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运城市以“热爱家乡,共谋发展”为主题,多维度展现当代运城籍在外优秀人才的人生轨迹和精神风貌,开拍大型系列电视片《河东之子》。
10年来,栏目先后采访了国内外近百位运城籍在外成功人士,分批次在运城电视台播出,引发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强烈反响。在一个个奋斗者的故事中,观众能看到这些平凡又伟大的个体,通过奋斗,推动时代的进步。
归雁有巢,乡愁有根!运城市以电视采访为媒介,激发运城籍在外人才和家乡的沟通和联系,不仅增进了感情,释放了发展动能,更激发了“共谋发展”的热情。十年间,吸引了运城籍在外人才直接或间接投资近30亿元。
【用镜头为奋斗者引吭高歌】
镜头里,山西大学的亦曲园,日头正好。百岁老人姚奠中坐在树荫下,讲述着对国学、对书法的见解。“您对家乡还有记忆吗?”老人笑着不语,哼唱起了家乡的眉户戏:“叫母亲你休把孩儿埋怨,话到口,儿也是不得不言,到他家二年半,三年未满,着苦愁,三两天儿诉不完……”
镜头外,观众也被百岁老人、一代文学大师姚奠中的浓浓故乡情感动。
1913年,姚奠中出生在运城市稷山县南阳村的一户书香门第。读小学时,他在伯父的指导下,不仅完成“四书”的学习,还将《左传句解》和部分《诗经》背得滚瓜烂熟。
1935年底,姚奠中离开家乡来到江苏苏州,进入国学大师章太炎开办的章氏国学讲习会。
章太炎辞世后,年仅24岁的姚奠中被聘为讲师,讲授中国文学史。他结合教学,增改讲义,写成《中国文学史》。
姚奠中生活俭朴,数年不换一件新衣,但他把价值数百万元的书画,以及房产、图书等,都捐献出来,用于国学的普及。
2013年12月27日凌晨,101岁的姚奠中安然逝世。
2014年春节期间,运城广播电视台播放了《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姚奠中》,镜头里展示了一代文学大师的浩然正气和传道授业的人生百年,折射了他历经世纪,恬淡安然,皆付笑谈中的处世之道。
50分钟的节目并不算长,但看完却令人备受鼓舞。
如今,老先生已经逝去多年,但对家乡人来说,他的处世之道和大师风范永远值得学习和纪念。
镜头里,运城市盐湖区东杨家卓村,一个非常普通的农家小院:几间土坯房,几棵枣树,还有院子中种植的各种花草,“神七”航天员景海鹏从小就生活在这里。已经年迈的父母一直支持着景海鹏的事业,儿子能够报效祖国、为国争光,老两口感到非常自豪和骄傲。
北京航天城里,开展常态化训练,保持最佳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航天员们又开始了空间站任务学习和训练。执行过3次太空飞行任务的景海鹏和其他航天员一起,正在为逐梦空间站做着精心准备。
“我会时刻准备着接受祖国的挑选,争取再多上几次太空,让浩瀚太空再次见证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革命军人、一名新时代中国航天战士的忠诚!”
