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婵
鹤壁淇县,绵延太行山脉一隅,山坡上峭石嶙峋,一棵棵花椒树,傲骨迎风,顽强倔强。
那一片片映在绿丛中的色彩,是凉水泉村民对幸福生活的永恒追求。
看,游客又多起来了,他们在民宿里拍照,在妙音台唱歌,在古灵山登高。
听,那一声声入耳的乡音,一句句掷地的承诺,一曲曲奋进的凯歌……
民宿花田木屋
乡土情深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
——摘自《国风·卫风·竹竿》
入村,必经国家4A级景区古灵山。穿过景区中心,山高坡陡,山道弯弯。
3.5公里车程,拐罢最后一个弯,前方“灵泉妙境”四个大字映入眼帘,顿生几分清爽与神秘。
步行到达村部,正和同行人啧啧称叹,忽闻后院中传来笑声,一位身板硬朗的老汉迎出来:“呵呵,你们走累了吧,欢迎来凉水泉做客!”这是63岁的村支书李二高。
美则美矣,凉水泉过去可真是穷啊。
李二高回忆,在他上小学时,学校连桌子板凳都没有,老校长提出口号:“膝盖当桌地当凳,不讲舒适讲革命!”
高中毕业的李二高算是村里的“知识分子”,1986年当选村支书,在任上一干就是34年。“以前我们村干部也很努力,奈何条件实在太差。”
打井吧,“锤子夯夯、炸药嘣嘣,两丈深打一年,三年才能打出来一口”;修路吧,“一个劳力一天扛30块石头,得去安阳找懂技术的来填平、铺石”。
那时村里500多号人,两个村民小组,“红薯馍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七分种,三分收,苞谷山芋度春秋”。
村里瞧着有耕地150亩,林地370亩,一个人合着一亩地了,但都是靠天收,十年里风调雨顺的年头,不到三年。
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全村80%的劳力外出打工、举家搬迁,留下的都是老人,靠山坡上的薄田糊口。
也不是没历史,据《淇县舆地图说》记载,凉水泉原本叫“两水泉”,因五龙泉、不老泉两股流淌不息泉水而得名;也不是没文化,古灵山上女娲宫、朝阳寺、清凉庵,蕴含着灿烂的殷商文明,述说着传奇的封神演义;也不是没政策,政府送钱送物、免交公粮,但“输血”不治本,“穷根”依旧在,走不出真正的脱贫路。
“我生在这儿长在这儿,老百姓选我当支书是信任我,到底咋样才能让大家过上好日子呢?”李二高记不清有多少次在山上徘徊,路是已经熟悉到不用眼睛也能走完的程度,但凉水泉的出路又在何方?
灵山街道办事处发展全域旅游的一次动员会,激发了李二高的激情,凉水泉发展的良机来了。
惜别故土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
——摘自《国风·邶风·泉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脱贫攻坚作出新部署,吹响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政策春风也吹进一村一落。
深山中的村子,自然条件严酷、生存环境也差。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才能帮助村民“挪穷窝、换穷业”。
真的勇士,上了战场无所畏惧,才能打胜仗——灵山街道办事处干部王荣波,2014年奉命来到村里任脱贫攻坚责任组组长,第一项任务就是贫困户易地搬迁。
那几个月,村子里有位干部模样的中年男子常常辗转在田间地头,流连在农家小院,问地里收成,问看病情况,问小孩上学,一边问还一边在小本上写呀记呀。
此人正是王荣波。深入调研后,他给责任组开会,会议议题好几个,重中之重是脱贫攻坚。
在座大多是土生土长的淇县人,从前大家对这里贫困程度的认知,也只是停留在面上掌握、大概印象,没有精确到户到人。
一访、二榜、三会、四议、五核,王荣波带领驻村工作队开始精准识别。各类登记表、调查表、信息采集表、帮扶卡、整改台账等,大概每个贫困户的档案袋里要装十多份表格和材料,任务艰巨而繁重。
真的勇士,上了战场头脑清晰,才能克万难——省级贫困村凉水泉村,总人口45户9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6户60人。
易地搬迁,是住房安全有保障的有效方式,可好政策也会遇到“心疙瘩”。村民王建民起初在心里寻思:搬进了县城,天不是自己的天,地不是自己的地,买菜、交通、水电气,花销不会少,能支住不能?
