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骑手已是邯郸街头一道风景线。记者邢建伟摄
奔波在大街小巷的外卖小哥奔波在大街小巷的外卖小哥。邢建伟摄摄
专做外卖的小店内杂乱不堪。张红军摄
中原新闻网邯郸讯(记者张红军)在“互联网+”的浪潮下,社会快节奏和“懒人经济”让多种生活服务业态发生着颠覆性的变化,外卖市场日益火热。
穿梭街头的外卖小哥成为城市里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免费送餐的广告语随处可见……让我们切身感受到外卖已成为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万店齐送 外卖小哥收入不菲
随着经济生活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对吃有了讲究,路边摊已渐渐退出市场,“煎饼馃子都开成了店”。记者从邯郸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目前,美团、饿了么两家外卖平台邯郸市在册商家已达14260家,从业者6万余人。
滏瑞特广场的小王因为工作原因,每天午餐都选择点外卖。“外卖可选择性更大,菜品咋样只要看评论、成交量心里就有了数,营养也更丰富,我和同事经常拼单团购。”她说,以前附近饭店少,每到饭点都得排队,费时费力,而且天天只有大锅菜、炒米饭那几样,“现在点外卖,想吃啥有啥,每天都不重样,身心都愉悦了。”
记者采访了部分70后、80后、90后的消费者,大多数消费者表示,除了在外卖平台上点餐、订餐、点饮品,还会在外卖平台上买鲜花、电影票、生活用品等。90后、95后使用外卖平台的频率相对高,依赖度也较强。除了少数懒得做饭者和大学生,外卖需求群体多为上班族与白领,工作快节奏让他们在家做饭反倒成了一种奢侈。80后、90后一代成为餐饮消费主力军。
根据互联网第三方数据机构DC⁃CI《网络外卖服务市场发展研究报告(2019Q1)》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4.21亿,较2018年底增长1516万,占网民整体的49.3%;手机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4.17亿。85.6%的用户通过网络外卖平台享受外卖服务。
而中国饭店协会外卖专业委员会、美团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外卖产业调查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中国三线及以下城市成为外卖产业新的增长点,其占比达到了44.2%。美团外卖夜间消费占比高达35.7%。美食和甜点饮品是主要产品,快餐小吃在美食中占比达到了69%,其次是西餐、地方菜、海鲜烧烤、日韩料理等。随着智能配送系统的不断完善,即时配送能力增强,外卖品类也正在从餐饮扩展到非餐饮,逐渐向生活超市、生鲜果蔬、医药健康、鲜花绿植等多领域渗透。
记者打开某外卖平台页面搜索,仅人民路与滏河大街交叉口附近1000米的外卖商家就有二十余家,涵盖了甜点、凉皮、肉夹馍、盒饭、西餐、面食、粥屋等,可谓中西兼有,品类齐全。其中,月销量上百的比比皆是,一家粥屋的本月订单已达1046单。
外卖骑手成了平台的“香饽饽”,美团、饿了么招聘骑士的广告常年不断。能力强的外卖小哥每月收入上万元,比不少叫餐的白领们赚得还多。“全市6个站想去哪都行,全职兼职、干多久都行,按单周结算,您明天能来吗?”某外卖平台的招聘外卖员的言语中,迫切之情很明显。
外卖小哥入职也有门槛。记者走访中了解到,租车、衣服、外卖箱等200元至600多元押金必不可少,从业者还有年龄限制、身体状况要求。虽有风吹日晒,但多数外卖小哥很知足。小王是名外卖小哥,首月每单提成4元,由于业务不熟练,第一个月400单的基础任务没完成,工资发下来一千多元,“这个月是第二个月,我每天都干8小时以上,饿了就买个包子或烧饼垫垫,这月收入3000元不成问题……酷暑严寒不可怕,最担心客户给差评,会被扣钱。”
小雪刚过,绿化路上一外卖小哥小陈寒风中啃着包子,从事外卖送餐半年来,他每天9时至14时,17时至21时,雷打不动奔波在大街小巷,“一单提成5元,收入和送单量直接挂钩,像我这样道路熟、全勤的,每个月收入近万元,”小陈略有自豪地说,“每天中、晚就餐高峰外,其他时间灵活,多劳多得,挺好的。”
90%门店更新率 市场波澜起伏
新形势,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引起了餐饮市场跌宕起伏,机遇与风险共存。
送餐的外卖小哥辛苦,做饭、开店的老板也不轻松。昨日下午14时,刚过午餐点,在交通巷的一家专做外卖的小店中,女老板又与员工一起开始清洗蔬菜,这家“轻食餐厅”日送餐量达50单。“生意还不错……由于现在的人们追求品质化,不再止于裹腹、充饥,营养搭配科学的‘轻食品’已经成为上班族钟爱。”该店女老板表示,虽然人力、租房成本比传统饭店少,但为了保证品质,从菜品、配料选购,到洗择、烹饪,女老板都一马当先,“每天从早忙到晚,备完午餐备晚餐,整日累并快乐着。”
