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建军
文史资料提供:原宁(原殿鳌后人)王旭升(郭从矩、郭宝清后人)
长治市潞州区东街师范北面的小巷里,残存着几院破旧的清代民居,在高楼林立中显的很不起眼,这曾是古城名门望族郭氏家族的故居,从这里走出了一对声名显赫的父子:郭从矩、郭宝清。
郭从矩
郭从矩(1835年—1885年),字定轩、戒逾,号心吾。据清光绪版《长治县志》记载:……在这年京试诏选中,长治县城厢郭从矩科进士,年27岁,授翰林院编修署庶吉士,逾年散馆授编修。嗣后,转御史。丧服除,事毕复官,仍御史,擢科给事中。同治年间,郭从矩以谋“伊犁边事”、“谏论盐法”而诏奖,进御史、备方略。又转吏科掌印,被授湖南盐法长宝道,再署湖南按察使。光绪九年,黄河以北数省大旱,积五六年之久。又,直隶、山东大,河患尤剧。慈禧、德宗召见群臣,共议事。唯独郭呈端本,谏倡“三本治国”,以回天变。慈禧即称:“臣有唐宋直谏之风。”因功,其祖父郭灵秀赐赠承德郎,累赠中宪大夫;其父郭振寰封中宪大夫;其兄郭视矩赐中宪大夫;其外祖父张溥赐赠承德郎。这段珍贵的文字较为详细地记述了郭从矩的职务升迁、政治活动及郭家的一些况。
咸丰八年(1858),参加乡试,顺利考取举人。咸丰十年(1860),参加会试、殿试,考取进士,授职翰林院庶吉士。同治元年(1862)后,郭从矩先后被朝廷授职国史馆协修、纂修,屡次调取充任顺天乡试、会试同考官。后出任江南道、福建道监察御史、礼科给事中。光绪二年(1876)后,先后担任过吏科掌印给事中,湖南盐法长宝道、湖南按察使。
光绪年间,因伊犁问题至使西部边事吃紧,朝廷数次下求解决之策。时为御史的郭从矩据情实言,向朝廷进谏,连呈治国方略,尤其是对“伊犁边事”独有高见。同时,他还针对淮南盐法数次变更,向朝廷进谏改进《盐法》,所进谏言分析利弊、切中要害,深受朝廷赞誉。
光绪三年(1877),山西、河北、山东数省遭遇连年大旱,在重灾区山西,灾民超过五六百万,到处饿殍遍野,堪称百年不遇的人间惨剧。面对如此重大灾情,朝廷坐卧不宁,召集众臣商议解决之道。在众多进谏端本中,唯独郭从矩“三本治国”之端本,以独到之见,被慈禧太后赞称为“臣有唐宋直谏之风”。
图1:郭从矩手书奏折(资料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郭从矩任湖南按察使期间,益阳有人谋乱。他前往勘察原因。了解到,声言暴乱的其实只有一两个人而已。幸好暴乱未发,否则按照当朝律令,要诛杀大批民众。立功提拔,对于为富不仁的官员来说,益阳谋乱一事,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那样的话,不知又会有多少无辜生灵要惨遭涂炭!幸好,遇到了郭从矩,在了解事情的原委后,他只斩杀了首犯易龙泉一人,益阳谋乱之事得以化解。
同治十二年(1873),浙江余杭发生了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杨乃武案”。举人杨乃武被诬陷与毕秀姑通奸杀夫,后遭知县刘锡彤挟私报复,酷刑逼供,问成死罪。其胞姐杨淑英冒死代为京控,滚钉板告状。最后,案情大白,得以翻案,一大批官员的落马。“杨乃武案”在当时影响很大,发人深思。针对此案,郭从矩向朝廷呈报了处理“京控”案件的办法,得到朝廷的采纳,下旨同意今后“京控”案件不再交由“原问官复审”。
光绪三年丁戊奇荒年郭从矩长治的贡献(清)郭从矩:《吏科掌印给事中郭从矩奏陈晋民疾苦疏》
光绪二年(1876)
大旱,树死土焦,夏无收,秋无禾,斗米值银一两、钱千五百文。
光绪三年(1877)
持续大旱,树皮草根食尽,饿殍遍野,人相食。
光绪四年(1878)
大旱,连发灾荒,加之春夏瘟疫流行,民死十之三四,或室之俱空,或村之尽绝,地无人耕。地方士商合捐银一万三千两,给事中郭从矩在都筹捐银一千两,施给籽种。城设舍粥厂,就食饥民多毙于途。初施木,不久用以席代之;后不胜埋,就于东、南城外各里许,两掘其地深数丈,广数尺,标上男丛坟、女丛坟,积尸以千计,诚属奇灾。
三月十三日清政府谕令速解漕粮赴晋,除前拨山东漕米八万石外,余七万数千石迅速起解。
十月十三日清政府拨山东漕米十二万石以济山西赈需,限山东于年内全行起解。
