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有着73年历史的老国企里,有这样一批年轻人,他们有的常年在中国最极端、艰险的环境下奔波,走遍了茫茫戈壁,巍巍昆仑;有的废寝忘食搞科研,要“把自己逼疯、把对手逼死、让客户爽”;有的远赴海外学习先进技术,让外国人从不以为然到竖起大拇指……这些,都是发生在山东潍柴的“潍柴青年科技创新团队”里的故事。
(潍柴动力生产车间 资料图)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潍柴从偏隅山东潍坊的单一发动机工厂,发展成为一家跨领域、跨行业经营,拥有动力系统、智能物流、汽车业务、工程机械、豪华游艇、金融服务六大业务平台的国际化集团,离不了这些80后、90后年轻人的努力。这些年轻人因为热爱,从天南海北汇聚到潍柴,众人拾柴火焰高,他们依靠自身的努力和团队的力量,不断攻克技术难点,在这个过程中,有人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潍柴“三高试验队”的丰东旭、于超、赵蒙生,潍柴林德液压的杨国玺工程师和潍柴电控所的赵中煜博士,就是“潍柴青年科技创新团队”中的典型代表。
热爱:为了“做世界上最好的发动机” 他们攀上5200米的高原 经历了生离死别
在冬季的内蒙古海拉尔,气温跌破零下40度,一名队员趴在车底,全身贴地,俯卧在堆积了厚厚白雪的地面上,小心翼翼地布置了十几个传感器后,他尝试摘下手套以加快工作进程,却不小心碰上极度低温的车架子,手上瞬间就被粘掉了一层皮,等到了暖和的环境里,钻心蚀骨的痛感一阵阵袭来。类似的经历对潍柴“三高”实验队全员来说,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潍柴“三高”试验队 资料图)
为了“做世界上最好的发动机”,潍柴每年由优秀青年科技人员组成的“三高”试验队,在冬季最低气温零下45℃的黑龙江黑河、夏季最高气温50℃的新疆吐鲁番,乃至海拔5200米的青藏高原,都留下了足迹。地震、冰雹、强沙尘暴等生与死的严酷考验,这支年轻的队伍没少碰到过。
所谓“三高”试验,就是指在高温、高原和高寒区域的极端环境下,测试发动机的各项性能。这也是发动机研发的最后一环,对新款发动机能否第一时间占领市场至关重要。
如果说高温和高寒考验的是人的意志,那么在高原上,不仅要考验三高试验队队员的意志,更是挑战生命的极限。在5200米的高原上,队员们头晕恶心、心慌无力、鼻子流血,都是常有的事。可这一切,相对于死神的威胁,实在不算什么。
(潍柴“三高”试验队 资料图)
2011年10月13日,三高试验队的丰东旭、于超、赵蒙生已经完成了所有高原试验任务,但他们主动要求再试一次,再爬高一点,再多拿回一些更有价值的数据,把这款发动机的高原性能做到最优。“数据,那可是发动机的生命啊。”丰东旭曾这样说。但就在第二天,他们在试验途中遭遇意外交通事故,三人全部遇难。遇难时,丰东旭、于超年仅28岁,赵蒙生年仅26岁,三条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青藏高原上……
十五年来,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三高试验队,一次又一次的在最艰难的极限生态条件下采集数据、捕捉问题、排除故障。十五年过去了,总共有1000多人参加过这支光荣的队伍,三高试验队在“三高”地区的时间累积超过2000多天,进行了260个发动机品种的试验,采集和标定了几十万组数据,建立了独一无二的发动机数据库。正是基于这些极限试验,潍柴发动机的各项技术指标,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专业:破解中国液压技术的“锁喉之痛” 他让德国人从不以为然到称赞不已
长期以来,中国的高端液压件依赖进口,液压技术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瓶颈,被业内称为“锁喉之痛”。国外供货商的一次打压或限购,就会使国内企业陷入半停产状态。
2012年,潍柴并购了全球高端液压技术领导者——林德液压。为推动高端液压技术在中国的落地,潍柴选拔了七名优秀的年轻工程师到德国去学习交流,杨国玺正是其中成绩最突出的一员。到达德国后,迎接他们的却是德方的“冷漠”。
(林德团队 资料图)
潍柴林德液压(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杰告诉记者,一开始,他跟德国工程师讨论工作,德国工程师总是礼貌地说听不懂,能不能再说一遍?其实是一种对中国工作人员的不认同。
类似的情况随着中国工程师们的努力,变得越来越少。杨国玺曾主动率领团队与德方协商,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整理出上百种模型,花费3个多月时间建立起三维模型库,使得原本需要几个星期才能完成的匹配工作缩短到了2个小时。不断地努力,最终换来了德方对中国理念的认同和赞许。
2017年,为了实现高端液压技术自主,潍柴启动了“发动机+林德液压”的动力总成项目。作为中国团队技术负责人,杨国玺要在一年内完成样机验证。很多人都认为这不可能完成,但杨国玺却说:“人生能有几回搏,拼了!”
