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专题 > 足迹 > 正文

红土地上的新崛起——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之江西篇

来源:新华网编辑:健翁发布时间:2022-06-08 08:02:11

  新华社南昌6月7日电  题:红土地上的新崛起——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之江西篇

  新华社记者沈锡权、郭强、余贤红

  红色,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染就的江西革命老区底色。这片红色的土地,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牵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赴江西考察,把脉定向,指引江西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

  江西省井冈山市神山村景色(2021年2月19日摄)。 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山路蜿蜒,峰峦连绵。

  井冈山茅坪镇神山村昔日贫困户彭夏英家,日子早已焕然一新:家里办起农家乐,新房子改成民宿,家庭年纯收入达10多万元。

  拼版照片:上图为江西省井冈山市神山村村民彭夏英在自己开办的农家乐内展示她家自制的当地特产白辣椒干;下图为彭夏英在农家乐内给游客们上菜(2020年7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革命老区脱贫、老区群众生活水平提高问题,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牵挂。

  2016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神山村了解精准扶贫情况。在彭夏英家,总书记一间间屋子察看,又坐下来同夫妇俩算收入支出账,问吃穿住行还有什么困难和需求。习近平总书记说,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2020年10月21日,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村民孙观发(左一)向游客介绍当地的特色农产品。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三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再赴江西,来到赣州市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看望红军后代,察看村容村貌;走进梓山富硒蔬菜产业园,了解蔬菜产业发展情况。他强调,我这次来江西,是来看望苏区的父老乡亲,看看乡亲们的生活有没有改善,老区能不能如期脱贫摘帽。

  “革命战争年代,江西人民为革命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在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能忘记革命先辈、革命先烈,不能忘记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深情话语温暖人心。

  “扶贫、脱贫的措施和工作一定要精准”“要把乡村振兴起来”“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从罗霄山脉到于都河畔,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指引方向。

  牢记指示,为民造福。江西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第一民生工程,精准识贫、精准施策、精准退出,25个贫困县顺利摘帽,接续推进乡村振兴。2021年全省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4391元,老区群众走上平坦路、住上安全房、用上卫生厕、喝上干净水。

  “总书记到访前,村里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年轻人能走的都走了。现如今,人均年收入达2.6万元,21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年轻人又回来了,常住人口从不到40人增至170多人。”神山村村支书彭展阳说。

  拼版照片:上图为2016年2月2日拍摄的江西省井冈山市神山村景色(新华社记者万象摄);下图为2022年2月15日拍摄的神山村景色(新华社记者郭杰文摄)。 新华社发

  “推进农业现代化,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让农业农村成为可以进一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农业农村发展寄予厚望。

  距梓山富硒蔬菜产业园不远处,新建的于都硒博馆内,富硒蔬菜、富硒大米、富硒脐橙等产品琳琅满目。“富硒产业正成为希望产业。”于都县富硒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刘禄生说,目前全县有四五万人从事富硒产业,种养面积达15万亩,产值超6亿元。

  一户户零星的种养变为规模产业、一座座现代农业园区拔地而起、一个个旅游新村破茧而出……通过做大优势主导产业、做精乡村特色产业、做强农产品加工业,赣鄱大地广袤的乡野正成为振兴热土。

  “作示范”“勇争先”

  老区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2019年5月22日,在听取江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总书记要求江西“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

  2019年5月20日,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人在车间内工作。 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技术创新是企业的命根子”。走进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门口的一行字,让员工们时刻铭记三年前的温暖一幕,激励着他们不断创新。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家公司考察。他强调,要紧紧扭住技术创新这个战略基点,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

  “抓住创新的命根子,企业就有蓬勃的生命力。”公司副董事长吕锋说,牢记总书记嘱托,公司在节能、环保领域持续加大研发力度,近三年先后投入研发资金3.28亿元,掌握了行业领先的晶界渗透技术,生产的磁钢产品在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变频节能空调三个领域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聚焦主导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对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两次赴赣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农村、企业、高校,为江西高质量发展定向指路。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昌大学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了解实验室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等情况。

  这是在江西省南昌市赣江畔拍摄的LED灯光秀(5月17日摄)。 新华社发(马悦 摄)

  “总书记的到来给了我们莫大鼓舞。”中科院院士、南昌大学副校长江风益说,“我们按照总书记要求,继续加大攻关力度。总书记考察后不到100天,团队在黄光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推动我国LED技术从‘国际并跑’到‘国际领跑’。”

  今日南昌,已成为LED产业“重镇”:LED芯片产能已跃居全球前三,跻身国内最大的大功率LED光源生产基地,手机闪光灯和移动照明出货量全球第一。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加快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通过拥抱创新、扩大开放、绿色发展,江西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结出“硕果”——

  中国稀土集团、宁德时代、格力电器、吉利汽车等众多行业巨头落户;物联网、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新经济快速发展,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超8000亿元;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成效显著,35项改革成果列入国家推广清单……

  “十三五”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江西主要经济指标始终保持稳定增长。今年一季度,江西以6.9%的GDP增速跃居全国第二。

  向南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向东对接长三角地区和海峡西岸城市群、向西对接长株潭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江西充分发挥连南接北、承东启西、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积极作为,加快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支撑区,与中部地区其他省份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区域协同发展美好蓝图正加快变为现实。

  “伟大革命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

  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八角楼革命旧址群、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每次到江西考察,都会前往红色旧址追忆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辈。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的果蔬种植基地(2021年4月29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这些伟大革命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

  红土地上的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嘱托,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正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井冈山整体脱贫之后,当地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正在高质量发展中进位赶超,今年一季度GDP、工业用电量等4个经济指标增速跃居全省前列。

  “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根守魂”“锤炼忠诚干净担当政治品格,当好人民勤务员”“逢事想在前面、干在实处”……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审议时,多次对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提出要求。

  2021年5月12日,在井冈山茨坪毛泽东同志旧居,“小红军宣讲团”的成员陈欣言(左一)给前来参观研学的学生们进行义务讲解。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牢记总书记要求,江西以干部创先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当年苏区干部夜打灯笼访贫农,今天我们传承红色基因,选派年轻干部到企业挂职,他们和工人们一起扑在工地,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在服务企业中锤炼作风、增长才干。”于都县委书记黄法说。

  万名干部入万企、半天开办一家企业……江西正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干部创先”的生动局面,流淌在老区干部血脉中的红色基因在新时代迸发出巨大力量。

  面向未来,4500多万赣鄱儿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作示范”“勇争先”,用真抓实干的奋斗姿态,创造新的时代荣光。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