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兴华一生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在经济学界影响广泛,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变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尽管未能亲赴人民大会堂领奖,卫兴华获奖感言仍饱含深情:“愿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之树根深叶茂,祝人民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从经典之作汲取智慧与力量
卫兴华出生在山西五台县善文村一个农民家庭。小学时,他名为“卫显贵”,寓意将来荣华富贵。从小目睹日军暴行的他,在读中学补习班时,把名字改为“卫兴华”,立志抗击日寇、振兴中华。
1946年卫兴华参加了党的地下工作,1947年在解放区正式入党,后被捕入狱。他在狱中严守党的秘密,出狱后转到北平继续从事地下工作。此后,卫兴华先后在华北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学习。1952年,他于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教研室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
在读政治经济学研究室研究生之前,卫兴华连“政治经济学”这个词都没有听说过。由于没有基础,他只好“笨鸟先飞”,除了吃饭睡觉,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读书。读得越多,他越为马克思主义真理所折服。卫兴华说:“我从马克思留下的大量传世经典之作特别是《资本论》中汲取了智慧与力量。”
改革开放后,许多经济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而这些都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紧密相连。如何看待当时出现的私有企业,如何看待非劳动所得?社会上有些争论。卫兴华及时撰文,阐明了新时期的是非判断。他还撰写了大量关于经济发展战略的论文,为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时代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不唯上、不唯书、不唯风、不唯众”是卫兴华的座右铭。这位被同行和媒体称为“经济理论的清道夫”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多年来致力于澄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被误解或错解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有关问题,他的观点既有思辨性又有批判性,大多得到学界的认同。
求真、求实、求新、求善、求美
“如果把国内外的学者大师比作参天大树,我不过是一枝细小的树枝甚至只是一片树叶。”卫兴华说道。
可在他的学生眼中,卫兴华本身就是一棵参天大树。他扎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领域,用丰厚的知识积累滋养了无数学子,用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了许多同行和师生。
在校期间,卫兴华每周都会指导学生讨论经济理论问题,为他们上《资本论》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课程,并指导学生发表论文、出版著作、参加全国性的学术会议。据学生回忆,卫兴华对学生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资本论》是必修课,卫兴华亲自带着学生逐段、逐句地学,大家有了问题直接问老师。学生的《资本论》翻开后全书密密麻麻都是标注。这样的训练为学生从事学术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卫兴华带学生,不要求学生的理论观点与其一致,而是主张教学相长,鼓励大家提出不同意见。他的学生、同样是经济学家的洪银兴还记得,卫兴华的第一课就在反复讲学风和治学态度,叮嘱学生做学问不能随风转,不能做“墙上一棵草,风吹两边倒”的“学者”。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顾海良用10个字概括了卫兴华教授63年的教学科研过程:求真、求实、求新、求善、求美。
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如何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精髓传承下去,是卫兴华苦苦思索的问题。
“理论创新必须立足于发展马克思主义,使之能更好地反映现实、指导实践。我们不能只是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解读上,更重要的是紧扣时代的脉搏,应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现实问题,推动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卫兴华说。
这些年来,卫兴华不断地写文章,力求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和阐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澄清一些理论是非。几十年来,卫兴华笔耕不辍,出版《走进马克思经济学殿堂》等著作40多部,成为中国最多产的经济学家之一。
2016年,卫兴华将获得的第四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的100万元奖金全部无偿捐赠出来,用于支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研究、人才培养及优秀成果奖励。他说:“只有高等院校的青年学生真学真信、踊跃投身,才能为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注入新鲜血液和生机活力,才能让创新理论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卫兴华说:“我有个信仰,就是为新中国而奋斗,为老百姓富裕、安康、和谐生活而奋斗。炭火烧完了,变成灰了,木炭还有点余热。我还在继续燃烧着呢,我燃烧得还很旺。” 《中国高等教育》记者 唐景莉 韩晓萌 通讯员 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