王荣波一打听,持这种想法的贫困户可不少,必须得打消他们的顾虑。
“老王啊,新房子有花园、有电梯,得劲得很。”“俺怕自己收入低,享不起那福。”
“怕啥,该你享受的政策、该补助你的钱都继续给,不会叫你搬走就不管你了,放心吧!”
“你敢保证?”
“我敢保证!”王荣波拍着胸脯说。
王建民这下吃了定心丸,打动他的还是实打实的政策、心贴心的诚意,于是第一个去村委签了搬迁合同。
他的新家安在淇县雨露社区里,崭新的楼房、宽敞的道路,交通、上学、看病、就业都方便,“我咋都想不到,这辈子还能住上楼房”。
作为淇县唯一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雨露社区共安置搬迁群众818户2464人。其中凉水泉村26户60名群众走出大山,住进社区,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真的勇士,上了战场不失柔情,才能稳后方——刚开始,为了让贫困户知道自己享受哪些政策,社区直接在醒目处张贴政策明白卡,“某户拿了多少元补贴”“某某得了什么大病”等。整天面对拉拉杂杂的表格,老乡心里不痛快。有社区人员出了一招:在公共服务中心放一些小册子,设置二维码卡牌,手机一扫,就能了解帮扶政策等。
如此一来,既照顾到群众的面子,又让居住环境保持美观,还增强了扶贫工作的精准性。
为确保稳定脱贫,当地按照精准对接、分类施策的原则,多渠道拓宽搬迁群众的就业门路。
29岁的李磊从淇县职业中专毕业后,萌生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想法。社区得知这一情况后,立马帮他联系了附近的鹤壁富士康工厂,在厂里谋了一份品质管理的工作,家人相伴,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闫风素今年51岁,2011年得过一场大病,经过长期治疗只能从事简单劳动。针对这类情况,雨露社区通过设置保洁、保安、绿化等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外出务工有困难的搬迁群众就业。
挪出穷窝,搬进新房,已经住下的贫困户,脸上都带着笑。可如何让这些“新市民”从“搬得出、稳得住”到“能致富、生活好”?
不远处的古灵山,还是一如既往的模样,天上的云彩沟堑纵横排列着,阳光如同金色长蛇,在沟堑之间蜿蜒爬行,似乎蕴藏着答案。
民宿石光院子
发展博弈
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摘自《国风·鄘风·载驰》
2015年10月的一天,河南中旅集团董事长唐伟平信步走上古灵山,在云雾缭绕间若隐若现的凉水泉村吸引了他的目光,“要开发古民居,打造休闲度假基地”。
与他想法一致的,还有当地干部。2016年,凉水泉村顺利实现搬迁摘帽。接下来按照总体部署,还得多措并举全力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这个村庄虽然贫困,但富有太行山村特色,村内房屋都是“石头房”,多建于清末民初,黛瓦石墙的民居依山而建,是首批河南省传统古村落。
贫困群众搬迁后留下古旧石宅,古灵山景区旅游需要纵深拓展,这些现实存在和需求,为以旅游为主线、探索产业扶贫之路提供了课题和可能,县、乡、村三级开始进行谋划。
灵山街道党工委书记耿超,心里盘算着一条适合凉水泉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文化旅游扶贫产业链。时任主管旅游的副县长张文成,也在酝酿一条“一龙头、多支点,全域旅游发展”的脱贫攻坚路子。
他们去桐庐县、安吉县考察乡村旅游,去大理、丽江学习民宿建设。归来,便主动与河南中旅集团进行对接,商洽凉水泉整体旅游开发事宜。
2017年3月,河南中旅集团委托中景古灵山景区与灵山街道办事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建淇县凉水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8亿元,分期分步骤有序开发建设灵泉妙境高端民宿度假区。
规划蓝图已经绘就,面对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怎样让村民把房子和土地拿出来,交给公司做旅游开发?几番争论、几经波折,最终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按照房屋现状,由中旅集团将所有房屋整体租赁,以年付租金。
有的路,注定是众人呵护且满含善意——
消息不胫而走,村民们第一反应不是欣喜,而是怀疑,住在村口的王长江首先“开炮”了。“想租我的老屋?先给我像贫困户一样,在雨露社区分套房!”
