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闻网沧州讯(记者林呈军 通讯员张忠秀 李光宇)“嗡嗡嗡……”2月22日下午,一架无人机缓缓升空,对盐山县渤海双缘安养院进行全面喷洒消毒。这是中国好人、河北省拥军模范、盐山县航空博物馆馆长张长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将无私大爱洒遍家乡大地的一个缩影。
疫情发生后,张长生看到大家背着喷雾器消毒,既费时费力,又效率不高。为此,他有一个大胆的想法,经和家人商议后,决定自费购买无人机进行喷洒消毒。经过多方联系,2月21日晚,价值5万余元的无人机终于运抵他的航空博物馆。他的爱心感召了青年无人机爱好者刘朝磊、吕振达等人,打来电话自告奋勇做义工。22日整整一个上午,他们都投入了无人机设备调试、充电、装水、稀释消毒液等工作。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老人,所以下午第一站就联系了入住近600人的渤海双缘安养院,还为他们带去酒精等防护用品,对整个院区进行了大面积消毒,得到了全院医护人员和在此疗养老人们的一致赞誉。
据张长生介绍,这款无人机可一次负载20公斤的消毒水,8个喷头每小时的喷洒面积可以达到100亩左右,在技术人员的操控下,通过一定高度向下喷洒消毒,消毒液能够随着气流扩散到整个公共区域。相比传统人工地面喷洒的消毒效果,无人机的喷洒面积更广、效率更高。
首次使用无人机消毒成功,让张长生更加充满了继续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的信心,他决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配合政府抗击疫情工作,为盐山县各个乡镇、企业、城区的疫情检测点,以及学校、主干街道进行无人机喷洒消毒,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让无情的病毒在盐山消失得无影无踪!
据了解,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张长生特别忙,他和董学兵、邢成辉等盐山爱心人士,自掏腰包先后购买了1000多个口罩、100桶84消毒液、200桶酒精,还有棉大衣和帽子防疫和防护物资,先后送达全县30多个疫情检测点和县直单位及城区物业。只要哪里需要防控物资,他立马想法解决,并及时送到。为减少因四处奔波给家人带来的风险,他坚持中午在博物馆办公室吃方便面,累了就在沙发上休息一会。
航空博物馆的康师傅动情地说:“疫情来了,一个马不停蹄为社会奉献了大半辈子的年近古稀老人,原本应该待在家里多陪陪家人和孩子,但是他却做了一名勇敢的逆行者,跟新冠肺炎疫情拼了,真让人心疼啊!”
盐山县航空博物馆,成立于2005年8月1日,由全国民间飞机收藏第一人张长生先生创建,是盐山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沧州市科普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河北省全民科学素质教育基地。他先后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等10所院校捐赠飞机10架。目前馆内收藏的飞机8架,包括民航机,教练机,运输机,战斗机等。还有飞机发动机,降落伞,黑匣子,飞机照相机,救生筏,各种仪表等几千件,免费供全国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参观学习。每年都要接待参观人员10万余人次。
张长生每逢有重大灾情都积极捐款捐物品;长期坚持资助贫困户;连续15年参加“春芽工程”,资助贫困儿童重返校园;
每年八一期间和春节都到驻军和光荣敬老院慰问;连续11年参加新兵欢送大会并赠送纪念品。他个人先后被评为“中国好人”,河北省劳动模范、全民国防教育先进个人、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等,还多次受到沧州市和盐山县的表彰奖励。被多所院校聘为名誉院长、客座教授。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国内多家主流媒体先后报道过其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