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冀鲁豫边区税务(工商)总局旧址外景。
从邯郸市区出发,沿着青兰高速一路向西,一片孕育了革命历史的红色沃土,在眼前逐渐清晰鲜明。如果你来过此地,那么这里的一个个故事,定会让你心潮澎湃、感叹惊奇。
当飞速行驶的车轮停止在太行山脉下的一座村庄,一栋阁楼吸引了我们的目光,一段往事逐渐掀开了它的面纱。这个故事,要从涉县索堡镇讲起……
晋商乔家在索堡镇的票号德兴恒记开出的钱帖。
编者按
这里曾几经繁华,几经落寞,几经抗争,谱写出一首首荡气回肠的瑰丽壮歌。听那歌,有低吟、有高歌、有柔语,诉说着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走进故事里的红色乡土,我们遇见了它们。踩踏着脚下的土地,抚摸着它们的印迹,倾听着后人讲述它们的慷慨悲歌。
为了更多人的幸福,它们默默地荫蔽了百年的风风雨雨和战火纷飞。为了过上美好的生活,它们犹如碉堡一般守护这里的万物生灵。
我们惊叹、佩服、敬仰它们,内心起着一波又一波的涟漪,不能不为之一振。它们,这些红色遗迹,正以每一个侧面向你展示历史在它们身上流失的痕迹。它们在烟尘散尽的荣耀后,又一次被瞩目。
百年一回眸,我们再来探望它们,更觉它们深藏着一代人为天下苍生而牺牲自我的精神,正如一坛刚刚被开启的陈年老酒,唯有细细地品味,方能觉察其中历久弥新的浓郁醇香,弥漫在一辈又一辈人中,难以忘却,也不能忘却。
恰逢建党百年之际,这些红色遗迹以特有的历史韵味吸引着我们再次走进这里、走进它们,听它们低吟繁华落尽的往事,听它们倾诉动荡年代的风雨,听它们感叹如今尘埃落定的淡然与平和。它们留给世人的是绵长而悠远的遐思和漫想……
民主评议统一累进税等。
一见如故
初夏的阳光灿烂而清爽,路旁浓郁的绿色彰显着大山的生命力。汽车沿着迂回曲折的山路前行,我们一路寻找着索堡镇。
一下车,一座气势雄伟、形似碉堡,有着山西建筑风格的三层阁楼屹立在我们的眼前,顿时让人想起电视剧《乔家大院》里那既具北方特色的宏伟又兼具南国秀雅的建筑。这里的村民习惯称之为“三阁楼”,它是一处重要的红色遗存,而且与乔家大院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站在这座阁楼的脚下,我们被它的姿态震惊了,那雄壮高大的气势,足以傲视苍穹。这里就是晋冀鲁豫边区税务(工商)总局旧址。
当我们走进它,抚摸着被风雨剥蚀的门板、青砖和灰瓦,沿着斑驳的青石楼梯拾级而上,仿佛听到它在无言地诉说着百年之间大清的积贫积弱、民国的民不聊生、日寇的野蛮蹂躏、民族的不屈抗争和国家的独立富强。
这座旧址位于涉县索堡镇,建于清末民初,原为晋商票号,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小院由主体为三层结构的三阁楼和东屋六间瓦房、西屋六间瓦房组成,均为土木结构,建筑面积360平方米。小院南侧为功能广场,面积约1700平方米。
2012年,涉县税务干部申恩义从一本史料中按图索骥,寻到了这里。当与阁楼第一次邂逅,他站在它残败破损的脚下,眺望远处如黛的太行山,想到在那乱世沧桑的年代,这座阁楼犹如碉堡一样曾守护众生,此刻的他心中蓦然生起要保护它的意念。
但阁楼因年代久远,再加上常年无人管理,楼体顶层已坍塌,内部结构已面目全非,墙体多处裂缝,其院内两侧的房屋也有随时倒塌的危险,院内荒草萋萋,它犹如一位步入风烛残年的耄耋老人,残喘于世,叹望世间。
然而,这位昔日的“老人”,却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抗战时期,曾是晋冀鲁豫边区税务总局、工商管理总局、冀南银行、交通总局这些赫赫有名的红色政府部门驻扎过的地方,这里曾是新中国税务的起始地。这位“老人”的功绩不容忘却。
当涉县税务局的工作人员看到它的第一眼,犹如见到失散多年的至亲。这一次,他们决心要守护这位“老人”。
这一坚持,时光就走过了九年。
斑驳的票箱。
阁楼身世
晋冀鲁豫边区税务(工商)总局旧址,最初为山西祁县汇通天下的乔致庸所建钱庄票号“德兴恒”。1908年,乔家因经营不善,加上银元贬值出现空匮,便将其转让给当时归山西黎城管辖的东鹿头村江家财主。
1938年2月,日军与国民党骑四师在索堡激战,其阁楼顶层被日军飞机炸毁,未再修葺。江家积极支持抗战,三人参加牺盟会,多人在抗战中牺牲。
