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教育 > 正文

5个锦囊助毕业“小白”跳开工作雷区

来源:中原新闻网编辑:健翁发布时间:2019-09-14 14:57:00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求职被骗的新闻屡见不鲜。面对数量庞大的“求职大军”,一些不法分子动起了歪脑筋,利用应聘者求职心切的心理挖“求职陷阱”。手段更是五花八门,虚假招聘、骗取个人信息、乱收费、传销陷阱……每年,都有不少大学毕业生为此受骗。

  9月开学,不少大四学生即将开始求职之路,如何避免求职路上的“陷阱”?河北省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副部长于辉和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景生为即将踏上求职之路的大学生送出5个就业锦囊。

  陷阱一:高薪诱饵虚假招聘

  有的招聘单位和中介机构以高待遇、低要求为诱饵,诱使求职者上当,在收取完报名费或中介费后便逃之夭夭。“即便安排了工作,也可能在入职后被要求转岗,做一份不相关的工作,薪资待遇也比当初承诺的差很多。”于辉说。

  锦囊:核实招聘单位资质

  遇到类似高薪招聘陷阱,李景生提醒大学生,应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提高警惕性。要仔细核实招聘单位或中介机构的资质,例如查看它的营业执照、中介资格证等相关证件。于辉建议,应聘者在面试时观察一下招聘单位的办公环境和办公设施,比如电脑、打印机等是否齐全,不正规的公司往往办公环境非常简陋。

  陷阱二:假招聘,窃取个人信息

  某些招聘单位借招聘之名,以投简历或要求注册等手段,骗取个人隐私信息等。还有一些网站,用优厚条件吸引求职者关注,目的是骗取点击量。

  锦囊:个人信息不宜说太多

  李景生提醒,求职者首先应分辨招聘单位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了解其招聘的目的。在填写简历的过程中,应着重填写与应聘工作有关的内容,个人隐私信息不宜写得太详细。以骗取点击量为目的网站,通常以兼职刷单、10分钟轻松赚50元之类的噱头吸引人,注意分辨。

  陷阱三:巧立名目乱收费 扣押身份证件

  有的招聘单位会巧立名目收取各种费用,如培训费、体检费、服装费等。有的还会扣押应聘者的身份证、毕业证等证件。

  锦囊:收费、扣证一律拒绝

  按照法律规定,入职前用人单位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因此,一旦遇到这类情况,要坚决拒交,同时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在扣留应聘者身份证件的问题上,李景生介绍说:“用人单位没有任何权利扣留应聘者的身份证、学生证、毕业证等证件,如用人单位有需要,留下复印件即可。”

  陷阱四:延长试用期 不签劳动合同

  某些招聘单位为骗取免费劳动力,会无限延长试用期,或在试用期结束前,将求职者无理由辞退。还有招聘单位只与求职者签就业协议,不签劳动合同,并以没有正式合同为由,侵犯求职者权益。

  锦囊:订立劳动合同是关键

  李景生提醒,劳动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只有签订劳动合同才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签约前,要检查合同内容条款是否完整、明确,约定好解约条件以及违反合同应承担的责任。于辉说,签约时要将双方约定的试用期限、薪酬、福利待遇、社会保障等条款写到合同中。还要仔细核对招聘单位名称与公章是否相符,以免签无效合同,此外,订立合同的起止时间、有效期也应牢记。

  陷阱五:传销陷阱

  当求职者通过黑中介或街边小广告等不正规途径找工作时,很可能误入传销陷阱。传销组织一般具备“缴纳入门费”“拉人头”“经常搞培训”几个特征。

  锦囊:选择正规求职渠道

  对于大学应届毕业生,首先可以利用学校自有的就业资源。“学校建有企业信息库,跟一些行业协会、机构以及校友企业有合作,这些招聘单位是相对可靠的。”李景生说,“毕业生还可以参加校园招聘活动以及学校组织的校园招聘会,以河北科技大学为例,每年春秋两季都会举办大型招聘会,提供数万个工作岗位。”

  于辉介绍说,毕业生也可以通过正规的人才招聘网站,如河北人才网等浏览招聘信息。此外,企业官方网站的招聘信息,正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提供的信息也是找工作的重要途径。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