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财经 > 正文

中国经济的韧性 | 求解:牧原股份高速成长之谜

来源:新华网编辑:马永欣发布时间:2020-12-29 09:59:13

  新华网内乡12月28日电 题:中国经济的韧性|求解:牧原股份高速成长之谜

  新华网 郭良 冯孔 范作言

  4.9%——这是中国经济第三季度增速,0.7%——这是中国经济前三季度增速,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逆势上扬的发展成绩难能可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报告称,中国可能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经济在疫情冲击面前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潜力。

  要了解中国经济的韧性,或许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深入到每一个企业,那里充满了渴望的眼神,蕴藏着最丰富的能量。近日,新华网“中国经济的韧性”团队走进生猪养殖龙头——牧原股份,为您揭秘牧原股份是如何成功穿越猪周期?高速成长的秘诀是什么?

  把普通的事做到极致 把无人关注的事做到万众瞩目

  猪肉一直是国内居民主要消费品,更是最主要的肉类消费品,中国一年大约吃掉6亿多头,整个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已达万亿级。自2018年以来,在非洲猪瘟的影响之下,国内迎来了一轮超强的猪周期,猪肉企业业绩大增。

  从牧原股份披露三季报来看,公司前三季度营收391.64亿元,同比增长233.79%;净利润209.9亿元,同比增长1413.28%。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102.03亿元,同比增长561.46%。

  与其他排名靠前的头部猪企相比,牧原股份的利润也与其拉出了明显差距。温氏股份前三季度净利润82.41亿元,正邦科技54.33亿元,新希望50.85亿元…… 若仅从经营效率来看,二级市场将牧原称为“猪中茅台”,毫不为过。

  谁也不曾想到,牧原这家龙头企业是靠22头猪起家。

  牧原股份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河南省内乡县马山口镇的一个小小的个体养猪场,1992年,牧原股份的创始人秦英林带着妻子钱瑛在家乡开始了养殖生涯。秦英林河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毕业,钱瑛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兽医专业,一个负责养猪,一个负责给猪看病,互相搭配,夫妻档创业。

  富兰克林说,尽力做好一件事,实乃人生之首务。

  有人说秦英林是“猪痴”。不同于他们那代企业家大多数的“半路出家”,秦英林从小就接触了养殖业。出生于河南南阳的秦英林小时候家里贫穷,父母是靠着养猪把他培养上大学的。考大学时,秦英林对从小接触的养殖业颇有兴趣,所以在报志愿时,放弃了很多好的大学而选择了河南农业大学的兽医专业。毕业后,秦英林和妻子钱瑛被分配到南阳市的事业单位。这个职业在他所处那个年代,是个十足的金饭碗。秦英林偏偏不按常理出牌,

  1992年他和妻子辞去了公职,选择回农村创业,从22头猪养起。创业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辞去公职回农村创业,更容易遭受怀疑。村里人异样的眼光,他毫不在乎;没有猪舍,他和妻子就一步步从远处挑来土坯和水,双手砌起猪舍;创业资金不足,他向邻居和亲戚朋友借钱。

  熬得住出众 熬不住出局。

  两年之后,秦英林夫妇的养猪规模已经扩大到2000头。

  1997年的时候其规模突破了10000头,秦英林夫妇也成了当地的养猪大户。1998年,秦英林夫妇决定建设10万头规模大型猪场。

  2000年,河南省牧原养殖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2004年秦英林和他的技术员们又运用发明了早期隔离断奶技术,将22天左右断奶的猪仔缩短到了14天左右。

  2005年,牧原公司从加拿大引进480头种猪,这让当年的养猪成本下降128元/头。

  2014年,牧原股份成功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

  2020年,牧原股份市值一度超过3000亿。

  一路来是坎坷 回头看是风景。

  秦英林夫妇从22头生猪起步,如今牧原已形成了集科研、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生猪屠宰于一体的完整封闭式生猪产业链。创业28年,穿越一个又一个“猪价周期”,终将牧原发展成国内最大的生猪规模化养殖企业。

  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是大势所趋?

  长期以来,我国生猪养殖行业面临“大而不强”的问题。目前国内规模场饲养的生猪占52.3%,中小户饲养的占47.7%,其中年出栏5万头以上的场数仅占0.0007%。

(牧原现代化养殖场)

  规模化水平不足影响了生猪生产的稳定性,散养户过多导致猪周期波动加剧。相比之下,美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养猪国家,很早以前就实现了规模化养殖。2015年美国生猪存栏6600万头,全国猪场仅7.1万个,存栏5000头以上规模占60%。规模化生产不但保证了平稳的市场供应,平抑了“猪周期”,而且大大降低了猪肉生产成本。

  “我国养猪产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长远来看,生猪养殖产业正在逐步走向规模化、标准化,未来规模企业抗风险能力会越来越强。”牧原集团常务副总裁曹治年说。

  公开信息显示,仅5月份以来,就有温氏、牧原、新希望等16家猪企、肉企宣布累计投入超过560亿元布局加码养猪产能,新建产能超过2800万头。养猪巨头在产能扩张的同时,将产业链不断向上下游延伸,以发挥产业协同效应,提升综合竞争力。

