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教育 > 正文

年轻徒弟如何带,听听大工匠们怎么说

来源:工人日报编辑:徐颖发布时间:2020-12-09 15:41:30

  “现在的孩子和我们那个时候不一样了。”不少师傅感慨道。

  如何创新带徒方式,特别是让年轻、活泼有激情同时也不免跳脱、调皮、有个性的年轻一线职工更好地承担起老一辈的重托,是新时期的师傅们不断思考、探索、求解的问题。

  曾经,为了让自己的徒弟们能够安心备考,积极参加劳动竞赛,有着百余项创新成果的全国劳动模范、大庆油田采油二厂采油工、中石油集团公司技能专家刘丽基本上把家都安在了培训教学楼里。

  早上,徒弟们还没起,她就赶到了训练场。晚上,徒弟们背诵理论题目,她就坐在讲台上监督。家里没人帮忙看孩子,她干脆就把孩子带到晚课的课堂上。

  “没办法,都是年轻人,难免有活泼好动,不用心的时候,必须得‘死看死守’。”刘丽笑着说。同时,她也强调:“他们有他们的特点和优势。”近年来,在自己不断攻坚克难的同时也承担着教书育人工作的刘丽,正是抓住了这些优势,通过因势利导,让徒弟们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单。

  师徒关系既是工厂、车间的基本人际单元,也是技术、能力、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础所在。如何创新带徒方式,特别是让年轻、活泼有激情同时也不免跳脱、调皮、有个性的年轻一线职工更好地承担起老一辈的重托,是不少新时期的师傅们不断思考、探索、求解的问题。

  以前师傅急了就踢一脚,现在行不通

  “我当年学技术的时候,师傅急眼了上来就踢一脚,现在可不行了。”

  行走在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马恒昌小组车间里,组长、全国劳动模范马兵的笑声在宽大的厂房里回荡着。今天,在自己带了多年徒弟以后,马兵回忆当年师傅的那一脚,更愿意理解为“恨铁不成钢”。

  “我师傅那代人特别严格。”在马兵的记忆中,师傅对于任何细枝末节的事情都不肯放过。至今,马兵还记得20多年前自己因为忘了给机床浇油导致设备温度升高,影响加工精度而被师傅痛批的情景。“时移世易啊,你看, 我们‘马组’现在用的都是数控机床,已经是自动喷油了。”然而,技术的进步并不能代替对精益求精的追求,一代代马恒昌小组人正是凭借着严格、严密的操作,才使得这面共和国工运史上的红旗始终高高飘扬。

  如何才能让年轻的徒弟们在这个操作更便利、技术更进步的时代保持住老一代人的严格作风呢?马兵充分利用“马组”的光荣历史传统,不仅利用各种机会给年轻人讲“马组”老一辈人的故事,还有意识地带领他们去各种场合感受“马组”的光荣。通过感性、直观的体验,激发年轻人干事创业的担当。

  “去年,师傅带我去长春参加了一个央视晚会的录制,当马恒昌小组的名字被主持人念出来的时候,现场的掌声和欢呼声,太震撼了。”1989年出生的李良是马兵的徒弟,这次难忘的外出不仅让他明白了“马组”的地位,更让他懂得了自己肩头的担子有多重。

  消除徒弟的迷茫 当工人也有出息

  “在我读这本书之前,我有些迷茫和困惑,因为我不知道为什么工作、需要的是什么。直到我读了工匠精神以后,我感觉心中的迷茫和困惑正在消散。”

  这是中国一重年轻的技术工人陈志朋,在读完《工匠精神》一书后写下的读后感中的一句话。这本书是他的师傅、中国一重铸锻钢事业部水压机锻造厂副厂长、全国技术能手刘伯鸣送给他的,其他徒弟也都人手一本。

  刘伯鸣发现徒弟们虽然工作年头不长,但是思维活跃,能出其不意地解决一些生产难题。“但是,他们的主动性不强,也是现在一些老师傅对他们的普遍认知。”

  如何才能提高徒弟们的主动性?

  通过深入地聊天,刘伯鸣发现徒弟们普遍存在着迷茫的心态,总觉得当工人好像就没出息了,自己能够把一辈子一眼望到头了。

  “我就是从一名技校毕业的学生,成长为水压机锻造厂副厂长的。”在与徒弟交流中,这是刘伯鸣最常说的一件事。近年来,中国一重不断打破常规,让高技能人才也能走上领导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刘伯鸣是这个政策突破后提拔的第一个工人出身的副厂长。师傅的励志成长让徒弟们的眼睛有了亮光。

  在刘伯鸣看来,自己值得徒弟“复制粘贴”的做法,就是对技术精益求精,永不放弃。

  “我自己就是这种工匠精神的追求者、受益者,现在我也要变成传承者。”在刘伯鸣看来,工匠精神的理解和贯彻,是徒弟们实现有价值人生的重要能量。

  “我负责为他们铺路,让他们自己往前走”

  “现在的孩子和我们那个时候不一样了。”在刘丽看来,现在的徒弟们和她当徒弟的时候相比,文化水平高,自信心强,家庭生活条件也比较好,孩子们学技术并非是为了解决温饱,吃口饭。“但是,这不代表他们没有自己的目标。”刘丽介绍说,这几年,大庆油田高技能人才的收入、待遇都在不断提升,这也让一些年轻人看清了自己的上升通道所在。

  “我不能只关注他们眼前是否学会了技术,更要关心他们长远的发展。”刘丽说,和以前自己当徒弟的时候相比,现在的年轻人眼界更开阔了,广泛的信息也让他们思考的问题更多了。“别看他们平时嘻嘻哈哈的,但是心里可有数了,都很关注自己长远的发展。”

  正是抓住了年轻人的不同关注点,刘丽不仅给徒弟们传授技能,还在传授技能的同时帮他们规划未来。依托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刘丽带领着徒弟们在技术创新方面不断有突破。

  在创新过程中,她倾囊相受,毫无保留。但与此同时,她也会挖掘每个徒弟不同的特点。“3D打印、动画制作……年轻人的学习能力特别强,掌握这些新技术也很快。”通过挖掘每个人的不同,徒弟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和荣誉感。

  近几年,刘丽工作室里走出来的徒弟中,3人获得了中石油集团公司技能专家,一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我负责为他们铺路,让他们自己往前走。”刘丽如是说。(记者 张世光)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