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看到59式坦克,有一种“邻家大哥”的感觉,朴实、厚重、熟悉而又不乏威严。在很多地方的军博园里,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可是,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见到59式坦克,却是另一种感觉。厚实的履带式底盘,前伸的坦克炮身管,上扬的高射机枪枪口,一身绿色涂装,加上馆内特有的氛围,一下子把人带回到过去那段峥嵘岁月,让人不由得联想到它和它的驾驭者们用钢铁与鲜血、硝烟与汗水熔铸成的无限荣光。
师从“先进”的经典之作
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场战争帮助我国下定了研制国产坦克的决心。
《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给毛主席写信说:“我们取得了胜利,但我们吃了大亏,亏就亏在我们的武器不如人,我们的代价太大了。”
虽然那时新中国百废待兴,但我国还是决定研制自己的武器装备,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坦克。1955年11月,中国从苏联获得新型T-54中型坦克及其改进型T-54A的样车。应我国要求,苏联提供了T-54A中型坦克的全套图纸和生产工艺。1956年4月,我国第一家坦克制造厂——617厂开始动工建设。
T-54中型坦克于1947年开始量产。此后的历史已经证明,这是一种“超越时代”的坦克。它的测试时间非常长,测试项目很细致,后来迅速成为苏联及华约国家的装甲兵器主力。20世纪后半叶,几乎所有大的武装冲突中都有它的身影。
它的改进型T-54A,出现于1953年左右。新上任的设计师为T-54A加装了新型坦克炮、夜视仪等,技术战术性能得到大幅提升。2年后,苏联就把T-54A的样车、图纸及工艺提供给我国。
从改进基本完成到输入我国,只有短短2年。对T-54A的先进性,当时不会有人提出怀疑。甚至有人认为“它们的成功引进,将使我国装甲兵的坦克装备技术水平与世界同步。”
但是,从学习“先进”到转化为国产坦克研发能力的路还很长。现在的人们已无法体会当时研发工作的艰难。
设计师之一的尤凤元曾回忆说,59式坦克先后经历了“中苏混合车”“十四大部件车”等阶段,在摸索中逐步实现了从零部件到整车的自主研发。其中,仅发动机一项就解决了330多个关键技术难题。
苦心人,天不负。到了1959年,617厂已经可以完全独立生产这种中型坦克,同年的国庆阅兵式上,32辆国产坦克驶过天安门广场。当年年底,这型坦克正式被命名为“1959年式中型坦克”,简称59式坦克。
59式坦克的问世,终结了中国不能生产坦克的历史。当时,西方国家惊叹:“中国军队一夜之间有了战力与我们比肩的主战坦克。”
“陆战之王”这样写就铁血荣光
大家可能会注意到,即使在上世纪80年代,59式坦克已经停止批量生产,但对它的现代化改进工作仍在继续。在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世界其他一些地方依旧能够看到59式坦克的身影。
这种强烈的存在感来自哪里?这种不断现代化的“拔节”来自哪里?当然是来源于起初59式坦克测试时的“蹲苗”。
人们不会忘记那时装甲兵科学技术研究所技术人员的付出。为对59式坦克性能进行全面考核,试验团队的官兵不畏艰险与59式坦克一同踏上“砺剑”征程。他们冬至寒地、夏赴热岛,过着“反候鸟”式的生活,在各类复杂极端环境下累计行驶近万公里。
1965年,中国进行第二次核空爆试验。在核爆后的瞬间,8名勇士驾战车通过爆心投影区,以获取装备在遭核武器打击时的珍贵数据。这队战车中,59式坦克赫然在目。
全重34吨,安装有1门100毫米线膛炮、1挺12.7毫米高射机枪、2挺7.62毫米机枪,火力、防护、机动性能均衡。无数次极限测试,一再彰显出该型坦克的强悍性能。
烈火见真金。1979年,59式坦克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在一次边境作战中,某坦克团一营、二营59式坦克如猛虎下山,向前穿插,在规定时间内杀进预定区域,使敌人胆战心惊。三营的坦克临危受命,开赴另外一个战场,一到场就打乱敌人部署,为取得胜利立下奇功,59式坦克因此写就了一段铁血荣光。
人们不会忘记, 面对地形复杂的作战环境,为实现作战意图,我军将士驾驶59式坦克顶着枪林弹雨一路前冲。途中,车队被一块突出的崖石挡住去路,敌军向我坦克车队猛烈攻击。危急关头,政治指导员林梦珠当机立断,指挥驾驶员加大油门,用坦克的钢铁身躯冲撞崖石。连撞5次,崖石被撞碎,通道被打通。