(林德团队 资料图)
“我每次见到他,他都是一路小跑,吃饭的时候,一手拿着卷饼,另一只手还握着鼠标。”同事陈岩回忆道。终于,2018年6月30日,样机调试成功。看着整车一点点动起来,杨国玺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但是,杨国玺的身体出现了异常,发烧的次数越来越多。发烧到39度,他还坚持到客户那里去解决问题。在家人和同事们的极力劝说下,他才去医院检查,但没想到这一去竟是永别。2019年6月9日,杨国玺因突发疾病不幸去世,年仅32岁。
听到这个噩耗,德国同事纷纷发来邮件表示悼念,并自发组织捐款。德国研发中心负责人Dr.Tibari动容地说:听到这个消息我非常难过,难以用语言表达,我们失去了一个好工程师、一个好朋友。
奉献:为“中国芯”舍小家为大家 生病也要参加技术讨论
“每一台轰鸣的潍柴发动机记得你,每一台奔腾的‘中国芯’记得你,你的心永远和‘中国芯’一起跳动。”赵中煜的妻子袁艺说起丈夫,忍不住哽咽了起来。
2010年,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赵中煜夫妻俩从北京来到潍柴。在到潍柴报到的火车上,赵中煜就接到了电控所同事的咨询电话。五个多小时的车程里,赵中煜一直不停的查资料,研究解决方案,一到潍坊就急匆匆的去了工作现场。那时,赵中煜刚新婚不久,妻子袁艺希望俩人能经常在一起。可赵中煜太忙了,好像工作永远也忙不完一样。
赵中煜对电控事业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自主电控系统是发动机的“大脑”,是让一台车有生命力的核心和关键,被称为“中国芯”。长期以来,自主电控系统一直被国外垄断,是国家急需突破的一大难题。
(潍柴电控团队 资料图)
“科技竞争就像短道速滑,我们在加速,人家也在加速,最后要看谁速度更快、谁的速度更能持续。”赵中煜说,早一分钟突破,就能够早一点为民族动力装上“中国芯”。也正因为这样的责任感,赵中煜和电控所的同事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了研发事业上。
努力终有回报。2012年5月,潍柴自主电控系统正式发布,这是我国首款自主研发的高压共轨电控系统,打破了国外一直以来的技术封锁,真正有了属于自己的“中国芯”。同时,赵中煜主持的高压缸内直喷发动机电控系统自主化项目开发成功,填补国内在这一应用领域的空白,成为中国天然气发动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可没过多久,赵中煜就病倒了。在等待去北京手术的日子里,他还是照常工作。有一次,电控所同事开会讨论一个技术难题,他拖着虚弱的身体执意要参加讨论,好像只有工作才能让他忘记病痛。只是,谁也没有想到,手术以后,他再也没有站起来,再也没有回到他无比热爱的工作岗位上。2017年4月16日,赵中煜因病去世,年仅38岁。
(潍柴动力生产车间 资料图)
“两年了,每当我来到装有‘中国芯’的发动机前,我感觉这就是他生命的延续。”袁艺对记者说。如今,潍柴电控ECU市场配套量超过60万台,市场占有份额持续扩大,为我国高端动力换上了“中国芯”,我国自主的电控系统的发展也不再受制于人。
五位年轻人的故事让人垂泪,但“潍柴青年科技创新团队”中的每一个年轻人,都在努力拼搏,这也让人看到了希望。也正是潍柴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让这些年轻人愿意在潍柴这个平台上发光发热。
(潍柴“三高”团队 资料图)
今天的潍柴,在全球搭建了24小时“日不落式”协同研发平台;从美国的芝加哥、底特律、硅谷,到德国的亚琛,再到日本的东京,潍柴在全球多地设立前沿科技创新中心。组建起5000多人的研发队伍,研发中心无总部概念,哪里有人才,研发中心就建在哪里,潍柴对人才不求所有,但求为我所用。
此外,潍柴连续十五年大规模引进优秀毕业生和全球中高端人才,发动机板块研发技术人员达到3441人,占在岗人员的21.5%。而这些人,也正成为潍柴青年科技创新团队的骨干,践行着潍柴“心无旁骛攻主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