  牧原股份披露2020年三季报交流会内容显示,截至9月底,牧原股份生猪存栏量已达1800万头左右。据牧原集团总裁助理袁合宾介绍,牧原积极响应国家“运猪”改为“运肉”的要求,将产业链快速向屠宰环节延伸。随着投资20亿元的牧原食品产业城、投资50亿元的牧原肉食综合体项目建成投产,将形成从生猪育种、饲料加工、商品猪饲养到生猪屠宰、肉食品深加工的全产业链体系。

  “依托公司全国发展的刚性需求和生猪产业优势,在农牧装备方面,与内乡县政府共同投资建设农牧装备产业园,已吸引1600多家配套企业落户;在智慧物流方面,依托无车承运平台,投资30亿元正在建设占地3000亩的牧原智慧物流园。”袁合宾告诉记者。

  曹治年说,非洲猪瘟和新冠疫情双重影响下,集约化、规模化养殖企业优势明显,例如,面对非洲猪瘟的严峻考验,牧原创新研发出了集空气过滤、独立新风、出风灭菌于一体的“三防猪舍”,具有防病、防臭、防非瘟功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实现了对非洲猪瘟的有效防控。

  穿越周期的秘诀是什么?

  猪少了,猪价会上涨,猪价上涨会吸引更多人养猪,养猪多了又会导致猪价下跌,如此反复,俗称“猪周期”。

  2000年以来,全国生猪养殖业经历了如下波动周期:2000年至2002年;2002年至2006年;2006年至2010年;2011年至2014年,2015年到2018年;各为一个完整周期,这一轮“猪周期”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进入2019年猪价涨势空前;2020开始回落,大周期中也存在若干个小周期。

  回溯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牧原股份整体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其营业收入由2010年的4.45亿增长至2019年202.21亿,尤其是2014年上市以来,营收更是加速增长。净利润波动虽然与猪周期相吻合,但在2010年、2014年、2018年的低点,牧原股份全年净利润仍然为正。因此,牧原股份具有抵抗猪周期风险的能力,而这一能力的获得主要是基于成本优势和产能扩张节奏。

  “从国内来说,牧原一直致力于降低养殖成本,我们对标已从国内龙头转向美国、欧洲的国际养猪巨头,我们还能做到更低!降成本,永远在路上!”曹治年告诉记者。

  曹治年介绍,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污染,同时也为了实现更好的生物安全防护与更高的养殖成绩,牧原集团开始尝试“楼房养猪”模式,并在生产管理、饲料供应、粪污处理等方面使用大量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健康水平。

  记者在牧原施工现场介绍图中看到,内乡综合体规划的是21栋楼,每一栋的设计产能是10万头,总体是210万头的养殖产能,配套饲料厂,未来还有配套的屠宰场,未来几个月会陆续装猪。

  “创新始终不变!牧原在保障品质前提下,把降低成本做到极致,楼房养猪在猪的健康环境控制、自动化等很多方面做了较大的革新,根据测算,如果楼房养猪的环境控制、生产成绩等达到理想状态,成本会比现在的成本低,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楼房养猪的投资是1200元/头左右,平铺猪舍是1000元/头左右。”曹治年告诉记者。

  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河。

  牧原降成本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这是牧原一直以来的目标,也是牧原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一个基础。据袁合宾介绍,今年以来,牧原实施人才引进计划,针对知名高校,开出了不菲的月薪,高达两万元以上。同时致力于加快生猪产业数字化,构建生猪精准饲喂等数字资源和标准体系建设。

  “猪价低谷期的时候,牧原公司要做好现金流管理,合理把控发展节奏,例如在2014年、2018年,尽管会经历利润的波动,但是把这些做到了,就能够保持公司的正常运营和未来的发展不受影响。”袁合宾告诉记者。

  成本差异的背后还有养殖模式的差异,目前主流的两种经营模式是牧原股份的“自繁自养”和其他公司的“公司+农户”,简单来说前者母猪产仔后仔猪养大再出售;后者是母猪产仔后,仔猪或卖给或委托给合作的养殖户,待养大后再由公司(验收后)或买回或付托管费收回,最后统一出售。

  相比之下,农户在防控层面的能力较弱,采用“公司+农户”模式的企业也自然会受到冲击,这就是为什么牧原股份在此轮超强猪周期中表现最亮眼。

  “‘自繁自养’模式的门槛相对比较高,经营稳定,抗风险能力强,这是牧原最大的护城河。突发的非洲猪瘟让‘自繁自养’模式的优势更加突出,因为在这种模式下饲料的运输可以把控、人员和饲具的消毒管理可以把控、也无需担心收猪过程中的传染。”曹治年告诉记者。

  最近一段时间,猪肉价格开始回调,关于猪周期结束的消息甚嚣尘上,投资者也用实际行动做出了投票,养殖板块在过去三个月迎来了一轮深度回撤。”

  “去年非瘟肆虐,牧原通过快速的创新研发,做到了对非洲猪瘟的有效控制,同时我们给行业其他生猪养殖企业提供了大量仔猪和种猪。作为中国最大的生猪生产企业之一,让消费者吃上‘平价猪肉’是我们义务。作为一家有责任心的企业,在这个阶段不能只想着靠涨价挣钱,要为行业和社会贡献牧原力量,扩大供给,平抑猪肉价格。”在回应猪肉价格回调时,袁合宾告诉记者。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