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教育 > 正文

山东小康路上的青年面孔

来源:中国青年报编辑:徐颖发布时间:2020-08-19 11:17:07

  屋里是3万余册图书,屋外是50多种花草。山东姑娘程琳刚30岁就过上了自己想象中五六十岁要过的生活。关于是否返乡这个问题,她考虑了一年,接管山东泗水夹山头村旁的图书馆后,“月收入只有之前的三分之一左右”。但更低的生活成本、更多可支配的时间还是让她满意。

  沉浸于这种生活的还有转行从事乡村旅游10年的山东兰陵代村人刘雁滨,家乡的乡村振兴梦里有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80后药剂学博士孙彦华也在家乡的齐鲁制药集团找到了立身之地,这里给他和团队足够的空间与时间,等待想法成型。

  齐鲁大地上大大小小的角落里,一批80后、90后正把梦想安放。当1979年邓小平首次用“小康”描述他心目中中国现代化的图景时,他们尚未出生,但“小康”作为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三步走”中的第二步,却始终伴随着他们。

  “80后是国家迈入小康社会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当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即将过去,孙彦华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期许里有自己的职业期待。对今后有期待的还有山东临沂费县手绣的第5代传人卞成飞,在费县手绣成功申请市级非遗后,她第一次带作品出了国。对费县手绣传承的未来,这个“手绣扶贫车间”厂房里最年轻的人不那么担心,“我才35岁”。

  这些仍在自己人生路上奋力奔跑的人,构成了齐鲁大地小康路上的青年面孔。

  造梦

  刘雁滨的工作节奏似乎从10年前就开始加速,当时他结束了在济南“济漂”的生活,回到家乡代村,投身乡村旅游业,“结束了那种对前景、对个人职业规划缺乏方向感的状态”。

  新工作的忙碌与未知让这个法律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在书本与各农业旅游景区间切换。回到自己要经营的农业旅游景区,他看着大片土地有的种上特色蔬菜,有的铺上草坪,直至成为兰陵国家农业公园。他自己也从一名普通职工,升为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再到现在的总经理。

  “事实证明,当时回村的选择是对的。”在刘雁滨看来,吸引他回村、为返乡青年创造好机遇的关键人物,是1999年上任的村支书王传喜,“王书记是大的造梦者,他最早画出的规划蓝图,到后来基本都实现了”。

  如今,在步行上班途中,刘雁滨每天都能看到花海旅游观光火车。之前他为了规划好这趟观光火车,跑去内蒙古、天津、辽宁考察同款设施,还几次找到厂家,盯材料、设备、机车等配置进度。

  对刘雁滨来说,家乡既为他造梦,又提供实实在在的机会,让他有愿景,更有信心。按照王传喜的方案,未来10年将要打造完成的代村“田园新城”,将以代村为主,辐射周边12个村,在20平方公里的区域,发展乡村旅游、智慧农业、高效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装备制造、科研等产业。

  “未来我们代村人的10年,包括我的10年,都会倾注在代村梦、代村‘田园新城’上。”这个当初向不看好他回村的人留下一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人,至今仍觉得,一个人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体现,远不只是收入。

  留住手艺

  感受到工作与生活加速向前的还有卞成飞。2019年年底开进沂蒙老区的日兰高铁,让她和她的费县手绣走向更远的地方。如今,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的客户能乘高铁过来实地选购绣品,“当天就能往返”。

  但15年前,卞成飞想要安心做手绣并非易事,尤其是“什么都不干,只做手绣”。在她“世代都手巧”的家族里,费县手绣可以作为爱好,但难成营生。这种比西北绣品细致、又比南方苏绣粗犷些的绣品,从原料开始就是纯手工制作,在绣法上也更为丰富,“会用绣小动物皮毛的针法绣荷花,展现飘逸之感”。

  “亲戚和邻居都觉得只有上了年纪的老人才做手绣。”卞成飞说,家乡老一辈人都有些手绣功底,但往往没留下绣品,“有的年轻人只知道自己姥姥会绣、奶奶会绣,但没看过实物。有的老人去世了,没来及留下手艺”。

  这让卞成飞有了想要留住手艺的念头,“哪怕只是多做些费县手绣作品,让人能看到、知道,让更多人来体验做手绣”。2005年,20岁的卞成飞辞去了初中美术教师的工作,告别“每周两节课的悠闲日子”,把几乎所有时间和精力放在费县手绣上。

  即使在申请市级非遗项目成功后,卞成飞还是有些力不从心,“愿意学费县手绣的年轻人太少了”。

  当地政府支持创办的“手绣扶贫车间”厂房里,老年人占半数以上,卞成飞是300多人里年纪最小的,“但推广费县手绣的小目标正在完成,起码小部分人开始知道这个绣品种类了”。截至目前,有7000多人接受了费县手绣的培训,卞成飞的手绣公益课堂也已开办170余次。

  以这门手艺为业的人中,更多是卞成飞熟悉的乡亲。那些一辈子种地的老人通过易地搬迁住进社区,在卞成飞的厂房里,绣小时候熟悉的荷包。“有回一个82岁的老太太拉着我说,种了一辈子地,没这样挣过钱。”做手绣让过去务农为生的老人每月收入1000多元,让忙于家务的妇女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卞成飞说,“有了新活计,她们不用只围着家里转”。

  “我的初衷不是挣钱,但我还是得挣钱,不说养家糊口,但挣得的钱可以拿来运转,让费县手绣走向市场。”当初“坚持1年不行就两年,两年不行就5年”的想法推着卞成飞走到现在,走了十多年。她期待更多年轻人带着新思路和新理念加入,把手艺留住。

  “我们也是有想法的”

  实际上,就业与创业路上,越来越多的齐鲁青年接收到家乡发来的信号,政策向有能力的青年倾斜,企业为专业人才提供成长契机与平台。

  2012年从复旦大学毕业的孙彦华就注意到了家乡的一家医药企业——重视新药研发和研发人才的齐鲁制药。“我当时投简历,只投了家乡的这家企业。”有些一意孤行的孙彦华如愿入职,进入公司核心部门之一的研究室,此后他的经历也证明了公司对人才的耐心与信心。

  8年来,孙彦华逐渐接手、立项了多个高端制剂项目,并拥有了自己的团队。在孙彦华看来,比“甘坐板凳十年冷”更重要的,是抱有职业期待与人生期待,“为新药把好最后一道关”。

  这个从小听过很多次“小康”的80后,始终把自己看作是“迈入小康社会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对于小康生活的具体样貌,孙彦华说不清楚,但他知道那伴随着他个人才华、抱负、想法的实现。

  “小康生活的一个指标是病有所医,我们开发出药物就是在满足患者的需求。”在对未来社会的愿景里,孙彦华放进了自己的职业期待,他相信能在家乡做实事、圆梦想。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朱彩云 高荣建 记者 杨月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