坦克车队继续前冲,这次战斗的胜局也由此被锁定。战后,有人说,这次胜利是用59式坦克“撞”出来的。
现在想来,这话语虽然简短,但中肯真诚。其中,既有着指战员们不伐己功、不矜其能的谦逊,也有着对59式坦克优异性能的由衷夸奖与肯定。
“初心”不改的“五对轮”
与“砺剑人”精测严试遥相呼应,又与指战员鏖战疆场一脉相承的,是此后军工人对59式坦克殚精竭虑的不断改进。
59-1式坦克在炮盾上方安装激光测距仪,车体增装红外大灯,车顶加装“伪装天线”;59-2型坦克更是融合了诸多现代先进技术……
随着一再改进,59式坦克炮塔的形状从“圆滚滚”渐渐变得“见棱见角”;坦克炮的口径从100毫米到105毫米再到125毫米;车身加装了烟幕弹发射器、复合装甲板等等。
其型号也从59-1变成了59-2再到59-1A、59-2A等等。每一次改进,都使该型坦克机动性、防护性、火力与通信能力不断增强,都使它向实战需求贴近与靠拢。
很多细心的装甲部队官兵都知道那张“59式坦克家族谱”,它的结构纷繁复杂,且不说去理清每种型号的来龙去脉,即使要说明白其衍生型号的种类,也必须下一番功夫。
其中,每一根线条都对应着一次改进,每一次升级都凝结着研发人员的心血。每一次改进,都彰显着该型坦克似乎永无穷尽的潜力。
也正是基于这种“我们一直在路上”的改进,59式坦克才得以在60年的风风雨雨中,一直纵横疆场、捍卫和平。
同样的改进也体现在不同型号的试验车和外贸车辆上。有时候改动之大,让人甚至已经看不出坦克本体,只能通过底盘上“初心”不改的5对负重轮来辨认。
不断改进升级,不断赋能强能。在我国一代代军工人的努力下,59式坦克的性能及战术技术指标一直在追赶同时代的先进主战坦克。世界上二代坦克出现时,它能抗衡二代坦克。三代坦克问世时,在某些作战环境下,它仍能向三代坦克“亮剑”。
即使现在,59式坦克的改进升级还在继续。“魔改”不已的背后,是59式坦克的存量庞大、改装效费比高,更是因其适应性强、潜力很大。
在2017年我国军工集团主办的“装甲与反装甲日”上,以59式坦克为基础改进的步兵战车公开亮相;在2018年珠海航展上,以59式坦克为基础改进的坦克支援车也进入人们视野。
这些车型的问世,不禁让人再生感慨,看来没有什么能阻止59式坦克改进升级的步伐!这一现象的出现,也让人不由得猜测,59式坦克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它的历史似乎还将继续谱写。
履痕前伸的方向,是更广阔的战场
有人说退役军人的伟大之处,在于难舍军营仍闻令而行。其实,对退役装备来说也是如此。
随着陆军装备的更新换代,大量59式坦克面临着退役。它们中的绝大多数会与其他退役装备一样悄然离去,转身奔赴新的“战场”。
北京昌平南口镇,与八达岭长城、十三陵等著名景点相距不远,坐落着亚洲唯一的一座坦克博物馆。在该博物馆馆藏展品中,就有曾经叱咤风云的59式坦克。
在一些训练场上,如果我们仔细寻找,也能找到59式坦克的身影。它们以一种坦克教练车的形式出现,仍在为强军目标的实现奉献着能量。
为使学兵在体验上与驾驶新型坦克一致,这些59式坦克被“改头换面”,钢板焊接成模型炮塔、加宽页子板、加长车体……一番“打扮”过后,它们就有了与新型坦克相同的尺寸外形。
同时,它们被换装上新型坦克的驾驶椅、潜望镜、仪表板以及其他操纵件,用以给驾驶员提供与新型坦克一致的操作环境与感受。
科研人员还对原车车体、炮塔等部位进行切割,降低车体总重量,以达到与新型坦克相似的动力和机动性。
英雄不老,最本质的含义或许是其精神不老。
履痕前伸的方向,是更广阔的战场。这也许可以作为59式坦克老当益壮的写照。
在一些院校,59式坦克仍在被用来帮助学员了解坦克基本构造;在一些军史场馆,59式坦克诉说着峥嵘岁月与铁血荣光……甚至在新型弹药试验中,也有59式坦克的身影。它们作为靶车,以最炫目、最热烈的方式,释放出服务强军的最后力量。
“作为我军装甲兵的核心概念和基本象征,59式坦克一度撑起了我国装甲部队的半壁江山。”有专家曾这样评价说。
其实,专家的介绍还有下一句,“它的成长与发展,为我国的装甲装备建设夯实了牢靠根基”。
事实也的确如此。59式坦克的另一长远影响是促进了坦克制造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
几十年的探索实践,我国的科研人员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经验,逐渐摆脱单纯仿制的发展模式,实现了我国坦克从仿研仿制到自主研制的跨越。
从99A到外贸型VT-4、VT-5坦克甚至到今后更多的最新型坦克,国产坦克的履带印迹注定会更远、更新。这种印迹的前伸,既是59式坦克所凝聚的精神的前伸,也是我国坦克研发科技工作者初心的前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