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作为特殊群体的老年人,需要得到比平时更多的关心与照顾。如今凛冬已至,一大批社区工作人员把目光聚焦在小区内孤寡老人、失能老人和空巢老人身上,他们整天穿梭于小区、楼栋的每个角落,时刻关心着辖区内有特殊需求的高龄老年居民,确保他们“疫”下生活安然无恙。
“专属关爱”每日送达
早上八点,在丛台区丛西街道北城社区,82岁的马阿姨吃完热乎乎的早饭,正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
“咚咚咚”一阵敲门声传来。
“马阿姨,今天感觉怎么样啊?身体还难受吗?吃早饭了没?”人还没进屋,北城社区书记李姣就急着询问情况。
对于每天这样准时的问候,马阿姨已经从几年前的不好意思变成了如今的习惯。因为孩子都在外地居住,她常年自己一个人独居。随着年纪逐年增大,身体上也总有些老毛病,需要格外注意。
但马阿姨有个“怪”脾气,怕远在外地的孩子担心,有事时她总愿意第一时间给李姣打电话。
前几日,忽然感觉一阵眩晕,身上难受得厉害,马阿姨下意识地拨通了那个熟悉的电话,“李书记,我感觉有点难受……”
接到电话,李姣立马放下手里的工作,来到马阿姨家里。量了血压,看着阿姨吃了药,睡下后,她才又赶回社区忙碌。
返邯人员信息需要统计,居家隔离人员需要每日做核酸……作为社区书记,繁琐的工作,让李姣的手机微信群响个不停。但忙碌的同时,她还惦记着社区的独居老人。“史阿姨这两天没打过电话了,一会儿也去家里看看……”
一心二用、三用,这是社区书记必备的“功夫”,但贴心的记挂,是李姣真正把居民当做家里人的惦念。
“我今天中午炒的鸡蛋,是前几天你帮忙送过来的,可好吃了。”史阿姨乐呵呵地说着。
这碗热饭,是社区情。
“史阿姨一个人独居,有事没事,我们总愿意上门问候一下。老人缺什么少什么,都会帮一把。”李姣告诉记者,疫情背景下,老年人消息不灵通,这份惦念就更深。
摸摸暖气热不热,看看厨房菜多不多,老人药还够不够……李姣忙完这家的“三部曲”,又赶往了下一户……
有困难,就找“小何书记”
11月17日,早上6点,“啪”的一声,石化街道钢铁厂社区办公室的灯光亮起,睡眼惺忪、一脸疲惫的何敏迅速爬起来,用凉水洗了把脸,一天的工作便又要开始了。
近日疫情紧张,作为社区书记,每次核酸检测时,她都提前蹲点,挨个在各个采集点前查看。
“大伙儿注意,2单元居民准备下楼做核酸,请戴好口罩,提前准备好采样码,没有的拿好身份证!”在锦辉小区采样点,一边拿着大喇叭“唠叨”的何敏,一边不时留意着13号楼。
不一会儿,一个蹒跚的身影从单元楼里走出来,何敏忙上前搀扶。原来,这位老人叫王清太,今年70多岁,因为下肢残疾,行动不便。
“老人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太方便,儿女又都不在身边。”何敏告诉记者,因为这个原因,社区工作人员对王大爷格外关照。
一看见何敏,王大爷忙说自己遇见的麻烦事儿,“何书记,智能手机我不会用,现在去哪儿都要看手机健康码,我这明天还得去医院呢,医院不让俺进,可咋整啊?”
由于疫情防控要求,出入公共场所不仅需要扫描场所码,还需要出示48小时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这可愁坏了不会用智能手机的王大爷。
了解情况后,何敏在手机上添加了王大爷的信息,代领了核酸结果,又连忙打印出来,让他直接拿着去医院就诊。
因为有慢性病,老人隔三差五就要去医院,每次核酸结果的打印工作就落在了何敏身上,社区的事千头万绪,然而每次不管手头忙着什么要紧事,王大爷的核酸结果总是准时送到。
不仅如此,独居老人下水道堵了、不会交燃气费了、菜不够吃了,何敏从早到晚接到很多电话,居民各种情况需要她去处理。
由于经常“浸泡”在基层一线现场,一来二往,何敏和社区的老人们打成了一片,居民常常称呼她为“自家人”。为了让居民24小时可联系上自己,她将个人号码设为社区的紧急联系号码,方便他们能够第一时间反馈问题。
如今,在钢铁厂社区,她的手机号码可谓尽人皆知。一时间,“有困难,就找‘小何书记’”也成了辖区居民们的“口头禅”。
“暖心码”起到大用途
“居民们请注意,核酸检测开始了,请戴好口罩,提前准备好采样码……”中午12点,听到社区内的大喇叭响起,居民李阿姨熟练地拿起墙上显眼处的核酸采样卡,出了门。
来到采样点,李阿姨亮出脖子上的小卡片,伴随着“滴”声,她的信息快速被录完,核酸采样也顺利完成。
“小雪,太谢谢你了,这下子方便多了,要不然老得麻烦你。”李阿姨对着丛台区苏曹乡南苏曹社区的网格员胡艳雪,一通夸赞。
原来,李阿姨年纪大了,使用的不是智能手机,无法生成核酸检测二维码,每次做核酸只能使用身份证,但带来带去经常忘记放哪儿了。这不,前两天做核酸时又找了好半天,差点误了采样时间。
不仅是李阿姨,在核酸检测中,胡艳雪常常能听到这样的求助声。“哎呀!我的手机咋突然没有网络了!”“电子健康卡在哪个界面来着,我上次还找到来着”……她发现,向志愿者展示采样码,这个看似简单的操作,却难倒了辖区不少老年人。
胡艳雪了解情况后,提前帮助有需求的老年人代领了电子健康卡,再经过打印、剪裁,制作成一张张专属便民核酸采样卡,送到老人们手中。
“最开始我们试过把二维码打到A4纸上,但是普遍第一天使用时好好的,到了第二天就皱皱巴巴不能使用,有的人还弄丢了。我们就想到把二维码做成胸牌,挂在脖子上。这样既不容易丢,也能一人一牌,扫码时非常方便。”胡艳雪告诉记者。
不少老人拿到属于自己的二维码后,第一时间就加入到核酸检测队伍中,他们兴奋地说, “以前用手机扫码填写信息,每次都需要家人或者工作人员帮忙,现在直接亮卡就能测核酸,对我们来说,可真是太方便了。”
记者在南苏曹社区核酸检测点看到,不少来检测核酸的老人脖子上都挂着不同颜色的卡套,卡套内装着打印好的采样码。这个被居民称为“暖心码”的小小物件,不仅给辖区老人带来了极大便利,也为防疫工作人员节省了时间。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薛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