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3 日清晨,晨曦轻柔地洒在民权县北关镇第一初级中学的校园里,为这平凡的一天赋予了非凡的意义。7 点 40 分,校园内早已人头攒动,200 名左右的师生整齐列队,身姿挺拔,目光中满是期待与庄重。一旁,民权县志愿者协会北关分会的志愿者们也已准备就绪,他们身着统一服装,面带微笑,眼神中透露出对此次行程的热忱与担当。今天,他们将携手踏上一段难忘的征程,从校园出发,去探寻历史的足迹,汲取红色的力量。
出发的号令响起,队伍如同一股涌动的春潮,浩浩荡荡地迈出了校园。师生们两两一排,步伐整齐有力,志愿者们则分散在队伍周边,时刻关注着大家的状况,确保行程安全。鲜艳的校旗与志愿者旗帜在微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为这次充满挑战与意义的徒步前行加油鼓劲。尽管前方是长达 8 公里的路程,但没有人露出丝毫退缩之意,每个人心中都怀揣着对未知旅程的向往,以及对红色文化的敬畏之情。
队伍首先抵达了中国画虎第一村村史馆。踏入馆内,仿佛踏入了一个艺术与历史交融的奇妙世界。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作映入眼帘,这些画作不仅展现了当地村民卓越的绘画技艺,更描绘出了这片土地的变迁与发展。同学们好奇地穿梭在展厅之间,眼睛紧紧盯着墙上的每一幅作品,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志愿者们耐心地为同学们讲解着每一幅画背后的故事,从传统的农耕场景到现代乡村的蓬勃新貌,每一个笔触都凝聚着村民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家乡的深情。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也对自己脚下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认识,意识到家乡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代人的努力与传承。
随后,队伍来到了网红哪吒打卡墙前。一面普通的墙壁,因充满创意的哪吒形象涂鸦而成为了网红打卡点。在这里,传统与现代元素碰撞出奇妙的火花。同学们纷纷在打卡墙前驻足,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与哪吒形象合影留念。但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打卡,志愿者们借此机会向同学们讲述了哪吒不畏强权、勇敢抗争的神话故事,将传统文化的种子悄然播撒在同学们心间。在欢声笑语中,同学们领悟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明白了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古老的文化在现代社会同样能够焕发出新的活力。
紧接着,大家来到了赵全喜艺术展厅。展厅内陈列着赵全喜先生的各类艺术作品,从精美的书法到灵动的绘画,每一件都展现出深厚的艺术功底与独特的创作风格。赵全喜先生的艺术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表达,更蕴含着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家乡的热爱。同学们在展厅内静静地欣赏着,仿佛在与艺术家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同学们纷纷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对艺术的向往与对知识的渴望。
然而,此次行程的重头戏还在后面。离开艺术展厅后,队伍继续徒步前行,向着李馆地道战旧址进发。随着目的地的临近,空气中仿佛弥漫着一种凝重的气息,同学们的步伐也愈发沉重而坚定。当李馆地道战旧址出现在眼前时,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现场一片寂静,只有微风轻轻拂过,吹动着旗帜发出沙沙的声响。
当来到馆内,民权县志愿者协会北关分会会长郭通站在同学们的面前,神色庄重地开始向同学们做学习红色革命精神教育。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带着同学们穿越回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同学们,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曾经是革命先烈们浴血奋战的战场。在李馆地道战中,无数的英雄儿女们为了保卫家园、抗击侵略者,在这条地道中与敌人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在枪林弹雨中坚守阵地,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一次次击退敌人的进攻。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爱国精神,什么是为了理想和信念而不懈奋斗。”
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着,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郭通会长,现场安静得只能听到微风的声音和同学们轻微的呼吸声。郭通会长继续说道:“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享受着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付出生命的先烈们。我们要从他们的事迹中汲取力量,传承红色革命精神。这种精神,是坚定的信念,是无畏的勇气,是无私的奉献。在学习和生活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都要像革命先烈们一样,勇敢地面对,坚定地克服。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辜负先烈们的期望,才能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繁荣富强。”
同学们被郭通会长的话语深深打动,许多同学的眼中闪烁着泪花。他们深刻地明白了,当今的盛世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在这一刻,红色革命文化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一颗充满力量、饱含希望的种子。
随后同学们手捧鲜花,神情凝重地走向烈士墓前。他们缓缓地将手中的鲜花放置在烈士墓前,一朵朵鲜花如同同学们炽热的爱国之心,寄托着对英烈们无尽的敬仰与哀思。随后,全体师生和志愿者们整齐肃立,低头默哀。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几分钟里,时间仿佛凝固,每个人的心中都涌动着对烈士的感激与崇敬之情。这些烈士们,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赞歌。他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前行。
随后,民权县北关镇第一初级中学校长孙桂华分批带领同学们进入地道。地道内阴暗潮湿,墙壁上还留存着当年战斗的痕迹。同学们小心翼翼地前行着,感受着曾经的 “战场” 氛围。孙校长一边走一边向同学们介绍着地道的结构和功能:“这里是当时的瞭望口,战士们可以通过这里观察敌人的动向;这里是储物间,用来存放粮食和武器;而这条通道,则连接着各个重要据点,在紧急情况下,战士们可以迅速转移。” 同学们静静地听着,心中对革命先辈们的智慧和勇气充满了敬佩。在这条狭窄的地道中,他们仿佛看到了当年战士们穿梭其中、奋勇杀敌的身影,真切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胜利的来之不易。
走出地道,同学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次参观游览活动,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出行,更是一次深刻的心灵洗礼。在这一天的行程中,他们从艺术的殿堂中感受到了家乡的变迁与文化的魅力,从烈士纪念烈士墓前领悟到了红色革命精神的伟大与崇高,从地道中亲身体验到了战争的残酷与先辈们的英勇无畏。
回到学校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收获颇丰。他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努力学习,传承红色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一位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今天的行程让我终身难忘。我看到了艺术的美好,感受到了先烈们的伟大。我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不辜负先烈们的期望。” 还有同学表示:“在地道里行走的那一刻,我真正明白了什么是坚韧和勇敢。我要把这种精神运用到学习中,遇到困难不退缩,努力克服一切难题。”
这次活动,也让民权县志愿者协会北关分会的志愿者们深感责任重大。他们表示,将继续组织更多类似的活动,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而民权县北关镇第一初级中学的老师们也表示,会将红色革命精神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日里,200 名师生和志愿者们用脚步丈量了历史,用心灵感受了红色革命精神的力量。这次行程,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同学们前行的道路;又如同一场春雨,滋润了同学们的心田。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同学们将带着这份宝贵的经历和精神财富,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让红色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因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红色基因的传承者,他们将用自己的行动续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些年轻的生命在红色精神的滋养下,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为祖国的明天增添无限的辉煌。
广告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