郭从矩常与李熙垣书信来往。李熙垣,字星门,号东屏,广西人。受其岳父著名山水画家周位庚影响,一生未仕,专心致力于书画创作。郭从矩进士出生,书画功底自然不差,但能与名家来往交流。可见,书画上也有很深造诣。此外,郭从矩任职期间,曾游长沙定王台,感慨赋诗:“楚王宫殿久尘埃,嵽嵲城东尚有台。下国分藩思母泪,长安远道使人哀。空余宰树驯鸟集,不见河汾秋雁来。忠孝表章吾辈事,摩挲碑碣重徘徊。”其襟怀和文采尽显诗中。
图2:郭从矩墓志铭全文
郭从矩做人坦荡,重情重义。为官期间,他官俸收入,大部分用来接济了生活困难的亲戚、故旧;对于一些丢官、罢职的同僚,如有困难,他也会出手救济,助其度过难关。郭从矩为官不贪不占,官俸收入毕竟有限,但他常常因救济故旧而不考虑自家的情况,这也至使他,一生清廉,生无留年,逝无遗资。
光绪十一年(1885),郭从矩因操劳过度,病卒于湖南按察使的任上。在他病逝后,家人尊其遗愿,将其葬在了长治城东,与夫人叶恭人合葬。
郭宝清
图3:郭宝清
郭宝清(1865年-1937年),字伯铭,山西长治人。受其父亲郭从矩的影响,很早就进入国子监读书。光绪庚寅年(1890)年,25岁考取举人。
光绪三十一年(1905),郭宝清官派留学日本。这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这对郭宝清影响很大,思想逐渐变得开明,更加倾向于民主革命。光绪三十二年(1906),郭宝清毕业回国,任河南遂平县知县、新乡县知县等职务。面对犹如“风中烛、瓦上霜”已无力回天的晚清,又能有何为呢?郭宝清想到了实业救国。兴办实业,天兴和商号。当时生意做到了全国各大省城,鼎盛时期在福州拥有自己的商船。
图4:山西省委就职记(第一排左三 郭宝清)
民国三年(1914),郭宝清被分发到福建任知事。民国五年(1916),在山西省民政长陈钰的推荐下,郭宝清被任命为山西督军府总务处科长。民国十七年(1928),郭宝清出任山西省政府秘书长。民国二十年(1931),国民政府任命郭宝清为山西省委委员。
阎锡山主政山西期间,大力推行义务教育。由此,山西各地掀起了一股农村办学热潮,造成乡村教师严重短缺。在这种形势下,上党一些有识之士,开始酝酿在长治成立一所专门培养农村教师的乡村师范。
郭宝清虽在省府为官,但他对家乡的事情也很关注。民国二十一年(1932)春节期间,在太原国民师范任教的老乡常苏民找到郭宝清,就创办乡师的问题与他商议,这正与郭宝清不谋而合,于是办学的事情很快就敲定了。在郭宝清的积极斡旋下,联络家乡一批知名士绅,组成“上党联立简易乡村师范董事会”,并于当年在今潞州区北寨村成立了上党联立简易乡村师范(以下简称上党乡师)。上党乡师是长治历史上第一个民办师范学校,郭宝清被聘为首任校长。这年秋季,上党乡师正式开学,学制4年。第一期招了两个班,学生多数是来自上党各县的贫寒子弟。
上党乡师成立初期,本来是以培养乡村教师为目标,但后来在史纪言、王中青以及赵树理、赵秋心、李国华、张德义、李国甫、马见新等一批革命人士加入后,乡师的学生开始接触到马克思主义进步思想,先后培养出孟宪德、师丕珍、侯国英、程关舟、张开登、张元英、郭廷俊、李尚文、李彬、杨克虹等一大批有影响的学生。民国26年(1937)春,长治县牺盟会在长治组建了一支80人的牺盟突击队,上党乡师就有30多人报名参加,占了将近一半。这支突击队后来编入了八路军一二九师,带动和鼓舞了长治周边学校进步师生投入到滚滚抗战洪流之中。
民国二十六年(1937),因受战争影响,上党乡师停办。在办学的5年里,招收了5个班250多名学生,这些学生绝大多数都加入了牺盟会,参加了八路军和决死队,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他们有的血染疆场,为国捐躯;有的南征北战,百炼成钢,成为共和国的栋梁。
民国期间,郭宝清曾编修《长治县志》,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刊印。全书共10册,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初),一代名流郭宝清因病逝世。听到这一噩耗,长治上万民众走上街头,依依不舍与之告别,民国政府、山西省政府及长治各界人士都送来花圈以示敬挽。
逝水东流,浮生若梦。回望上党悠悠历史,曾经多少闻名遐迩的名仕,令上党大地熠熠生辉。如今,虽然他们已离我们远去,但他们曾经做出的贡献,我们应永远铭记......
责任编辑:王旭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