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社会 > 正文

非遗传承 纸上生花

来源:邯郸日报发布时间:2023-12-07 16:40:50

  “中国剪纸起源于西汉,到南北朝已相当精熟,在明清以后广为流传。特别是在农村,人们以剪纸来表达吉祥,寓言如意的心愿。”近日,肥乡区教体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区实验中学开展非遗传承——剪纸手工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志愿者向孩子们介绍了非遗剪纸的起源、寓意和象征及基本手法技巧等。“小圆洞在剪纸中是常用的剪法,如人物和动物的眼睛,浪花和花心上的水珠等都要用到。剪圆洞时,首先用剪刀对准中心空白处,轻轻扎一个小眼,然后顺着小眼,逆时针方向转360度往边沿剪。”志愿者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手把手教授学生剪纸简单的手法。同学们有模有样地折叠、剪纸,体验着剪纸文化的魅力。

  肥乡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志愿服务活动在锻炼同学们动手能力的同时,对于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形式,传承红色基因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下一步,该局将在非遗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上继续发力,让非遗文化全面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群众生活,让肥乡区人民群众更好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