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奇怪,知了的叫声可谓是“声皦皦而弥厉兮”,但若要问你:今年的蝉鸣从哪一天开始,五月二十六日还是六月三日?恐怕你多半是支支吾吾,答不上来的。
“聒噪”的蝉鸣常常被很多人忽略。
你的声音高过了蝉鸣,自然听不到知了叫。你安静下来,耳边便是蝉鸣阵阵,似乎还有那么一点悦耳。可能跟人生三个境界相关: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蝉鸣于我,也是经历了(或经历着)三个阶段:蝉鸣好听,蝉鸣不好听,蝉鸣好听。
世间万物都是客观存在的,短时间内没什么大的变化,而人的认识、思想在变,连你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例如,常有人在朋友圈感叹:我怎么最终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小时候,中午不睡觉,再热的天也不觉得热。偷偷爬到高大的梧桐树上,站到低矮的屋顶上,想着各种法子逮知了,一轮又一轮地研究它是怎么“叫”,为什么“叫”。傍晚时分,巷口的大石头上,小伙伴聚在一起,分享“研究成果”——有的说知了是歌唱家,有的说不会叫的是哑巴,有的说捏住肚子它就没声啦……欢声笑语在渐歇的蝉鸣声里,显得那么空灵,那么动听。
长大了,习惯了知了叫。记不住,也没有感觉。有太多的事要做呢!读书,工作,成家,立业……一到夏天,便躲在空调房里,与炎热、烦躁对抗。看不见,听不着,更失去了想象,被屏蔽在外的知了和蝉鸣,悄悄地来,隐隐地走,而那个忙得团团转的我,真不知道错过了多少美妙!
一年中的盛夏,恰是这一年的中点。而今,我已在人生的中点,左边是葱茏,是生机,是一阵盖过一阵的欢唱,右边是微凉,是萧瑟,是巨大无边的沉寂和冷峻。该怎样去面对看似越来越熟悉实则越来越陌生的世界?我一度茫然。知了大约知道自己生存的时间短暂,本能地对时间有种紧迫感,这样想着,你仰头看树,仔细聆听,蝉鸣便有了层次,有了情感,有了味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于层层叠叠的蝉鸣声中思考人生,冷静。那一刻,在生命之轮盘上,人和知了产生了共鸣。
站在人生的中点,品盛夏光年,不妨将知了视为知音,作为榜样,在生命最为灿烂的时刻,尽情欢唱,从容自若。郭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