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太行山,山峦叠嶂,青翠层染,规整的涉县旱作石堰梯田随着山势蜿蜒绵亘,宛若天梯。这里被称为中国核桃之乡、中国花椒之乡,可它的名片不止这些。
6月5日,夕阳下,与梯田相依的王金庄。(无人机拍摄)经长期演化,石堰梯田与山顶的森林和灌丛、山谷的村落和河流形成了复合生态环境,具有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养分循环等生态功能。
5月20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宣布:中国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因以独特方式利用传统方法和知识,维护特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被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截至目前,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18项,数量居世界首位。
6月5日,一位农妇带着孩子走过砌着雨水坡的石板街。王金庄村民就地取材,村内石制品千姿百态,俨然成了一座石头博物馆。
千百年来的涉县山多地少、石厚土薄、水源贫乏,属于典型的石灰岩山区。自元代战乱流民入涉县,该地区经世代先民开山凿石垒堰种梯田。到如今,仍在耕种农作物的涉县梯田,仅王金庄一带就有8万多块,面积达27.68平方公里,涉县旱作石堰梯田被喻为“中国第二个长城”。
6月5日傍晚,在梯田劳作一天的村民刘进德提着锅、碗与骑着毛驴的妻子王茂鱼下山。因梯田离家较远,村民中午在山上的石庵子里就地野炊。
深厚的传统文化使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在世界农业文化中独树一帜。丰富多彩的文化习俗,使得遗产系统千百年来活态传承,从未间断。“打一千,骂一万,冬至喂驴吃碗面”,当地人把冬至作为驴的生日,耐力好、善爬坡的毛驴成了当地人的自然选择,被称为“农活好伴侣”。正午的村中升起炊烟,农家飘出小米焖饭的阵阵清香,院外老人们坐在石凳上聊着前几天端午节上的《唱家庭》表演,孩子们在泛着青光的石板街上模仿着“跑驴”动作,现场欢声一片。在聊天的老人中有一位叫曹乃京,今年83岁,身体硬朗,记性也好,给孩子们说:“这座石头房是清代的,那边的是明代的,王金的老屋是元代的……”村里不光用石头砌成石头房、石板街,还用石头做成了石碾、石臼、石槽、石桌、石凳……
6月6日清晨,王金庄的村民们或牵或骑着小毛驴跨过小桥上山种田。1996年8月,一场山洪过后梯田被毁、桥梁冲断,满目狼藉。在当地政府组织下,村民筑路架桥,补堰修田,使千年梯田焕发生机。
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中的传统农产品不少。“‘饿死老娘,不吃种粮’这是老辈子留下来的戏话儿。”涉县旱作梯田保护与利用协会的刘玉荣在王金庄村“种子银行”内边挑种子边说道。她身旁的展柜里整齐排列的玻璃瓶中活态保存着青谷、黄谷、红没丝、灰小豆角、老来青……该种子银行于2019年11月建成,现存26科57属77种,传统种植作物171个品种。即便在现代农业技术广泛推广的当下,他们收存的“金皇后”“白马牙”等“老种子”仍在当地种植。
6月6日一大早,村民王书真走了3公里的山路,到梯田里除草。王金庄村民将粟作农业与保持水土的梯田工程巧妙结合,因地制宜利用保墒精耕的传统旱作农耕技术,形成了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
6月6日,涉县旱作梯田保护与利用协会的刘玉荣在种子银行挑选村民祖上传下来的紫豆角农家种。种子银行在应对环境变化、现代农业种种弊端时,发挥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作用。
涉县农业农村局原副局长贺献林是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的保护与利用的推动者之一,他介绍,该系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的生态哲学思想和生态农业理念,至今对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在谈到该系统的保护与利用时,他说:“要以遗产保护促发展,活鱼还要水中看。”
6月6日,在与王金庄相邻的拐里花椒市场,两位村民端着花椒开心交谈。“涉县核桃”“涉县花椒”“涉县连翘”“涉县黑枣”获称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了网红直播的抢手货。
6月5日晚,遗产地中的大洼村灯火通明,其涵盖的遗产地特色文化景观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夜晚的大山清凉静谧,山中点缀着村落的灯光,奇景更是引来八方游客,或小住几日,或采购些特产。村民王林定给多年在外工作的儿子发微信,让他早点回来,看看村里日新月异的变化,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
邯报融媒体记者 李磊 常生军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