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青城后山,雪山脚下,15年前曾经因为地震成为一片废墟的汶川,经历了涅槃重生,创造了灾后重建的最佳范例。
“我们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8年的2745元增长至19562元,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四川阿坝州副州长、汶川县委书记李建军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
当前,中国式现代化成为中国未来数十年的发展路径。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农业农村不可忽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开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现代化进程,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推进中国式的现代化,比如说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不断加速,其中,中国特色至关重要,比如我们人口规模巨大,另外我们国家的性质决定了我们要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还有我们一直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和自然和谐共生,和平发展之路,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泽林表示。
在李建军看来,中国式现代化与乡村振兴一脉相承的,乡村振兴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重要的内容。
中国式现代化的汶川样本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追求物质文明的现代化,也要追求精神文明的现代化。
过去的七十多年,新中国的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着中国的发展道路,也给了其他发展中国家一个发展范本。
民族复兴、乡村振兴,要做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既需要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需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美丽乡村建设是促进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一步。
据介绍,当前,汶川系统实施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风尚美“五美乡村”建设行动,着力描绘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新时代图景。
值得注意的是,在现代化过程,关键和核心灵魂还是人的问题。民族复兴、乡村振兴,既需要通过人才补齐乡村短板、缩小城乡差距,也需要通过人才推动乡村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才作为推动农村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的基础一环,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不可或缺。
“这几年我们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集聚到汶川,集聚到乡村,人才的保障行动保障我们整个乡村振兴有序地推进下去。”李建军表示。当前,汶川深入实施“人才兴乡”保障行动,全力建设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人才聚集高地。
“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GDP超越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并继续向前迈进;到解决数亿人脱贫问题,完成这一人类历史上摆脱贫困的伟大壮举,这是过去四十年时间里,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博鳌亚洲论坛理事、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表示。
在江泽林看来,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探索过程中,对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
“在西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信息化串联的,所以用了两百多年时间不断发展;但我国一直强调四化同步,是并联的,乡村振兴、城市发展、农村发展,很多农村信息化水平很高,比如无人机用于农业,从这一点能够证明,西方的现代化路径或者范式并不是唯一的。”江泽林表示。
共同富裕是必行之路
“从2008年开始,中国就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国。”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表示。
在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看来,中国式现代化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现代化,经济可持续增长、社会进步,法治的完善是最核心的位置。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最重要的经济基础。其中,适应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走开放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路径。
在其中,实现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重要一环。中国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不过,江泽林表示,共同富裕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问题,需要分情况解决当时所面临的问题,比如早期我们提出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提出了要先富带后富,所以共同富裕是有过程的。
“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都是不断地进行一些宏观政策的处理,很多法律体系的完善也是随着社会进步的过程不断建立起来的,这样能够保持我国发展体系始终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江泽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