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邯郸 > 正文

冀南技师学院以跨越式“加速度”打造职业教育“新高地”

来源:中原新闻网编辑:刘颖才发布时间:2024-12-11 09:49:18

  技坛竞秀展风采,弯道超车竞风流!

  2024年12月2日,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财政厅组织的“2024年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绩效评价结果揭晓,冀南技师学院凭借卓越的办学实力在全省600余所中职学校考核中脱颖而出,跃升到全省第3名,以晋升49个名次的优异成绩实现提档升级、跻身精品学校,成为年度“黑马”,实现跨越式发展!

  今年,该院频传佳音,参加省级及以上技能大赛项目127个,在国赛中获得奖项8个,实现国赛金牌“零突破”,在省赛中获得奖项84个,承办举办各类赛事6项。获评省重点技工院校,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获批,第二次获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争取补助资金600万元。这些亮眼的成绩,得益于该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的有力探索。

  成立于2020年10月,位于千年古都邯郸的冀南技师学院,是河北省成立最晚的公办技工院校,该院坚持胡服骑射改革创新精神,秉承“立德树人、技能报国”校训,深“炼”管理,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全力打造高素质技能人才培育新高地,以跨越式“加速度”实现弯道超车,后来居上,为邯郸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的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

  铸造管理品牌,培养“一专多能”

  学院坚持“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技能”的学风,实施准军事化管理,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拥有“军人作风、工匠品质、感恩情怀、创新理念”的高技能人才。建立之初,该院面临中高职并存管理难度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行为习惯差和教师紧缺的校情,院党委高瞻远瞩,科学谋划,坚定实施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工程,聘请专业教官团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规范学生的行为准则,通过开展学生军训、素质拓展训练、内务整理、军事训练,组织早操和课间操、组建国旗护卫队等一系列措施,学生遵规守纪意识稳步提升,行为举止逐渐规范,综合素养持续提升。

  “在这短短20天的素质拓展训练中,我学会了洗衣服、叠军被、打军体拳,整理内务。”2024级新生李江山分享道:“军训很辛苦但很值得!它锻炼了我的意志,磨练了的我的品质,让我迅速成长,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实施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以来,该院未曾发生一起较大安全事故,教官引导学生年均节约各项经费约240万元,形成的准军事化管理特色品牌,已成为该院学生管理工作最大亮点。

  学院坚持贯彻“劳动育人”理念,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通过劳动教育课、劳动班值周、志愿者服务、卫生大扫除、义务维修等活动,实现了校园卫生无雇员、劳动自主化,每年节约物业经费140余万元。

  “本周由我来守护学院的卫生。”学院正在值周的23级高级工班杨淼慧同学骄傲地说,“通过在学校的劳动让我养成了‘爱劳动、乐劳动’的良好品质,现在周六日回去之后,家里的卫生都由我负责,父母都对我另眼相看了。”作为全省成立最晚的公办技师院校,该院师生一心,共同唱响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旋律,劳动育人成为校园靓丽的“风景线”。

  学院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社团活动”为载体,注重培养学生“一专多能”,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就业竞争力。武梓林同学作为学院武术社团一员,获得了“第三届河北省中华职业教育非遗创新大赛”一等奖,同时,她作为礼仪队队员参与了2023年河北省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六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第十二届河北省创新创业大赛高端装备制造行业赛。据悉,该院目前共有电器维修队、电脑维修队、管乐队、舞狮、舞龙、茶艺、太极拳、礼仪队、国旗护卫队等26个职业特色社团,一系列社团活动,丰富了全院学生的业余生活,涵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学院高度重视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创新性地提出:对学生管理既要有准军事化的“刚性”,又要有“以人为本”的“柔性”,鼓励学生自主管理,实现学生的自律、自由与学院管理目标的协调统一。学院的“学长制”已经出初见成效,通过高年级“师傅”来管理引导低年级“徒弟”,不断促进学生自我反省、自我规范,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成长。“学长团队会定期对我们各级学生会和班干部进行培训、座谈,引导锻炼学生干部加强班级建设和常规检查”,学院学生会主席王子行说:“学院还会经常组织各种活动,不仅激发了我们的潜能,增强了主人翁意识,而且帮助我们实现了个人追求,为毕业后就业、创业奠定基础。”

  坚持内涵发展,实现提质增效

  建院以来,共引进人才261人,其中高层次人才217人,能工巧匠人才44人,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实现全面优化。该院大兴学习之风,修师德、提师能,自2022年起至今,共开展了35期“冀南技师学院大讲堂”系列讲座,“请进来”葛宏冰、刘庆华等专家教授传经送宝,全方位提升教职工的专业素养、管理能力、专业技能及教育教学质量;分批次“走出去”,选派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各类培训、到兄弟院校学习交流、进入企业“跟岗”训练,开拓了教师视野。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着重强化管理人员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筑强了“四梁八柱”,打造了一支兼具高素质与专业化特性的学习型、创新型教师干部队伍,走出了一条内涵发展之路。

