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社会 > 正文

非遗“老手艺”焕发“新生机”

来源:邯郸日报发布时间:2024-06-13 16:35:22

  “从原材料麦秸秆到草编成品,要经过染色、绘图、编织等20多道大小工序,常规的京剧脸谱作品制作大概需要一个月左右时间,复杂的大型草编屏风则耗时长达三个月。”近日,在大名县草编展示馆内,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群英讲述着草编作品创作的不易。大名县拥有“草编之乡”的美誉,手工草编历史悠久。2008年6月,大名草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无论是拇指大小的草编装饰扣,还是面积达9平方米的草编屏风,每一件作品都凝结着制作者的匠心,呈现着草编艺术之美。

  然而曾几何时,大名草编却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王群英说:“大名草编采用纯天然麦秸秆为原料。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高产小麦大规模推广种植,这种小麦秸秆高度低、质脆易断,并不适合制作草编。此外,由于草编手工艺品制作费时、费力,经济价值有限,许多从事大名草编制作的手艺人都选择了转行。”

  即使面临这种困境,王群英等草编艺人却始终凭着热爱和使命感坚守着这项事业。“我们与农户签订高杆麦种植协议,长成后全部回收,既解决了草编原材料的来源问题,又增加了农民收入。”王群英说。

  在当地的全力推动下,通过参加国内外民间艺术节、民俗文化节、中国文化艺术展等,大名草编的名气和影响力日益扩大;通过开展草编艺术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等传播活动,实施针对大学生的非遗技艺培训实践项目,越来越多的人走近大名草编、了解大名草编、爱上大名草编,并主动担当大名草编的文化传播使者。

  近年来,大名成立了草编协会,采取“传承人+公司+基地+农户”的传承发展模式,在全县城乡建立了多个草编传承基地,为农民搭建起居家从事草编制作的创业就业平台。

  在西付集乡大寨村的一家草帽加工厂,生产厂房内缝纫机有节奏的“哒哒”声此起彼伏,近百名村民坐在缝纫机前,手中的针线飞快穿梭。已经完成制作的草帽与草编包被有序地码放在车间一角,旁边则堆放着已经打包好的货箱。

  在厂里打工的村民赵密君告诉记者:“农忙时就下地务农,农闲了就来这里干活,制作一顶草帽能收入0.6元至1元,熟练的工人一天能生产二三百顶。”建在“家门口”的这家草帽加工厂,不仅让她能利用农闲时间增加收入,还不耽误照顾孩子老人。

  西付集乡党委书记张昆介绍,该乡草编从业人员有2500多人,已形成年加工餐垫3000万张、草帽及其他草编工艺制品2000万件的规模,餐垫出口量居全国第一。

  通过持续不断的推进与发展,目前大名全县已有30余家草编工艺品生产企业,吸纳3万余名农民从事草编制作。同时,还有上万名农民投身于草编原料的采集、运输和销售等相关环节。该县已成功构建了一个集产品设计、加工到销售的草编产业链,为农民带来了人均年增收超过1万元的经济效益。

  大名草编产业的兴旺发展,为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扬提供了强力支撑、注入了强劲动力。多年来,大名草编传承人也不断创新,努力设计开发更多新产品,当前已形成独具艺术特色的草编京剧脸谱、草编时装、草编屏风、草编成语典故、草编国画、草编书法、草编装饰盒、草编生肖、草编建筑、麦秆画等十余个草编艺术大系列,总计上千个品种。

  美轮美奂的大名草编形象生动、风格古朴、时尚典雅,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使用价值和收藏价值。大名草编制品市场不仅覆盖全国,还成功出口到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如今,该非遗“老手艺”变身致富“新产业”,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焕发出别样风采。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