开面馆的小陈近期转行开了家盖浇饭店。“在原来的饭店忙碌一场,赚来的钱除了交了房租,大多给员工发了工资,食客常常拖欠饭钱更令人头痛。外卖虽然比面馆利润小,平台还扣10%的点,但外卖渠道广、程序精,省却了不少麻烦。”小陈介绍,订餐客户多是上班族,一下单就订四五份的情况很常见。“干餐饮十几年来,今年最忙活,但也是我挣得最多的一年。”
也有商家选择坚守传统的实体营销。一家在市区经营了十余年的卷饼店,因为口感好、分量足,每日顾客如云,老板雄心勃勃地在各县区开疆拓土,然而外卖订单却持续下滑,入不敷出,分店被迫关门。“分店用的原料和手艺都是总店提供的,但人员流动大、操作不规范,做出来的卷饼口感难以保证,导致生意萧条。最近我甩开分店、去掉了外卖,专心维持老店生意。”店主说:“做生意这么久,我才意识到,渠道只是助推剂,品质才是根基,怎么适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位于朝阳路的一家肉食店在尝试了电销后,也很快退出了外卖市场。店主称,原来的生意一直挺好,全家人都忙不过来,根本没必要增量,“外卖平台有扣点,这就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而且量大了食物的味道不好掌控。现在,我就想踏踏实实做好实体店。”
兴衰更迭,市场总有无情事。临近年终,农林路一家做家常菜的饭馆却贴出了转让广告。据其邻居介绍,该店铺今年已经是第二次转让了,“现在实体店利润日渐微薄,所卖菜品要么精致有特色,要么便宜量大,啥优势也没很难存活。”
“几家欢喜几家愁,每年,邯郸外卖市场在册商家的更新率都达90%。”邯郸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简单说,就是新开10家,同期9家会退出市场……这是个动态的过程,整体趋势在增长,但市场淘汰率也很高,从业者投资仍需谨慎。”
卫生、闯灯 行业短板凸显
民以食为天,遍布全市的各种外卖小店满足人们味蕾的同时,其安全卫生备受市民关注。
近日,记者接到读者反映来到农林路一家外卖餐馆,门口粗壮而油迹斑斑的烟囱格外显眼,院内白菜、土豆等蔬菜和餐盒等杂物掺杂着堆放在地上;进门就是操作间,油盐酱醋等各色调料杂乱地摆放,锅碗瓢盆横七竖八,泡着的腐竹的水有些浑浊,令人看了顿感不适。据路人介绍,不论白天黑夜,这里送外卖的人一个接一个,生意非常火爆。
临近11时许,手机订餐提示音响起,有两人从一侧小屋走出,开始忙碌,黄瓜用水一冲就上了砧板,另一个人赤手伸进菜盆里调制凉菜……记者里外转了转,没看到任何悬挂的执照和从业人员健康证,“别乱看了,我们这只做外卖,不走线下。”一男子警惕地说道。
“外卖行业的出现,是消费者饮食习惯的变化。为了守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我们每年都会定期、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但因为这些外卖店开店成本很低,数量太大,具有独立性和隐蔽性,并且更换频繁、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而监管部门人力匮乏,难免有漏网之鱼,餐馆卫生不达标的情况确实存在。”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该局重点检查平台外卖商家是否具备食品经营许可证和小餐饮经营许可证;外卖单位是否封签餐盒,运输中不得损坏。“去年专项整治处罚了近十万元,平台办证率明显上升。”
针对等餐时间过长、饭菜变凉等热点投诉,该局按等餐不超过2小时、食品入口温度保持60度的标准进行了治理,但时有难题待解。该负责人举例介绍,“饿了么”总部在上海,其公司重点开发的是一、二线城市,在邯郸并没有分支机构。每逢消费者投诉或有纠纷,该局须将案卷材料移交上海,再等回复,来回一趟耗时费力,极易诱发新的矛盾。
“外卖还属于新兴行业,它的规范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方合力,最关键的还要靠平台自我管控、约束,担起审核义务。”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监管工作人员表示,审批部门应把好进口关;外卖平台应尽主体责任,从入口严把商家上线,监管部门畅通信息渠道,加大介入力度,综合发力才会让邯郸外卖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除了安全卫生,外卖骑手肆意逆行、闯红灯等交通违法现象频发备受诟病。为提升外卖骑手交通安全文明意识及法制意识,邯郸市交巡警除了加强日常规范外,联合外卖公司举办了专题交通安全培训讲座。
民警针对外卖送餐职业的特性,重点对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随意变更车道、逆向行驶、闯红灯、酒驾、骑车接打电话等严重交通违法的危害性和严重后果进行了详细讲解,从个人、家庭、社会三个角度剖析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的重要意义,同时组织外卖送餐员观看警示教育片,警示它们的危害性和安全行车的重要性,提醒“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摒弃交通陋习,关爱生命、文明出行,让穿梭不息的外卖单车成为城市里一道流动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