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教育 > 正文

在柬埔寨办农场 博士生收获的不只是香蕉

来源:中国青年报编辑:徐颖发布时间:2019-09-11 11:20:43

  李成梁在他的“别墅”前。

  李成梁的办公桌。

  李成梁的“卧榻”。

福地农场尚未结果的香蕉林。本组图片摄影 杨帆

  今年7月,中国首批进口自柬埔寨的100吨香蕉运抵上海。而这100吨柬埔寨香蕉中的一部分,出自中国年轻博士生李成梁之“手”。

  李成梁今年31岁,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在读博士,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前首席科学家张锡炎教授的学生。前几年,在“一带一路”建设契机下,中国有关机构在柬埔寨成立了福地农业发展(柬埔寨)有限公司;李成梁现在的身份,是福地农场的基地总经理,也就是场长。福地农场就是在他手上从无到有、从垦荒到结果的。

  福地农场位于距柬埔寨首都金边7小时车程的上丁省,在柬最大水电站的库区旁边。 回忆两年多前第一次到农场时的感受,李成梁用了“荒芜”两个字来形容。“农场比较偏远,人烟也很稀少,刚开始建设时只有我一个中国人和3名柬埔寨工人。语言不通,水电也不通。需要和外界联系时,只能爬到山头上去找手机信号。”头3个月,李成梁一个人住在场部的简易高脚木屋里,喝的是河水,用的是太阳能板发的电。主要道路和基建设施很多都被库区蓄水淹没,进出农场都十分费劲。

  即使是现在,农场里的生活条件也很艰苦。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参观了李成梁在农场的“办公室”。一幢小小的高脚楼里,办公桌与睡床挤在一间1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驱除暑气靠电扇,睡觉的草席在晚上就寝时才会铺上。记者问他,偏远寂寞、条件差、工作劳累,能适应吗?他很淡然地回答:“这不成问题。每天都很忙,白天工作,夜里写工作记录、记账、做计划、看书学习,充实到根本没考虑适应不适应的问题。主要是感到自己在不断进步,很值得。”

  当初,比条件艰苦更棘手的问题,是场区内侵占土地、非法伐木、偷猎等问题严重。而这一切,都需要李成梁去张罗、解决。作为场长,面对着各种难题,李成梁只能硬着头皮上。道路不通,他就带着施工队去修路,必要时还要建涵洞、架小桥等,“硬是把一个农学专业的学生逼成了建筑施工工头”。面对侵占土地的当地无地贫困户和盗伐偷猎的人,李成梁采取了“安置”的办法,他代表农场与当地政府、占地居民等进行了大量的协调沟通,就算有时出现气氛紧张的对峙局面他也没有放弃。后来,李成梁通过培训占地居民的工作技能,让部分居民留在农场,为他们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既缓和了紧张局面,又为农场培养了当地农工。

  李成梁所在的“福地农场”从无到有地建立起来,现在种植香蕉6000亩、菠萝2000亩,已初具规模,成为中柬农业合作的一张名片。在柬埔寨农林渔业部、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的指导和帮助下,在福地农场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福地农业公司获得了首批柬埔寨输华香蕉注册果园资格,农场生产的第一批香蕉已经出口到中国市场。柬埔寨香蕉生长在没有任何化学污染的原生态土地上,灌溉用的是干净的湄公河或内河水源;香蕉苗是由中国培苗专家领衔的科研院所培苗并提供的,采用的也是最先进的种植技术。因此,业内评价说,包括福地农场产品在内,“出口到中国的柬埔寨香蕉是真正的好香蕉”。

  农场的发展也给当地农工带来了更好的生活和希望。福地农场现有300多名柬埔寨农工,他们开垦土地、机耕修路、挖渠灌溉,以农场为家,场区内已经形成了一个小聚居区,卖菜点、小超市等都发展了起来。相较于从前的“靠天吃饭”,现在他们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农场还为他们建了一些娱乐设施,未来还计划建卫生所、支教中心等。当地农工们懂得了创造价值,也更有上进心。现在的农场就像一个柬埔寨小镇,来自柬埔寨各省和中国各地的人生活工作在一起,增进了彼此了解。

  李成梁个人也在两年多时间里学会了柬语,开始时他“连比划带猜”,现在基本上能和当地人顺利沟通了。李成梁在国内时就曾经管理过两个农场,至于当初是什么样的动力让他来到条件这么艰苦的地方创业,他告诉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柬埔寨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等先天条件,农业是柬埔寨未来发展新的高地。我有幸来到这里开拓和深耕这个行业,不仅是工作,更是兴趣。当工作和个人兴趣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外部环境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来到柬埔寨后,挑战更大、责任更大,也更能锻炼人”。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到柬埔寨与当地合作发展农业,教会了当地人农业种植技能,为当地创造了工作岗位。我们也将中国农业的发展模式、标准等配套体系带了过来,帮助了柬埔寨的经济发展,丰富了中柬友谊的内涵”。

  李成梁已经成家4年多,妻子是一位美丽的俄罗斯姑娘,目前带着女儿在俄罗斯居住。当初农场网络信号不好,每次只能趁进城的机会与妻女视频“见面”。在柬埔寨两年多时间,他只去过俄罗斯与妻女相聚过一次。尽管如此,李成梁在柬埔寨农场工作,也得到了妻子的理解与支持,“不过以后还是会把妻女接到中国团聚”。

  记者想起第一次与李成梁见面时的画面:我们乘坐的车辆从公路进入农场路口时,皮肤黝黑的李成梁等在那里,然后,没戴帽子、顶着烈日的他骑着摩托车给我们带路,一路向前。采访结束时,对李成梁有了一定了解的我们想,在远离祖国的地方拓荒、耕耘,李成梁收获的远不止是香蕉。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