为此,主事干部磨破了嘴皮,一趟又一趟,去王长江县城的家里做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长江啊,房子搁在这儿也是搁着,现在中旅一年给你几万块钱”“想开点,凉水泉就是个凉水泉,不是北京中关村”……
一个月时间,去了四五趟,把这关键一户工作做通了。接下来,一户一户做工作,经过三个月努力,凉水泉所有房屋、土地、花椒树,都租赁给中旅公司,开始搞建设。
一时间,山坡上彩旗飘飘、人头攒动。王长江的家亦成为村口气派的接待大厅。
有的路,注定是坎坷泥泞又充满希望——建设期间,县乡村领导班子每周在村里开一次现场推进会,雷打不动。
几摞沉甸甸的笔记本,详细记录了每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哪里水管没有修,哪里电路没有通,哪里排污系统需要完善,哪里通信信号还得加强,事无巨细。
老唐本人也在村里驻扎三个多月,和从台湾请来的设计师一同,仔细推敲设计一砖一瓦、一角一落。
众人拾柴火焰高。需要两年的工期,他们仅仅用了一年;需要上百人的项目,他们仅仅用了几十人……很快,路边杂草清理了,地下管网铺上了,坑洼的主街道变成整洁的石板路,羊圈上建起了西餐厅,牛棚处立起了咖啡馆。
古民居恢复了青砖黛瓦,10栋石光院子修缮完成,12栋花田木屋、20座星空木屋建成投用,可容纳100人同时住宿,古村老宅尽显太行浑厚之大美。
有的路,注定是无怨无悔却充满感慨——
“群众满意、企业满意、政府满意。”述峥嵘,耿超认为一个旅游产业的发展,如果这三个满意都做到了,就是有生命力、可持续的,而这三个满意凉水泉村做到了。
“大河没水小河干,大河有水小河满。”忆往昔,张文成觉得这条路子走对了,淇县这几年抓A级景区创建、乡村旅游发展,一批全域旅游项目相继建设完工,成功创建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大有可为。”话今朝,唐伟平对何为企业家精神,有了更深刻的洞察,那便是敢闯敢试也敢于担当,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专业力量,就能打造扶贫新局面,开拓扶贫新思路。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越来越多沉睡的资源被唤醒,这个一度只剩下不足百人的“空心村”,逐渐变成网红旅游地,有诗意更有创意,有生气更有人气。
羊圈改造的西餐厅
振兴之路
考槃在涧,硕人之宽。
——摘自《国风·卫风·考槃》
2018年8月11日,天上流云仿佛也是匆匆赶来,高高的,白白的,带着夏季罕有的凉气。凉水泉村迎来了久违的高光时刻。
由河南省副省长武国定为组长,约40人组成的全省产业扶贫观摩团,莅临凉水泉村现场观摩指导。
“凉水泉村与河南中旅集团合作以来,采取‘资产托管+旅游产业+扶贫’的模式,筑牢旅游产业开发与贫困户稳定增收的五个利益联结点……”观摩现场,张文成侃侃而谈。
整体租赁民宅,获得财产性收入——中旅集团按照不同的房屋价格,对全村石头房子进行整体租赁,村集体每年增收33万元。流转土地林地,获得流转性收入——中旅集团将贫困户的土地和林地全部进行流转,每年户均获得收入1.1万元。“三员三小”就业,获得工资性收入——群众通过服务员、公司雇员、群众演员、小客栈、小商铺、小餐饮,每户年均增收1.5万元。群众投工投劳,获得务工性收入——自中旅集团开发建设以来,村里面群众参与景区开发建设,日人均收入120至200元不等。农特产品销售,获得经营性收入——群众通过售卖山核桃、山小米、大红袍花椒等农产品,户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
这本账一算就清楚,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及各类扶贫政策叠加,2018年凉水泉村年户均增收达到2.35万元!