采访中,主创人员两次去北京航天城采访景海鹏,先后播放了《鹏飞神舟》《再问苍穹》两篇报道,播出后,景海鹏成为了当地孩子们勇追梦想的英雄典范。
在《河东之子》10年的系列报道中,我们还看到了共和国上将、国防大学原校长裴怀亮;一辈子和病毒打交道的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徐建国;现代重彩画大师、美籍华人大画家丁绍光;给毛泽东专职拍照的摄影师侯波;研究人类遗传学的国家“千人计划”引进人才、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终身教授李明定;白手起家,把青稞酒推向全国的企业家李银会……
一篇篇奋斗者故事,彰显着生命的伟大、奋斗的力量。这些平凡岗位上的奋斗者,带着自己的事迹走进大众的视野,激励更多人加入奋斗者行列。
【新闻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10年前,6名不甘平庸、怀有理想的人决心闯出一片天地,组成制作团队,开拍《河东之子》。他们通过与人物的对话进入人的内心深处,向观众呈现一个个独特奋斗故事,从而折射出整个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
10年后,100位“河东之子”的奋斗故事已被大家熟知。但是随着社会思潮的变迁,人们不再满足于从一个节目、一个人物身上接受教益,不再满足于得到别人的人生经验,而更在意能否得到更多、更快、更新的资讯,听到对于新闻事件不同的看法、独到的见解。
在这种情况下,《河东之子》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增添新的内容。
“我们的表达空间有限,所以就需要重新寻求节目的最大卖点——人文性。它支撑《河东之子》前行了10年,这是我们的传统优势不能丢弃,而新闻性则会让节目具备更高的关注度。”制片人周凌说。
10年来,面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河东之子》主创们需要不断调整以适应时代,满足观众的关注期待,以受众的视角去审视这个世界,注重新闻性,提高节目关注度,争取开辟出一条新路。
好作品永远需要用心去打磨。对于制片人周凌而言,新闻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事业。为了让观众更真实全面地了解这些从当地走出的优秀人才,她坚持挖掘每个被拍摄的人物身上的独特性和闪光点;作为制片人,本不用再做一线采编工作,她却提出“让我当制片可以,但不能不让我干编导”……
“我们节目是植根于深厚人文关怀之上的对生命的关怀,是一种社会与历史责任的厚重感,这不仅是我们《河东之子》的传统优势所在,也是我们的节目不同于其他节目的显著特征,是我们历经10年努力积淀下来的品牌,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周凌信心十足。
【最美家乡人和浓浓故乡情】
运城市盐湖区葡萄园社区里,基层群众围坐在一起,聊着节目里播放的人物故事;运城实验中学的学生们课间休息间隙,热议景海鹏3次执行航天任务的事迹,谈到航天梦,同学们倍感振奋;稷山县太阳乡太阳村村民坐在广场上,村里的大爷正在给娃娃们讲述着一代文学大师姚奠中的求学之道……
“节目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案例回答人物身上的亮点,很解渴、很生动,通俗易懂。”运城市中学老师张燕表示,作为基层教师,要认真吸收节目中的营养,让梦想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很多典型人物通过该节目报道后,成为社会各行业学习的标杆、榜样,弘扬了新风正气。”运城市委宣传部长王志峰说。
《河东之子》不仅让运城人有了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和偶像,同样,也激发了在外人士的浓浓家乡情,仅通过在外人士直接或间接吸引到的投资就达28.9亿元。
“在外漂泊这么多年,最深切的怀念永远是家乡,我一定会像报答自己的母亲一样报答自己的家乡。”绛县柴家坡村人、北京大地春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云霞说道,“树大不忘根,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考察,我已于去年7月份在绛县里册峪开发启动了全系生态农业项目。”
出生于盐湖区东城的李安民,是全国脑胶质瘤新综合治疗“第一把刀”,是癫痫外科治疗的权威、博士生导师。在他的多方努力下引资12亿元在运城空港建造的脑科医院,将于今年年底投入运行。
为深入推进人才强市战略,运城市营造宽松营商环境,持续推进“创优发展环境、落实税费减免、加大金融扶持、提供场地支持、提供项目支持、完善孵化配套”6项措施,市县两级财税、招商、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出台配套办法363件。
同时,还将金坦新能源、炬华科技新材料等一批返乡创业企业,纳入运城市企业扶持发展整体规划,与该市领军企业共同构建产业转型融合发展良好格局。
“我们对家乡‘看得见’‘摸得着’的巨大变化和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感到欣慰和喜悦,同时将动员和集合在外游子们把更前沿的技术、更优秀的人才、更丰富的创业经验和更成熟的招商项目带回家乡,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运城倾心助力。”出生于运城市盐湖区陶村镇五曹村的北京理工大学原党委书记焦文俊说。 山西日报记者王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