一二九师工作团进驻涉县召开抗战座谈会,江家一次性捐赠胶鞋5000双。1941年,江家将该处房产无偿供边区政府部门使用。这一年1月8日,冀太联办税务总局成立。当年10月15日,晋冀鲁豫边区税务总局在涉县索堡镇正式成立。
1945年1月13日,江家后人江元祉等三人将这处带有阁楼的院子卖与边区工商总局作为办公地点,如今在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还保存着当年买地契约的原件。
“立卖杜契人江元祉、江元梅、江启堂因为不便,今将自己祖遗索堡路北……今情愿出卖与工商总局承为死业,当时洋价二万二千元整……空口不凭,立卖杜约存证。”
当时的索堡镇是边区最大的贸易集镇,西到长治,南到安阳,乘马车正好是一天的路程,其便利的地理位置凸显出重要的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这里有作坊商铺200余家、票号20余家,边区税务总局、工商总局、交通总局、贸易局、冀南银行等重要的经济部门都在此办公。
1948年10月,晋冀鲁豫边区税务总局与晋察冀边区税务总局合并成立华北税务总局。1949年11月28日,以华北税务总局为基础组建了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税务总局,为新中国税务机构奠定了组织基础。
边区政府曾在这里成立财经学校、工读学校,印制会计教材,开展培训,抽调人员充实税务力量,培养了大批经济财政税收人才。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平津、中原、华东、西南等地财政、税务部门领导人员,有很大部分来自晋冀鲁豫边区。
晋冀鲁豫边区税务(工商)总局在涉县期间,领导了全边区税收等事业的发展,为支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巩固晋冀鲁豫根据地做出了卓越贡献,也为后来成立的华北税务总局、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税务总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太行抗日根据地在创立初期,就废除了国民党时期的苛捐杂税近40种,规定了党、政、军、民均不准向民众摊派,由政府统一税收政策,统一组织征收,按照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粮出粮的原则,推行统一累进税。
在冀太联办税务总局成立后至1945年上半年,边区政府在涉县期间,共征收税款1.36亿元,为保障军需和民生做出了重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税收的税制和征管措施如预算制度、金库制度、登记制度、民主评议制度、手续费制度、会计制度等,都来源于晋冀鲁豫边区创立的雏形,边区税务总局为新中国税收奠定了组织和人才基础。
在历史的面纱被层层掀起时,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这座阁楼所承载的使命,远远超过了起初对它的遐想。越探知,越感到其意义重大;越寻觅,越令人肃然起敬。
江家出卖给晋冀鲁豫边区工商总局该处旧址的地契。
斑驳文物
孕育了新民主主义税收的“三阁楼”,历经百年风雨、岁月沧桑。2016年,这里建成晋冀鲁豫边区税务总局旧址陈列馆。
我们踩着青石台阶,踏进这栋饱经磨难的建筑里,仿佛走进历史的时空,感受它在史海沉浮中跳动的红色脉搏,触摸每一件历经烽火的税务文物,聆听历劫生死锤炼的税人的初心故事。我们从最初的惊叹,到最终满怀谦卑的敬仰。
在阁楼的前方耸立着汉白玉雕刻的晋冀鲁豫边区工商管理总局局长王兴让的雕塑,记录着他的光辉事迹。阁楼北面则矗立着一座石碑,这座碑是为了纪念索堡村的开明绅士、爱国商人郝敬修所建。他因经常帮助八路军采购重要的军需物资,拒绝出任日军维持会会长,在该处北面被日军枪杀,民众为其立碑表彰。
走进阁楼的第一层,一座玻璃罩里的木质箱子,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箱子的原木色经风雨剥蚀已变深褐色,外部和内部贴满了已经废弃不用的出入口税税票和冀南币。