脱贫户王建民不仅在雨露社区有了75平方米的新房子,还在老家找到了工作。
他早年得过脑梗,像这样的身体状况,到外面打工没人用,中旅集团雇用王建民看门,每月工资1660元。
再次路过自家老房,已焕然一新成高端民宿“半闲山居”,王建民抚摸着墙壁,脸上满是笑意:“感谢党,感谢政府”。
脱贫户贾银娥只有一只胳膊,中旅集团雇她回来扫地、浇花、薅草,每月工资1260元。
过了一辈子苦日子的老人家,怎么也想不到,在古稀之年还能领上一份稳定的工资。她苦,但她更犟,虽然残疾,干起活儿来却丝毫不逊色于正常人,还特别痛恨那些“等靠要”的懒汉。
观摩组通过走访,对凉水泉村通过与企业合作,发展中高端民宿带领群众脱贫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荣获豫北五市第一名的好成绩。
观摩结束时,武国定副省长握着李二高的手说:“李书记,别看你现在从农民转身给企业打工,收入肯定增加了,但是不见得你的事儿少了。”
李二高对这话记忆深刻,觉得真是说到了自己心坎儿里。
可不,彻底摘下了贫困帽子,凉水泉村开始掀起“输出模式”的新篇章,着实更忙了。
2020年3月30日,“乡村振兴·乡村民宿大讲堂”第一期培训班在凉水泉村如期举办,来自省内外的50多位学员相聚于此,共同学习民宿发展新理念。
班上新郑一个年轻支书请教李二高,您这支书一当就是30多年,有啥诀窍?
李二高几乎想都没想,对答如流道:“一是要有奉献精神、为民情怀;二是要干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三是工作中遇到利益问题,一定要公平公正。”语毕,李二高还没反应过来,底下人全都哗哗拍起了巴掌。
2019年7月,国家文旅部五星民宿评审专家组,对凉水泉村灵泉妙境石光院子进行实地评审考核。经过层层考评验收,石光院子突出重围,被评为“国家首批五星民宿”。
游客纷至沓来。初夏时节,鹤壁市民孙女士随家人来凉水泉村小住,清晨徜徉在乡间小路上,竟情不自禁写下一首小诗《新夏》——
“山里的清晨,很静很静。静到只能听见风的声音,那是路边杨树叶飒飒作响,是一颗泡桐花,掉落在地上……”
和孙女士一样,无数游客慕名而来成兴而归,每逢节假日,民宿客房更是天天爆满,一房难求。
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尾声和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从贫困与艰辛到阵痛与涅槃,再到可复制与可推广,这种改变,正在更广袤的古都大地上发生。
“近年来,淇县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摘穷帽、拔穷根的治本之策,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加工、特色种养、光伏发电、电子商务五大产业,其中乡村旅游产业凭借强劲的‘造血’功能、巨大的带动作用,成为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淇县县委书记王海涛表示。
扶贫剪影
有匪君子,如琢如磨。
——摘自《国风·卫风·淇奥》
正午的凉水泉村被凝固在蓝天白云下,山路上没有行人,唯有已经结籽儿的花椒树哗哗作响。站在一个山头眺望四野,能尽情感受这片土地的淳朴与俊秀,也感受着那些纯真而深沉的人带来的悸动。
在凉水泉村走访,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扶贫者,果敢先行的决策人,背井离乡的拓荒人,梦想接力的后来人……
从乡镇到县里工作,张文成参与并见证了许多像凉水泉这样的项目落地建成。
一次,一位领导来古灵山调研,张文成陪着爬山登“铜顶”,一行人从下往上走,上面下来十几个群众。
张文成赶紧往边上让,结果这十几个群众,径直朝他走过去,走到跟前说:“你不认识俺了,张书记?”
张文成震住了,问:“你们是?”
“俺们是这儿的村民啊,你在这当书记的时候,给俺们办了很多好事,大家都记着你了!”
这是个没有丝毫夸张的真实场景,让张文成很感动:“夜以继日、不辞辛苦,但很值得,你只要干实事,群众都会记着你的好。”
他永远记得,2011年5月1日,倾注万般心血的灵山小镇终于破土动工。
张文成号召街道办所有干部,携家属一起参加动工仪式,其中就有时任街道办事处主任耿超的爱人王仲旺,彼时,她还是县卫生系统的一名干部。
当日席间,王仲旺站起来慷慨激昂地说:“作为家属,以后要全力以赴支持老公在灵山街道办事处干事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岁月在燃烧之前,早已埋下清晰的伏笔。只是那时的王仲旺万万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也会踏上扶贫道路。
那是2016年2月的一天,王仲旺接到县委组织部通知,让她去县扶贫办报到,接任扶贫办主任一职。
已近年根儿,王仲旺啥也没说,先利用过年七天假,原原本本学习各种扶贫政策材料。突击学习让她清醒地认识到,脱贫攻坚战可不是一件小事,只准成功不准失败。
为掌握第一手资料,她走遍全县所有贫困村;为不耽误工作,她把病房当作办公室。常常是察觉一寸日暖时,才惊叹一段成长。
这两口子都是基层干部,一个比一个忙,好长时间也见不着一次面。有一次大家集中到县里开会,旁人打趣道:“王主任,你老是叫俺乡镇过来开会,是不是你有私心,你俩想在会场上见一面?”
