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台上,四股弦声起,孟庆平在幕布后面或提线,或执棍,操纵小小木偶,演绎人间百态。作为馆陶县木偶戏传承人,孟庆平自少时学杖头木偶至今,已和这门“一口道尽天下事,两手拨动古今人”的技艺打了六十多年交道。
如今,77岁的他仍然选择留在这个行业,留住老一辈的乡愁。
偶戏越千年
在邯郸馆陶县城城北20多公里卫河堤畔,有一个民风淳朴的村落——滩上村,馆陶县木偶戏就生长在这里。
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艺术之一,木偶戏在古代又被称为傀儡戏,是人们操纵木偶进行表演的一种戏剧形式。“源于汉,兴于唐”,这门古老的艺术已经在中华大地传承千百年。
20世纪40年代,孟庆平的叔叔孟宪臣等人接触到木偶戏后,便对其疯狂迷恋。要论这其中缘由,除了出于对艺术的热爱,更是为了谋生。
“当时演出木偶戏赚的钱能够养家糊口,1963年发洪水,大部分村民逃难前往河南或山东。但是会戏的没有走,因为他们凭说唱能养家,表演者一场最多可以挣几元。”孟庆平回忆道。
在那个休闲娱乐非常匮乏的年代,人们白天耕田,晚上最大的娱乐便是看戏。而其中,有声有色的木偶戏凭借其诙谐幽默的内容,吸引相当数目的大小观众。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庙会堂会,村里都有木偶戏表演。而一旦听闻哪里有演出,不少孩子们都傍晚时分就搬着小板凳到戏台前占位置。
“木偶戏晚上演最好,灯光照射下,木偶的脸很光亮。”孟庆平坦言,1000瓦的灯泡照得台上白亮,效果直接拉满。“木偶一出台,人们就叫好”。一身简单行头里只有三根木棍:侧杆两根,掌握两臂及手的动态;一根是主心骨,掌握身体的前后俯仰。虽然简单,演员们却可以表现出木偶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丰富。
在孟庆平的印象里,那时,每到傍晚时分,跟随着乐队“嘡嘡嘡”的敲打声,演员们便开始在幕布后娴熟地操控着木偶,将木偶舞弄得栩栩如生,同时合着不同腔调的戏曲。霎时间,歌声、笑声此起彼伏,锣鼓声和木偶戏特有的音调,给静寂的乡村夜空带来难得的沸腾。
方寸显功力
尽管过去半个世纪,孟庆平仍清晰地记着,每当木偶戏的戏台搭好,他总站在后台一侧,一边嘴里跟着哼唱,另一边,手也在空中模仿着。“他们演到凌晨几点,我就几点回家,不看完不走”。
察觉到侄子的乐趣,孟宪臣开始主动带着十几岁的孟庆平走村串镇表演,顺便学艺。“那时,我白天在木偶戏班打杂、收拾道具物品等,晚上跟着师傅学习唱腔和木偶操作技艺,还要背记长篇的戏词。”从此,孟庆平的人生像是被一根线绑定,与木偶拴在一起。直到现在,他还记得当年苦练基本功的场景。
“我们用一只手操作木偶的两只手,要想让动作看着协调、好看,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他告诉记者,通常来说,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木偶戏又被分为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而对于孟庆平学习的杖头木偶戏来说,一个木偶重五斤左右,入门最难的就是托举。
孟庆平介绍,馆陶杖头木偶的特点是用右手托举,使用左手在木偶外部进行操纵,难度更甚。指尖轻捻,细长的木棒传递力量到木偶身上,在外行人看来如同变魔术般神奇。为训练臂力,年幼的他,常拿酒瓶子装水,用木棍提着酒瓶,一练就是半个小时。
“除了托举需要大量练习,演出的时候,既需要演员熟谙唱词唱腔,又需要他隐匿在木偶之后,仅靠手中的几根细线牵引出角色的动作与情感。”孟庆平说,要真正做到“口中有词,脑中有景,心中有数”,木偶戏演员的成长和成才并不容易。
当年,孟庆平初学时,师弟、师妹们总是挤在一起,演出时台下总围满了观众,非常热闹。但是没过多久,前来慕名学习的人员不见了,台下的观众也越来越少。现代娱乐工具的发展、农村生活方式的变化、从业人员的流失,使馆陶县木偶戏发展陷入了困境。
传承仍有困境
如今,和不少非遗项目一样,木偶戏渐渐没落了,杖头木偶戏曾经广受欢迎的风光已经不再。孟庆平告诉我们,事实上木偶戏班子收到的表演邀约越来越少。“我们年龄也大了,表演的戏台架子高,一场戏两个多小时,全程需要手举着木偶,还要唱着。我这体力跟不上了。”
这个乡村木偶戏团队,已经从辉煌时期的接近20人,剩下区区4人,平均年龄也在70岁以上。“之前演一场木偶戏最少需要10个人——文场3个、武场4个加上3个唱木偶戏的。而如今,村子只有四个人能演,还经常凑不齐。”孟庆平无奈地说道。
而为了解决文武场的难题,孟庆平的老搭档,82岁的徐子英自己做了一个架子——锣、鼓、镲、板等乐器都可以摆在上面,类似于架子鼓。这样,徐子英一个人可以顶五个人,“也是实在没办法的事”。
只是,随着演出人员的减少,孟庆平越来越感到“后继有人”的重要性。为了保证这项技艺的传承,他把希望寄托在年轻人身上,甚至常常拿出自己的经费来补贴要来学习的人员。“几乎快二十年没收过徒弟了,之前是徒弟给师傅钱,现在师傅倒找徒弟钱,都不好找喽。”孟庆平调侃道,语气里充满着无可奈何。“现在的年轻人都选择出去打工,没人愿意学这个不赚钱的‘杖头木偶’了,太难了。”
尽管传承之路坎坷,但是随着国家对非遗文化产业的重视,孟庆平感受到了一些新的变化。2007年,馆陶县木偶戏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后,在当地政府的安排下,孟庆平和团队去多个市进行文化交流、也进入多个校园进行非遗讲解,而随着活动不断开展,又有新的一批年轻人对馆陶木偶戏产生了兴趣。
对于目前的发展现状,孟庆平有遗憾,但他始终认为,杖头木偶是地方色彩很浓的剧种。对这一古老艺术的传承,他坚守的脚步,不会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