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闻网邯郸讯(记者史习武通讯员张玉良 孟丹丹)近日,记者从邯郸市紧急救援指挥中心获悉,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急救站获得“2021年度院前急救优秀急救站”荣誉称号;该院冀来叶、张博、王建新获得“2021年度院前急救优秀工作者”荣誉称号。此外,在“2021年度邯郸市最美急救宣传大使”评选活动中,该院李俊姣榜上有名。此次多个荣誉的取得是对该院急救站工作的极大认可和鼓励。
迅速出诊,高标准完成急救任务
院前急救对于突发疾病或者遭遇意外创伤的患者来说至关重要,甚至关系到患者的生命能否延续。在院前急救中时间就是生命,医护人员面对的都是急、危、重症患者,一旦抢救时机被延误,将导致严重后果。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急救站坚持“救死扶伤,生命无价”的宗旨,时刻铭记“时间就是生命,责任重于泰山”。为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迅速出诊,该站加强组织管理,提高急救意识,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出诊的规章制度贯穿于院前急救的各个环节,具体工作落实到每个人。该站以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完成急救中心派来的每趟出诊任务,2021年度共接受急救指挥中心调度出诊量5366次,收治患者1530人,其中危重患者761人,开展血液净化技术104人,各项数据较去年同期均有较大增长。
为进一步提高院前出车速度及出车效率,全站工作人员主动加班加点,自我加压,全天候24小时保证2辆救护车及2队急救小组随时待命,无论是近40度的酷暑,还是零下十几度的寒冬,该站都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快速出诊使院前抢救成功率有较大幅度提升,院前出诊心肺复苏成功达4人次,气管插管7例,另有一名89岁高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并治愈出院,患者及家属对急救站抢救水平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高度重视,加大院前急救投入建设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医院对院前急救工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附属医院加大对急救站的投入建设,目前,该站已经形成院前急救、院内救治、重症监护一体化的医疗急救服务体系。院前出诊、院内急诊、抢救室、急诊监护病房、急诊手术室等设置齐全,急诊挂号、急诊收费、急诊检验、急诊彩超、急诊放射、急诊药房、急诊手术室等布局合理,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就诊。
该站配有呼吸机、心肺复苏仪、除颤仪、血液灌流机、床旁血滤机、ECMO等完善的医疗急救设备,为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提高水平,加强理论技能培训
院前急救的对象是急危重症患者,要求医护人员熟练掌握高难度的救护技术,迅速有效地进行心肺复苏、电击除颤、气管插管、各种穿刺、监护等,加强急救人员素质的培养是提高急救存活率的关键因素。
2021年6月,该院急救科安排1名医师赴武汉协和医院学习支气管镜技术;2021年9月,安排1名护士赴武汉协和医院进修;安排医护人员各1名赴省二院进修学习ECMO技术,目前医院已成功实施ECMO上机治疗;多次派科内骨干人员参加市级及以上学术会议,拓宽了知识面,增长了见识,并且在2021年急诊全员通过AHA培训并取得BLS证书,为科室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他们积极响应指挥中心的号召,深入开展了全站工作人员急救知识、技能知识的学习训练活动,制定了学习训练和考核计划,在年终举办的急诊急救技能大比武中,该科有两支院前急救队伍参赛,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三等奖。
社会责任,积极开展公益宣传培训
多年来,急救站还积极配合社会宣传部门和公益组织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宣传和培训工作。
科室组织医护人员走基层、下社区、进校园进行救护知识的演示及救护技能的培训共25次,周边群众自救呼救能力得以提高。参加邯郸市卫健委指派医疗保障25次,参与84人次,全年累计保障天数42天。坚持“急救要逐渐达到全民懂急救,全民会急救的理念”,积极开展急救进机关、急救进社区、急救进学校的活动。
今年以来,急救站多次走进机关单位、乡镇社区、中小学校讲解急救知识,尤其是心肺复苏、心脑血管疾病的鉴别、诊断、急救,外伤包扎固定等常用操作流程,如何拨打120急救电话,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等。先后培训人数达数千人,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肯定。
疫情防控,出色完成支援任务
按照医院及疫情防控部署要求,急救科独立承担急诊入口的预检分诊工作,不畏严寒酷暑,派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全年完成预检分诊22341人,完成核酸采集11428人,全体医护人员积极参加院外采集核酸及疫苗接种任务100余次。2021年初在科室人员紧张情况下外派3名护理人员全力参加石家庄抗疫,并出色完成支援任务,得到省市卫健委的一致肯定。
总之,他们始终坚持院前急救人员就是医疗战线上的排头兵,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患者需要,都会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因为救死扶伤是天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