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队伍是由40名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学生组成的。今年暑假,由南航牵头的“绿勤行”团队再次启程,集结来自西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河海大学等14所高校的104名志愿者,分两批前往沙漠腹地。“七月渡沙,深入不毛”,共进行长达32天的治沙工作,为腾格里沙漠再添一抹绿意。
15名热血少年 远赴治沙战场
“绿勤行”缘于团队第一年的队长吕美望看到的一篇报道。报道中说,被沙漠三面包围的甘肃民勤县,如果放任不顾,将在17年内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合围吞噬。
吕美望想做点什么,于是他和14名南航同学在2014年7月2日乘坐火车,辗转33小时,跨越2240公里,从南京抵达甘肃民勤。
民勤给了这些热血少年一个下马威。空气干热,全队15个人,12个流鼻血;住在村民家里,6个人挤一张炕;当地极度缺水,没有水洗澡,浑身发臭,连饮用水都不够喝……面对出乎意料的恶劣环境,他们也曾经动摇过,但一位老人的话把他们留了下来。
这位老人就是民勤治沙标兵石述柱,埋头治沙50年的他说:“我豁出了一辈子,只做治沙一件事,我一定要把民勤从风沙里救出来!”
“当时我想,我们可能做不到豁出一辈子,但我们可以做到积少成多,众志成城。”吕美望说。在沙漠里栽树是十分艰难的,他们每天步行20公里进出沙漠,还要拉着满载麦草的拖车,重复单调枯燥的制备麦草沙障和灭鼠护林工作;每天用粗糙的材料制作沙障,经常是旧伤未愈又添新伤……“绿勤行”的第一年就这样坚持了下来。
6年坚持治沙近5万平方米
从2014年到2019年,从14人的南航团队到14所高校的104人的联合大军,人数越来越多,驻守的天数也越来越长,6年来累计固沙面积将近5万平方米。
这些数字的背后,“绿勤行”团队正将治沙精神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成立之初,“绿勤行”还只是一支15人的小队。第二年,南航牵头发起了“绿勤行”高校联盟,集结来自南京7所高校的50名志愿者,这50人在2015年创造了民勤当地大学生防沙治沙面积的新纪录。
“娃,你们都是好孩子,民勤欢迎你们!”在民勤,他们的付出赢得了老乡们的夸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明星团队、江苏省优秀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全国最佳实践团队……荣誉接踵而来,这支团队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2016年,“绿勤行”将联盟招募人员范围扩大到全国,总计12所高校,甚至还有社会人士和在华留学生加入。3年时间,这支队伍发展至上百人,累计治沙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
在各方支持下,“绿勤行”团队在腾格里沙漠中划下千亩沙漠并命名为“南航林”,将治沙工作专一化、系统化。2017年,团队成员在出租车上邂逅了博龙公司负责人之一的杨成文,“绿勤行”就此驻扎在腾格里沙漠的博龙沙产业公司梭梭基地。梭梭基地驻扎地是沙漠中少见的绿洲,但是四面都是无垠的沙漠,距最近的村庄都超过50公里。算上今年,基地的两位负责人——曾令龙和杨成文,已经分别在沙漠耕耘了14年和6年,被同学们亲切地称呼为曾叔和杨叔。
再度出发 “绝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今年,“绿勤行”再度出发,用行动践行“绝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誓言。
与历年“治沙护林”不同的是,除了铺设草方格压沙、挡沙,“绿勤行”团队今年直接“造林”。在基地治沙人员的带领下,团队今年自己制作沙漠植株毛条与花棒的营养杯。从营养杯制作、精心呵护浇水,到等种子发芽长大到一定程度,再移栽到之前制作好的草方格里,团队今年一共完成4000株幼苗的种植任务,在精心呵护下,幼苗植株成活率达60%~70%。
割草、铺草方格、埋苗、浇水……这就是团队日复一日的工作。在沙漠这样特殊的环境里,普通植株根本无法存活,只有梭梭、毛条、花棒、沙棘这样的沙漠植物才能勉强形成植被,它们不仅能固定沙土、阻挡风沙,还可以作为沙漠特产,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
沙漠中,水源稀缺、风沙侵蚀、昼夜温差折磨、气候干旱导致嘴唇干裂出血,长达两周信号失联……没有人有一句怨言。“干活干得手很酸,背也有点痛,但是一想到自己是在为沙漠绿化作贡献,就感觉没那么累了。”团队成员蓝雁笑着说。
一个月的时间,确实能给沙漠添一份明显的绿,但是相比基地里两位负责人坚守的数年光阴和4万平方千米的腾格里沙漠,却显得微不足道。夜谈时,杨成文笑称自己是被曾令龙“忽悠”来的。但一干,就是6年。
“你们这几十个小孩子能做什么呢?”曾令龙说起这段话时,眼睛亮亮地望着这片沙漠,“我们希望的是你们来这里体验治沙生活后,能够大力宣传治沙工作,让全世界都意识到沙漠化问题需要解决。”
曾令龙的这番话与“绿勤行”的初衷是一致的。“以星火之力,助绿意燎燎!”“绿勤行”不会永远驻留在腾格里沙漠,但是他们的责任会一直继续。
“沙漠真正需要的并不是一盆苗、一棵树,而是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绿林意识。”团队负责人之一沈霄洋说,“所以,‘绿勤行’团队要做的,除了实地治沙,还有广泛宣传,这样才能用‘星火之力’,绿化整片沙漠,真正实现‘绿意燎燎’的誓言。”(通讯员 柯龙婕旻 沈霄洋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