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国内 > 正文

2022夏粮增产丰收观察

来源:新华网编辑:健翁发布时间:2022-06-24 08:10:45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 题:2022夏粮增产丰收观察

  新华社记者

  目前,全国“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今年夏粮小麦增产丰收已成定局、质量好于常年,杂粮杂豆产量略增,油菜籽产量明显增加。

  沉甸甸的麦穗背后,是克服去年秋汛三分之一小麦晚播、农资价格上涨等诸多挑战的持续努力。

  6月21日,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新港街道大皂许家村农民驾驶农机在场院里翻晒小麦。(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于良意 摄)

  来之不易的丰收

  盛夏时节,种植户张辉终于迎来期盼已久的丰收。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阎里乡的麦田已经收割完毕,他一边用手捏着饱满的麦粒,一边跟大家分享亩产超过1200斤的消息。

  在全国麦收基本结束的当口,收获的喜悦像夏日暖风吹过各地田野。

  而在去年秋播时,罕见秋汛导致河北全省晚播小麦比例高达76%,越冬前一、二类苗占比不足四成;在“中原粮仓”河南,全省1000多万亩小麦晚播……

  开局不利,让不少种植户捏了把汗。“但从各地实打实收情况看,今年夏粮产量形势较好、超出预期。”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吕修涛说,“坦率地讲,今年行政推动力度之大、政策扶持力度之大、科学指导服务力度之大,都是多年少有,有力地扭转了不利局面。”

  6月19日,河北省遵化市刘备寨乡的农民将收获的小麦装车。(新华社发 刘满仓 摄)

  针对秋汛影响,农业农村部组织专家制定小麦抗湿应变播种、晚播麦栽培、促弱转壮等15个专项技术方案,指导地方能种尽种。冀鲁豫陕晋5省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扩大非灾区播种面积等方式,能播尽播稳住冬小麦面积。

  在增产方面,各地大力推进冬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主产区小麦灌浆时间延长3天,灌浆强度增加5.7%。专家多地对比试验结果,“喷”与“不喷”千粒重相差1.3至1.5克,按主产区平均提高千粒重0.45克测算,可弥补前期弱苗产量损失30.2亿斤。

  “客观上来说,中后期还是风调雨顺天帮忙的。尽管播种期遭遇罕见秋汛,但巧遇‘暖冬’、喜迎春雨和凉爽初夏。开春后光温水匹配较好,小麦春季苗情转化持续向好,弥补了冬前不足;小麦灌浆时间长、强度大,提高了粒重。”吕修涛说。

  关键农时接连“闯关”

  从秋汛开始,夏粮生产就开始了“闯关”之路。春季田间管理、返青期精准指导、农资补贴、病虫害防控……在每个关键节点,采取超常超强的举措、力度空前的政策和科学有效的技术,为丰收争取了主动。

  在河南省汤阴县孟庄村,种粮大户申国希将丰收首先归因于农技人员的“保姆式”指导。为应对前期苗情偏弱,他在农技人员指导下以“种”补晚、以“好”补晚、以“密”补晚、以“肥”补晚,最终4800多亩小麦喜获丰收。

  技术加持外,“闯关”的奥秘也在农田里。张辉所在的合作社将流转来的土地改造为适宜粮食种植的绿色高产农田,不仅便于大型农机耕作,还节水增肥。他们还在田间安装了土壤温湿度检测仪和高空昆虫控诱设备,精细地进行田间管理。

  为缓冲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影响,中央财政两次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共300亿元。各地也加大支持力度,比如河北统筹中央财政4亿元、省级财政1.5亿元农业生产救灾资金,全力推动小麦促弱转壮和病虫害防治。

  2月16日,安徽省庐江县白湖镇农民在进行小麦病虫害防治作业。(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左学长 摄)

  疫情防控背景下,各地及时协调解决跨区机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根据小麦成熟时间,及时发布机收作业信息,加快收获进度。

  藏粮于技一直在路上

  在山东省平原县桃园街道的农业规模化服务中心,铲车举起翻斗,地头上收割的新麦随着一辆辆运粮车直接送往烘干塔进行烘干入库。烘干塔现场调度员董善辉介绍,粮食从田间到粮仓“不落地”,与传统晒粮方式相比,能减少4%的损耗。

  减损即增收。“今年来平原县的都是百万级别的联合收割机,漏粮率只有千分之一,每亩地能多收20斤。而且秸秆粉碎后进行球面抛撒,更有利于玉米播种造墒。”机收现场调度负责人刘达说。

  6月2日,在山东省郯城县郯城街道,农民驾驶农机收获小麦。(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在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苗庄村的“小麦绿色高产示范方”,小麦新品种以实打实收产量751.8公斤,创下了邯山区亩产新纪录。吕修涛介绍,今年推广了一批主导品种,选择200多个县开展小麦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片平均亩产都在1000斤以上。

  夏粮丰收拉开了收获的序幕,但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夏种、夏管的努力还在继续。

  在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阎里乡金沙河农作物种植基地,农机手正驾驶播种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按照两行玉米、四行大豆的种植方式进行玉米大豆“套种”。

  在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何岗村的稻田里,水稻插秧机所经之处留下一行行插种整齐的秧苗。今年采用的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在插秧同时,可以将肥料精确定量地施用在水稻秧苗根部一侧几厘米的位置,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减少因化肥流失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

  一寸寸耕作的土地上,正透着再次丰收的希望。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