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9月4日电 (朱虹)据了解,四川“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数的4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健康扶贫有多难,我们就有多拼。”今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徐旭坦言,这些年,四川卫生健康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努力,在卫生健康脱贫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同时,近年来,全国健康扶贫现场会连续在川召开,四川也多次在国家健康扶贫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那么健康扶贫的“四川经验“到底有哪些?徐旭说,健康扶贫工作,概括起来那就是“五四三二”。
首先是“五”,就是五大行动。四川着眼精准施策,实施五大行动。 一是贫困人群医疗救助扶持行动,落实贫困患者“先诊疗后结算”和“一站式结算”制度。这是贫困人群的医疗救助扶助行动。 二是贫困人群公共卫生保障行动。对所有贫困人口开展免费体检,加强传染病防治、重大疾病防治和慢性病综合防控,实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引导贫困地区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三是贫困地区的医疗能力提升行动。全面提升88个贫困县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加快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提升基层履职尽责能力。 四是贫困地区卫生人才培植行动。加强人才培养培训,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夯实基层,健全卫生人才激励机制。 五是贫困地区的生育秩序整治行动。四川开展了乡村干部包村包户、专业技术人员“一对一”联系、卫生计生领导干部联系以及避孕节育奖励等相关制度的实施。
其次是“四”。四川聚力深度贫困,推进了四项工程。 一是卫生机构建设填平补齐工程。从基础设施、基本设备、远程诊疗三方面,强力推进卫生机构硬件提档升级。 二是卫生计生人才振兴工程。从定向培养、在职培训、人才招引、人才援助和人才稳定五个方面来促进卫生人才的振兴。 三是优质资源的下沉精准传帮带工程。四川开展临床进修、远程教学、专项培训、组团帮扶、设备规范使用等方面的传帮带行动。 四是基层履职尽责考核推动工程。强化县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医务人员和对口支援人员的扶贫工作,促进基层转变作风,提高履职尽责的责任和能力。
“三”则是聚焦重点人群,推进“三个一批”。 一是大病集中救治一批。结合四川的实际,将国家确定的大病扩展至42种,制发了包括食管癌、胃癌、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相关病种的推荐临床路径。 二是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印发《四川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指南》,明确了全省的签约服务包的内容和标准,对慢病患者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健康管理和诊疗服务。 三是重病兜底保障一批。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和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均要求控制在10%以内。
最后一个就是“二”,即落实一地一策,综合防治两大疾病。一方面,深入开展艾滋病防治攻坚行动。全面加强“大小凉山”彝区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以安全套推广为核心的经性传播干预措施,协同公安等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提高贫困地区感染者的发现率,狠抓治疗覆盖率和成功率;全面落实“两早一到位”措施,提高婚前检查、住院分娩率,降低母婴传播率。另一方面,深入开展藏区包虫病防治。推广石渠县党政齐抓、全员共抓,管人、管犬、管社会、管环境,包虫病综合防治与思想观念转变相结合、与凝聚民心相结合、与依法治理相结合、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与脱贫攻坚相结合的“两抓四管六结合”防治模式。在全省藏区和藏区毗邻流行县全面开展包虫病的综合防治。
“截止到2018年底,四川贫困县的县级医院均达到了二级甲等以上,摘帽县的贫困人口100%建立了健康档案,贫困人口县域内就诊率达到了93.46%,全省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障个人缴费部分实现财政全额代缴,贫困人口参保率稳定在100%。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个人支付占比控制在10%以内,深度贫困地区控制在5%以内。通过传帮带帮助深贫县47个临床重点专科,开展适应技术2050项。”徐旭说,四川“因病致贫”率42%,较2015年底的48%下降6个百分点,因病致贫得到了有效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