陈列馆工作人员指着木箱里面贴的一张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出入口税税票说,它里面的内容包含了运输地点、货物名称、纳税人名称、税率、税额等税制要素。
箱子外前面贴着一张1939年的冀南币。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1939年6月,冀南银行开始筹备,并印制冀南币。第一版印好后,交邓小平审查,但“经理之印”的图章盖斜了,邓小平要求作废重印,作废的冀南币就被工作人员糊裱在这个木箱外面,它见证了当时经济建设的起步。
而这个抗战时期税务人员使用的木箱,直到2006年还被涉县辽城乡(冀太联办成立地)政府工作人员使用。
阁楼里展出了当年的税票,秤砣,出入口税税票,营业许可证照,烟草专卖印花,征收人员使用的度量衡具、算盘,流通的货币,边府税报,牲畜交易费完税凭证,工商业所得税完税凭证,以及边区政府人员自制的信封、油灯,还有会计学习教材等。
这一张张破旧的老税票、一件件珍藏的税收文物,展板上呈现的一个个动人的税收故事,让我们看到当年老一辈税人的艰辛和不易。一幅恢弘壮丽的奋斗史诗展现在眼前,我们感受到老一辈税务工作者澎湃跳动的赤诚之心。
而这些展出的历史文物,大多数是涉县税务局工作人员从多方搜集来的,有些是从民间征集来的。
自发现阁楼后,涉县税务局组织人员开始着手调查阁楼的历史,搜集和整理资料。涉县的很多村庄、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涉县档案馆、山西省税史馆等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2015年3月,涉县税务局组织了一场征收税务文物的活动。他们征集了400多件文物、200多幅图片,有些文物非常珍贵。
在阁楼二楼陈列的文物“经理之印”,就是一个意外收获。当他们看到这块涉县独有的青石时惊喜万分,上面模糊地刻着“经理之印”,这便是冀南银行的石印板。
在为红色税收历史搜寻资料和证据的路上,2015年,申恩义和同事拜访了原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机要科长、中央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赵秀山,他曾是晋冀鲁豫边区税务总局重要的历史见证人。同年,又拜访了晋冀鲁豫边区工商总局副局长林海云之子林志坚。他们讲述了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
为了撰写这段历史,涉县税务局工作人员对每一段文字、每一个数据都经过严密的核实和考证。因为他们深知,这些文字和数据必须要经得起历史的考证和检验。为此,申恩义和他的同事们也记不清自己跑过多少地方搜集资料,走访了多少人,通宵达旦熬过了多少不眠之夜,经过无数次修改大纲,才最终把这段红色税收历史撰写完成。这段税史的每一个字都浸透着他们勤以钻研、严以考证的心血。
当看到今日阁楼的风貌,他们感叹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如今,这里已成为全国税务系统的“教科书”,发挥着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并成为全国税务系统法制基地、全国税收普法教育示范基地、河北工商红色教育圣地和多家单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太行精神已在这片沃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扶梯而上,穿过阁楼顶层一扇黑色的小门,俯视着索堡镇的全貌,我们的视野变得开阔。在碧蓝的天空下,远处的太行山重峦叠嶂、巍峨耸天。
我们站在这个令世人引以为豪的红色历史遗迹上,它在视觉上就给了我们强烈的冲击,并如电波一样直入我们的心灵,让人久久难以平静。沿着老一辈人的足迹,一路向前,我们翻开了今天这一页的美丽篇章,看到了它脚下的繁华盛世。
邯报融媒体记者 刘圆圆 刘昆/文 袁艺睿 冯亚丽/影
(部分图片由涉县税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