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三博脑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成功为一名卒中后四肢瘫痪患者开展
从绝望到希望——李先生的康复之路
李先生(化名),今年57岁,四年前突发急性脑干梗塞导致双侧延髓梗死,进而出现双下肢瘫痪,左侧上肢肢体无力、疼痛。尽管在多家医院接受了药物治疗、康复理疗、干细胞移植等多种治疗方案,病情仍未见起色。绝望之际,得知河南三博脑科医院赵萌主任在神经调控治疗卒中后运动障碍方面具有丰富经验,于是带着最后的希望前来求医。
电子药植入——见证肢体功能奇迹改善
李先生治疗目标明确——借助神经调控技术降低肌张力,缓解身体的紧绷感,增强运动功能。在赵萌主任的带领下,团队进行了细致的查体和综合全面评估,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了深入沟通后,决定为李
术后一周开机刺激治疗后,李先生肌张力较术前降低了超过70%,肢体功能显著提升,肌力也有所增强。能够按照指令进行平移、屈伸等动作,疼痛、麻木也得到了有效的缓解。这些显著的改善极大地鼓舞了李先生及其家人的康复信心。目前,李先生的预后情况十分乐观,预计随着持续的脊髓电刺激治疗和康复训练的配合,将进一步降低他的肌张力,并不断增强肌肉力量,从而在整体上改善运动功能障碍,为其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创新治疗手段——脊髓电刺激在偏瘫治疗中的应用
赵萌主任指出,脑卒中作为全球性健康难题,具有高复发、高致残、高死亡的特点。全球每4个人就有1人可能罹患此病,其中近四分之三的患者会遭受持久的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对于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而言,由于脑部神经损伤,常常被各种功能障碍和疼痛所困扰。脊髓电刺激(SCS)是一种通过植入微电极至患者的脊椎椎管内,利用刺激器发出电脉冲信号,对脊髓背柱、脊神经根、背根神经节或周围神经进行刺激,从而调节神经功能。这种治疗方式能够兴奋或抑制或调节大脑中枢、周围和自主神经系统的邻近或远隔部位的神经元或神经网络,以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脊髓电刺激(SCS)传统上多用于慢性顽固性疼痛如:糖尿病足、慢性腰腿疼等,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在脑卒中后遗症的治疗中也取得了显著成效。SCS通过脉冲电流直接刺激受损神经,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同时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这种微创、可逆的治疗方法以其确切的疗效、安全性高、持续性强等特点,为患者提供了新的康复希望。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能够抓住治疗的最佳时机,有效减轻疼痛,降低肌张力,为康复训练创造了有利条件。
脊髓电刺激技术优势
可先体验。与传统外科手术不同,脊髓电刺激疗法可以先进行短期体验治疗,根据治疗改善效果,再决定是否接受长期治疗。
微创安全。无论是短期体验治疗还是长期治疗,手术创伤都很小,风险低,术后恢复快。该技术不破坏损伤神经组织,而是通过刺激调节神经网路进行治疗。
高度可调节性。在接受脊髓电刺激的过程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及身体状况,随时调节刺激参数,无需再次手术即可达到优化疗效的目的。
完全可逆性。当患者治疗不再需要,可以关闭刺激或取出刺激器,不对患者脊髓造成任何不良影响。
脊髓电刺激术——引领脑卒中后遗症治疗新趋势
脊髓电刺激术,作为脑卒中后遗症治疗领域的一项创新技术,正成为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的重要选择。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认可。未来,综合运动康复的综合治疗策略,脊髓电刺激术将为慢性功能损伤患者带来持续性的康复效益,助力更多患者迈向崭新的康复之路。
河南三博功能神经外科致力于神经调控技术的创新与实践,在赵萌主任带领下,团队率先在河南省通过脊髓电刺激术治疗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CAs),并成功将该技术应用于偏瘫、截瘫、脑瘫等疾病的治疗,同时也在难治性癫痫、帕金森病、抽动秽语综合征等领域的神经调控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医疗技术及诊疗效果得到了广泛认可。
河南三博脑科医院将继续弘扬开拓创新、勇于探索、攻坚克难的精神。不断探索和引进前沿技术,推动科技成果向临床技术的转化,致力于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
赵萌
专业特长:擅长脑损伤后偏瘫、脑瘫、截瘫、植物人促醒等神经调控治疗;帕金森、震颤、梅杰综合征、抽动秽语综合征等神经调控治疗;癫痫及癫痫合并抑郁、强迫等精神障碍的综合评估及外科治疗;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及功能区肿瘤的外科治疗。
郑小菊
主治医师,曾在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进修学习癫痫定位诊断及脑电图诊断技术。
专业擅长:癫痫、癫痫术前评估、帕金森病、面神经炎、脑炎、脑卒中及各种头痛、头晕的诊断与治疗。
广告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