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艺璇
早春春风日渐暖,雷锋精神代代传。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雷锋日记》里感人至深的经典话语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目前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服役的战士李昊昱就是其中之一。
2月23日,在邯山区南堡乡南上宋村,受李昊昱委托,南堡乡人民武装部部长孔令斌和南堡乡南上宋村民兵连连长李康康又一次携带资助金,来到村民李小霞的家中,为她的两个女儿送去500元。
在村中整齐的楼房中间,李小霞的家显得十分低矮、拥挤。李小霞的父亲残疾,老奶奶长年卧病在床,她本人常年吃药,不能下地干活,还需要照顾家中老人,家里经济来源仅靠丈夫在外务工,家中的各项费用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听到孔令斌和李康康来了,李小霞和二女儿赶紧迎了出来。孔令斌和李康康拿出500元钱交付到了李小霞的二女儿手中,询问她近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李小霞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孔令斌和李康康每月给家里送来500元钱。刚开始她还以为是村里给的补助,后来才知道是李昊昱个人专门给孩子上学用的钱。她激动地连连说:“我到现在都没有见过他,我们会永远记住这份恩情,教育两个女儿好好做人,好好学习,将来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李昊昱祖籍是南上宋村,他从小随父母在城市生活。虽是“00后”,但他显得比同龄人成熟稳重。“他从小就有当兵的梦想,我们全家都很支持他。入伍第一个月收到津贴后,通过微信转账给我,我心疼孩子就没要。”李昊昱的母亲苗雪萍提起自己儿子,既心疼又骄傲。
后来她在丈夫李志立的劝说下把钱收了。收了几次钱后,苗雪萍坚决不再收了,她让儿子把钱留下自己花。“前段时间要不是我去村里办事儿,我还不知道他帮助别人的事儿呢!”苗雪萍有些无奈,她找到李康康想知道更多关于儿子的事情。李康康是村里民兵连长,征兵期间曾与李昊昱有过接触。
去年伊始,李昊昱向李康康表达自己想资助学生的想法。他表示从小父母就教育他,男儿不仅要担起小家的责任,更要肩负起祖国、社会的重任。李昊昱参军后,部队的教育更是让他把这份责任放在心上。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战士,现在自己的能力还很小,我愿意做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尽我所能把它送给更需要的人。”李昊昱向李康康表达着自己的心愿。李康康听后非常支持李昊昱,再三考虑后,向他推荐了李小霞一家。
2022年1月,李昊昱将第一笔资助金打到了李康康的账户。接下来的日子里,每次发津贴,李昊昱都合理计算,准时把钱转给李康康,委托他把钱转交给李小霞家人。
“征兵时李昊昱很积极,就是想到部队得到锻炼,到部队后,他经常向我汇报在部队的表现。”孔令斌说,一年多的时间里,李昊昱每个月定时从自己的义务兵津贴中拿出500元资助家乡。
今年2月,南堡乡武装部和南上宋村党支部、村委会分别向李昊昱颁发了荣誉证书,表彰他的爱心事迹。2月25日,孔令斌和李康康等人受村民李小霞全家委托,代表当地武装部南上宋村支村“两委”,专程到李昊昱所在部队送去了锦旗和感谢信,衷心感谢部队和部队培养的好战士李昊昱。
李昊昱助人为乐的事迹在村里传开后,村民之间迅速掀起了互帮互助、爱家乡、比担当的热潮。3月5日是学习雷锋纪念日,“00后”战士李昊昱以自己微薄的力量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