  获河北省中职班主任工作室业务能力比赛二等奖的苏琳琳老师说,“全国知名德育专家齐德才在‘冀师大讲堂’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我的建班育人能力得到了提高、业务能力得到了加强,班主任专业化水平也进一步提升”。该院坚持党建引德,优化了顶层设计;协同育德,汇聚了管理合力;品牌树德,提高了育人质量;课程育德,提升了育德格局;活动践德,提高了就业能力。注重班主任队伍建设,成立“匠心”班主任工作室,推动班主任工作专业化发展;实行“全员导师制”,实现“人人育人”,学院的育人能力得到全方位提升,推动实现了三全育人。

  “在冀南技师学院上学改变了我的人生。”作为学院第一届预备技师班毕业学生张亚男说,“感谢学院提供的平台,让我找到了目标,在校内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化,成长为学院的一名教师”。据悉,该院提出本校学生获得省技能大赛一等奖及以上奖项,取得预备技师毕业证书者优先留校聘用,张亚男是第一批享受此项规定的学生。同时,该学院开创了省内技师学院直接招收中职生、高中生先河,呈现“入口旺”的繁荣景象,2024年高级工以上层次招生1349人,占总招生72.8%;预备技师招生占全省总招生数量的41.8%,居全省同类院校第一。

  学院紧紧围绕“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了教学质量,推行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抓手,创设高效课堂。围绕“岗课赛证”融通,设计开发课程,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我院教师与中恩智能科技团队共同编写的《SEE Electrical电气工程制图》《机器视觉及其应用技术(“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已正式出版,受到各大院校好评。”智能控制工程系负责人胡绪志介绍道:“通过工学一体化教材开发,优化了专业课教学,加大了技能动手实践比重,增强了技能实训培优竞赛力度,乐学愿学的高效课堂正在形成。”

  据了解,建院四年来,学院共立项省级课题46项,市级课题65项,获河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次,省级优秀教研成果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3次;发表论文138篇;授权专利10项,公开出版教材19本(其中“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3本)。

  坚持竞赛引领,促进高质突破

  学院围绕大赛项目、内容、评价机制,加强选手、裁判、科研、保障等队伍的建设,建立起“学、训、赛、证”贯通的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学院的培养下,我从校赛一步一步走到国赛,离不开学院完善的竞赛培育体制机制。”学生段克剑获得第三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智能硬件装调员学生组一等奖后如是说。

  学院竞赛激励机制健全,构建了梯次培养、备赛集训、赛教融合、四级培养的人才培养“四维体系”,营造了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在2024年5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中,该院教师李江浩在“汽车维修”项目中勇夺金牌,实现了邯郸市在该赛项上金牌“零”突破。在赛后汇报中他说:“我的成功离不开学院党委对竞赛的高度重视,学院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和条件,还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备赛环境,使我们能够专注于竞赛的准备和研究。”

  “各类比赛就是学生技能的‘练兵场’,比赛的过程就是在培养师生综合能力和实现学院高质突破”,该院副院长王振峰介绍道。

  据悉,建院四年来,学院共有736名选手参加市级及以上技能竞赛。获国家级金牌1个,国家级奖项26个;省级金牌3个,省级奖项267个;市级金牌8个,市级奖项274个。1名教师获得国家技术能手称号,18名教师获得河北省技术能手称号。并承办了6次高规格省、市级技能大赛,举办了183项院级技能竞赛、教学比赛。

  创新校企合作,赋能区域经济

  学院紧紧围绕邯郸“六大产业生态圈20条产业链”发展人才需求,积极与本地优势龙头企业开展合作,持续探索创新校企合作办学,促进产教深度融合,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邯郸市、武安市、馆陶县、鸡泽县等市县区达成技能人才培养项目战略合作,积极探索政企校合作“邯郸样板”。与武安市名企业河北普阳钢铁有限公司、河北华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形成特色“订单班”办学模式。“订单班大三学生王天昊在我们单位举办的第二届员工技能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华丰人事处主任董微向学院报喜时说,“经过前期观岗、跟岗阶段,现在第一批订单班学生已全部能够独立开展岗位工作,跟岗实践期间,学生岗位补贴可达4500-7000元”。

  学院积极探索“三岗制”(观岗、跟岗、顶岗)实践育人,与多家院校、行业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咱们学院的学生动手能力强,专业刚好契合我们的生产需要,在现有基础上以后还要扩大合作模式。”来自格力(武安)精密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裴念念说,“今年在中原经济区技工教育联盟的牵线搭桥下,公司成功和学院装备制造工程系几个专业合作实施“三岗制”实践教学,现已完成机电、数控专业预备技师班学生“跟岗”阶段的学习,效果很好。”

  “按照人社部要求,我院牵头成立了中原经济区技工教育联盟。目前共165家成员单位,已累计服务2000余人次,提供就业岗位1500余个,学院组织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4376人次。为邯郸本地输出了大量技能型人才。”副院长刘芳自豪地介绍。

  从课堂到岗位,从理论学习到服务社会,一直以来,冀南技师学院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形成“出口畅”的繁荣景象,2024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同时,学院力求新质突破,积极促进政校企合作办学,借鉴省内外混合所有制办学成功经验,探索创新、总结出阶段性“大公办小混合”动态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下一步,计划与武安市采取该模式共同筹建武安校区(邯郸理工职业学院〈筹〉),积极打造混合所有制办学“邯郸样板”,为我市未来成立职教本科和打造职业教育高地打下坚实基础。王向军  王瑞宙  李一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