化部“群星奖”,成为展示邯郸城市魅力的一张文化名片。
“中国吹歌节”是邯郸市一次申报就获批准举办的国字头艺术盛会,它的举办为优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搭建一个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11年9月,经文化部非遗司批准,与河北省文化厅合作,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吹歌节”。2012年,邯郸市吹歌艺术团作为大陆唯一受邀单位,参加“台湾2012竹堑国乐节”开幕式演出,台湾《联合报》《自由时报》予以报道。2014年10月“第二届中国吹歌节”成功举办,提高了城市文化品位,提升了邯郸市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第三届中国吹歌节拟于今年10月中旬举办。
“‘欢乐乡村’已成为农民群众自娱自乐的综艺大舞台,没有围墙的乡村大剧场,永不落幕的快乐大本营。”自2010年5月“欢乐乡村”农村文化工程实施以来,乡村文化活动“井喷”,大型活动达1100余场,参与农民群众上百万,实现“以十带百、以百带千、以千带百万”的链条式发展。2013年10月,“欢乐乡村”十百千万文化家园工程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荣获第十六届“群星奖”,成为邯郸市又一项国家级品牌的文化活动。
此外,从2018年1月开始,邯郸市组织安排“天天看大戏、周周有好戏”惠民演出100余场;开展基层群众文艺培训413场次,培训基层业务骨干1340人;组织“六进”演出2324场,“七进”演出2161场;组织送戏下乡100余场;“戏曲文化进校园”100余场等,为群众带去一场场文化大餐。
文艺创作精品荟萃梅花大奖五落邯郸
红梅傲雪迎春怒放,群芳争艳劲舞东风。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东风剧团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胡耀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心培育下七赴中南海、七赴北戴河为中央领导演出。老一辈艺术家胡小凤、牛淑贤率先摘得戏剧梅花奖,苗文华、郭英丽又把戏剧最高奖梅花奖捧回。半世纪的风雨兼程,东风剧团创作了《虎符》《江姐》《桃花庵》《打金枝》《白莲花》等一批文艺精品,展现出长盛不衰的艺术活力。新时代东风剧团焕发新生,以涉县后池村“太行新愚公”为题材创编大型现代豫剧《桃花山上桃花开》,故事真实感人,令人回味无穷。
在全国各地演出400多场的大型魔幻舞台剧《黄粱梦》以邯郸市地方剧种平调落子为载体,将魔术、杂技、舞蹈、歌剧等艺术形式巧妙融入剧情和人物,赢得广泛好评,入选2010-2011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年度资助剧目,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四届文华艺术奖文华剧目奖。作为《黄粱梦》创作单位,市平调落子剧团从1942年成立之日起,便坚守平调落子阵地、紧跟时代步伐,创作出《石雷战》《端花》《朝阳沟》等文艺精品,并多次进京为国家领导人做专场演出。新时代,平调落子剧团开始发展青年力量,着力培养代表性的平调落子传承人。演员王红凭借一出传统平调落子戏《三上轿》首度摘得“梅花奖”,成为我省首位获得“梅花奖”的小剧种演员。
近几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邯郸市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文艺创作硕果累累,相继创排完成《咱家闺女》《梨花开了》《天绿》等4部大型戏剧舞台剧。其中,《天绿》被省文化和旅游厅推荐申报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并与《咱家闺女》入选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
非遗保护多措并举文化血脉极力传承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邯郸市有许多多姿多彩、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10余年传承与保护中,邯郸市严格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扎实推进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名录体系建设、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和管理等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目前,全市共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27项,居全省前列,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102项,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377项,入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133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5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11人,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29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入选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4个;入选省级民族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1个;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1个;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7个;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3个;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5个。
阳光娱乐创新开拓文化市场转型升级
近年来,邯郸市连续6年举办“阳光娱乐”系列活动。活动不断创新和拓展,通过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整合互联网服务、KTV、电影、演出、文化产业园、文旅景点等行业资源,使文化市场成为健康阳光、服务规范、业态丰富、受众多样的文化消费主阵地,持续提升市民文化生活品位和品质,受到广大市民好评。目前,邯郸市“阳光娱乐”系列活动已在全省推广,成为全省文化品牌活动,被列入今年全市重点实施的20项民心工程之一。
今后,邯郸市将进一步完善文化娱乐行业示范场所扶持政策,鼓励文化娱乐经营主体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拓展服务功能,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面向中老年人、低收入人群及特殊群体开发专项服务产品,提供优惠服务,推动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塑造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当城市逐渐崛起,文化的魅力将更加凸显,给予城市以灵动与诗意。邯郸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正蓄势待发,健步奔向文化繁荣兴盛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