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玉姣
随着高考结束,悬在考生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考生的心情也因此轻松起来。值得注意的是,高考过后也是一个敏感期,如果不注意及时调整心态,或许会引发一些心理问题。7月9日上午,记者采访了鹤壁市几位大学生和市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主治医师黄庆燕,听他们讲述高考后调整心态的重要性。
举例:高考过后过度放松,生活节奏被打乱
建议:放松应有度,可合理规划学习和未来
“去年高考结束后,我当晚就和同学们去聚会了,平时打游戏、睡懒觉是常态。一个多月下来,我胖了十几斤。”往届高考考生王晨晨说,去年高考结束后的半个多月里,他几乎没在家吃过饭,每天都是睡到日上三竿,中午和亲戚朋友外出吃饭,晚上和同学们聚会,直到深夜才回家。“我几乎整个假期处于‘早上不起,晚上不睡,胡吃海喝’的状态。大学开学前,我突然感到心慌,因为我找不到学习的状态了,到了大学一个多月后才逐渐恢复之前自律的状态。”
市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主治医师黄庆燕表示, 和王晨晨有同样心态的考生不在少数。他们认为高考结束便意味着苦日子熬到头儿了,得好好放松一下,弥补一下自己这么多年来的艰辛。家长们则本着弥补孩子的心态,纵容孩子的种种行为。这种突然改变生物钟的行为和考前形成反差,考生身体一下适应不了,容易造成肠胃不适、失眠、过度兴奋、生活节奏紊乱等;有些考生还会因此染上一些不良习惯,甚至影响大学入学后的作息习惯和学习态度;严重的还会误入歧途,造成乐极生悲的后果。
“孩子可以放松,但放松不是放纵,应把握好度,随心所欲放松最好不要超过10天。”黄庆燕建议,高考后的假期不是人生“放大假”,以后的路还很长,考生适度放松的同时应尽快制订后期目标,合理规划未来,尽快从考试后的非常规状态回归到健康生活状态,为大学学习生活做好准备。
举例:估分后感觉成绩不佳 焦虑到崩溃
建议:保持轻松心态,培养兴趣转移注意力
“我当年高考后估分,总觉得自己没发挥好,情绪几乎崩溃。”鹤壁市往届考生林林回忆自己高考后的经历时仍记忆犹新。
林林告诉记者,她是独生女,为了让她出人头地,她的母亲辞掉工作专门照顾她。她从小学习就非常努力,高三那年,她晚上12点前没睡过觉,早上5点就起床复习。在这样的重压下,她感觉高考发挥不佳后出现了情绪低落、茶饭不思,难入睡、暴躁等状况。
“那段时间我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总想着要是没考好该怎么面对父母。幸运的是,后来高考成绩出来了,我发挥正常,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林林说,那段经历让她感触颇深,也让她学会了自信、乐观。
黄庆燕表示,有些学生在高考后缺乏自信,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高考成绩公布后,有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会自责、沮丧,严重者会导致抑郁。
“家长在孩子高考后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要让孩子了解高考只是人生路上的一场普通考试,并降低对孩子的期许,避免问题持续发酵,影响孩子填报志愿。”黄庆燕建议,考试结束后,家长可以多问孩子想干什么,让孩子学习乐器、绘画、驾车等转移对成绩的注意力。
“如果出现嗜睡、没食欲、不愿意出门、不和人交流、脾气暴躁等状况,孩子可能陷入了抑郁,家长要及时开导,或及时咨询心理医生。”黄庆燕提醒。
举例:高考后感觉空虚、迷茫
建议:假期做兼职积累经验、了解行业状态以便专业填报
去年高考结束后,淇滨区的张清连续睡了一周的懒觉,但这样的日子没过几天,她就发现自己心里空落落的。除了偶尔参加同学聚会,她就在家看电视、玩电脑,总感觉不知所措,仿佛一下子失去了目标,找不到方向。
“我那段时间突然不知道该干什么,整个人无精打采,直接影响了我填报志愿。”张清说,在父母的安排下,她填报了金融专业。但入学后,她才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个专业,真正想学的是化工类专业。
“很多考生是在父母、老师的严管下成长起来的,平时一心想着学习,不关注社会动态,随着压力的释放,会产生空虚、无所适从的感觉。”黄庆燕说,这类学生可以适当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让自己忙起来,比如约同学一起出游,在旅行中放松身心,交流思想;适度健身,在酣畅淋漓中宣泄心情;试着帮父母做些家务,为大学独立生活做准备……
“可以找份兼职提前适应社会,积累经验;也可以学习外语,为大学的英语四六级考试做准备;还可以多了解行业状态,以便专业填报。”黄庆燕建议,高考后放假期间,家长要提醒考生注意交通安全、预防溺水、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等,让孩子平安、顺利度过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