还有凉水泉村现任第一书记韩涛,说话如蹦豆、走路带阵风,他的帮扶对象是位患冠心病的老人家,自己都不记得每天该吃啥药,韩涛却记得清清楚楚,每个月按时买了送上门。
还有县扶贫办副主任牛建魁,一年365天不间断更新脱贫攻坚工作动态,每一个数据、每一项政策都烂熟于心,唯有说起家人孩子时,忍不住落泪,“完全顾不上他们,感觉很亏欠”。
那些奔波在一线的扶贫干部,他们都有忘我的激情,渐渐站成一片扎根乡村的森林,耸立成庄严而又栩栩如生的群雕,伟岸而挺拔,闪耀着光荣与梦想。
那些奔波在一线的扶贫干部,他们还有不少苦恼和难题,只是悄悄藏在内心罢了。但再苦,也敌不过他们的坚韧,光从信心满满的讲述,就能感受到那份执着。
他们像涓涓细流,滋润贫瘠的土地,像灿烂灯火,驱散贫困的浓雾。
游客尽享诗意生活
回望朝歌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摘自《国风·邶风·击鼓》
活力充盈的凉水泉村也吸引着外来创业者。他们以新鲜、前沿的目光打量这片土地,从当地司空见惯的乡村资源中发掘出更多价值。
2018年7月,王超随家人来到凉水泉村,从山间遍植却无人问津的楸树花、泡桐花、槐花入手,开起了“甜蜜世界”养蜂场。
“来凉水泉发展的人越来越多,不能都去做餐饮民宿,还是要用创意挖掘本地特色。”王超说,为确保蜜蜂养料充足,今年计划自己搞种植。
一只蜜蜂始终在他身边绕啊绕,就像一个“老朋友”。而像他这样的外来创业就业者,村里已有20多人,他们都是凉水泉的“新朋友”。
老支书李二高不敢想,这个早年间人都快走光了的小山村,现在竟能吸引外面的人来安居乐业。
他打心底里认为:“凉水泉人之所以能够脱贫,全靠国家好的扶贫政策,党和政府一心为老百姓好。”
多年来党中央对贫困群众的关怀,让他们真真正正成为受惠者;多年来脱贫之路的酸甜苦辣,贫困群众都是亲历者和感受者;多年来的脱贫战役,特别是现在最难啃的“硬骨头”,贫困群众才是真正的评判人……
在脱贫攻坚这一场史无前例的战斗中,是什么团结了人心?是什么坚定了自信?是什么凝聚了力量?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是所到之处,干群共同的心声和感悟。
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具有强大整合能力……从凉水泉到淇县,从鹤壁到河南,从中国到世界,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不仅以实际行动加速了世界减贫进程,也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专门研究淇河文化的地方学者燕昭安,则对凉水泉的成功有另一番感受和解读,“《诗经》采自淇河一带的诗歌有39篇之多,厚重的历史、透明的现实,壮丽的河山、幽婉的诗韵,都是灵山脱颖而出的密码,也是凉水泉别具魅力的秘诀之一。”
朝歌故地,史称殷都,绿竹猗猗,“卫风”所书。历三千年,胜迹叠见,新贤辈出。坐落于民族古老诗河、史河、文化河之畔,凉水泉人心口相传间,汲取丰厚的养料,一代代积累的技艺得以传承,一辈辈磨炼的匠心得以延续。
路的尽头,仍然有路,只要你愿意走。既知昨日的来处,也就明了明天的去处。
坐在高铁上,向淇县、向鹤壁挥手道别时,突然无比留恋起这些地方来,它们在视野中越来越远,但在心中却变得那么辽阔而亲近……
《河南日报》
2020年8月2日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