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所涉农高校,以农民急需的技术服务需要和地方农业生产实际问题为科研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他的使命和责任。多年来,江苏大学始终围绕我国农业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战略,加强涉农领域机构、成果、技术向一线转化应用,在兑现为农服务承诺上从不马虎。
8月15日,在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越光米种植基地里,一台“嘴”更宽、“脚”更细、体重更轻的崭新4LZ-6.0型智能化再生稻联合收获机正欢快地上演着它的“首秀”,爬沟、过坎、收割、脱粒……一套动作如行云流水,十分利索。
说起这场“首秀”的缘由,还是源自去年10月江苏大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现场,农业工程学院收获机械团队向农业专家赵亚夫许下的一份承诺。
再生稻,是一种新的水稻种植模式,是在一季稻成熟之后,只割下稻株上约2/3的部位收取稻穗,留下下面的1/3植株和根系,施肥和培育,让其再长出一季稻子。由于在原有的根系上再次生长,大约2个月后水稻便可成熟收割,即实现“一季水稻、两次收获”。
去年,基地100多亩越光再生稻长势喜人,但却遇到了收割难题。“用普通水稻收割机收割再生稻,碾压率高达40%~50%,田里的稻子糟蹋得厉害,严重影响了再生季产量。”当听说江苏大学新研发的再生稻联合收割机在湖南试验反响热烈、获得一致好评时,赵亚夫立即设法联系学校相关团队。
“我们从三年前就开始研发这款收割机,去年赵老在网上看到我们在湖南试收的新闻,连夜打电话说他很需要这个机器。”得知赵亚夫的需求,江苏大学农业工程学院教授李耀明随即前往戴庄现场进行对接,并立时承诺争取把再生稻联合收割机在今年8月头季收割时送到戴庄,帮助越光稻产量进一步提高,增加农民收入。
时隔一年,团队进一步将割幅加宽、履带收窄,今年如约为越光再生稻“量身定制”了一台智能化再生稻联合收割机,并成功将其送到了戴庄地头。
“转弯半径有点小!”“这个没问题,我们马上调后台数据。”江苏大学农业工程学院研究员徐立章通过与现场操作机手交流,随时调整后台参数。据他介绍,普通收割机割幅2.2米,团队加宽到2.8米,履带也设窄40厘米。目前该机械碾压率在25%左右,较普通收割机降低了一半,可实现再生季产量提高20%~25%。同时,该机械还加装智能化设备,智能化程度很高,具有操纵电气化、割台高度自动调节以及前进速度自动控制等作业性能,大大提高了收割的精准度和收获率。
经过两年试种,戴庄村如今再生稻面积已扩大到380亩,两季越光稻亩产也能够达到1000多斤,农民每亩可净收近3500元,较从前增收了1000多元。“产量上来了,农民增收了,我们选择部分让利给消费者,价格由过去的30元降到了如今的15元,批发甚至更便宜。”想到越光稻市场逐渐打开,赵亚夫笑呵呵地说:“未来继续与学校等各方加强合作,相信能够帮助更多农民和消费者享受到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便利和实惠。”
面对赵亚夫新的期望,李耀明信心十足:“目前,该机械处于试验阶段,还可进一步改进。未来一方面还可加强与农艺的结合,通过宽窄行栽培方式,最终实现零碾压;另一方面还将继续提高智能化水平,采用自动导航、自动对行等先进技术,来满足再生稻的收获。”
在江苏大学,像这样诞生于“田间地头”的农业科研合作项目很多。
同一时间,在盐城射阳,农业工程学院贾卫东团队的博士周慧涛等三个年轻人风尘仆仆地赶到苏垦农发临海农场,他们熟门熟路地来到田边,挽起裤腿,赤脚走进水田,放置试验设备,对研制的喷杆喷雾减药增效关键技术及装备进行试验;在常州,魏新华团队的10余名科研成员则分散在各个试验场做着农药自动配方混药装置试验、全自动导航无人驾驶农机空跑调试……学校众多涉农专业科研团队在农村基层的时间,比在实验室里的时间还多,这也使得他们的科研更加贴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求,能够真正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好参谋和好帮手。(郑晋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