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玉姣 文/图
周玉刚(右)和李文玉在信阳的合照(翻拍)。
王廷生打开退伍时的军用包。
崔同海和他的搪瓷茶缸。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虽然我已经退伍了,但这身军装是我永远的宝贝。”
“当年退伍时,我提着这个军用包哭了很久,上了火车眼泪还没止住。”
…… ……
8月1日,不少退伍军人在微信朋友圈晒当兵时用过的物品,庆祝八一建军节,怀念军旅岁月。
对这些退伍老兵来说,珍藏的这些军用物品是宝贝,更是专属记忆。8月1日,记者采访了鹤壁市几位退伍军人,看他们的珍藏,听他们的故事。
搪瓷茶缸,陪伴他走过40多年
开发区海河路街道侯小屯村的崔同海今年63岁,他1978年参军,1981年退伍。
崔同海的家人都叫他“老倔”。这些年来,家人给他买过多次水杯,但崔同海坚持用退伍时带回来的绿漆搪瓷茶缸。
“再贵的水杯也没我这个茶缸顺手,我一天不用它心里就不得劲儿。”崔同海说,他退伍时带回来的物品中,就数这个搪瓷茶缸保护得最好,因为从参军到退伍,再回到地方,几十年了,这个搪瓷茶缸一直陪着他。
崔同海说,1978年出发去部队前,鹤壁的武装部门为新兵发放了搪瓷茶缸、军装、被子等物品。“有个新兵不小心把搪瓷茶缸摔到地上,教官批评了他,说每名士兵只能领一个搪瓷茶缸,以后刷牙喝水全靠它,得好好保护。”崔同海回忆,的确是这样,在部队的几年里,军装和被子都发过,唯独搪瓷茶缸一直没有换过。这个搪瓷茶缸一直陪着崔同海,他退伍之后仍把它当宝贝,现在每次用完都放到高处,以免孩子们碰到。
这个搪瓷茶缸上的绿色瓷漆已有多处脱落,但它在崔同海眼中是“最有面儿”的物品,家里来了客人,崔同海都会用它和客人一起饮茶、喝酒。
这个搪瓷茶缸承载了太多回忆。在部队期间,崔同海每天刷过牙后会将它清洗干净,和战友的茶缸并排摆放,大伙儿都对自己的茶缸格外珍惜;晚上站岗后,尤其是冬天下哨后,大家会倒上热水用搪瓷茶缸暖手;夏季,战友们聚在一起,往茶缸里倒上凉水,然后佯装喝酒,不停地干杯,笑声不断。“每次训练后,战士们都是大汗淋漓,我们会飞奔到宿舍用茶缸喝水,有人一次能喝八九杯水,我们有时候还比赛喝水。我一看到这个茶缸,就能想起当年比赛喝水时的情景。”崔同海说,那段经历是他最宝贵的财富,这个茶缸是见证。
泛黄的照片,讲述着动人的故事
山城区退伍军人周玉刚向记者说起他和战友的合影时打开了话匣子:“这个是我们同村的老乡,也是我的战友,我们这张合照来之不易。”
周玉刚今年70岁,1969年到湖北参军,1973年退伍。和周玉刚一同报名参军的还有同村的李文玉。“我们一起报名参军,当时还高兴能有人做伴儿,没想到入伍后便没了对方的消息。”周玉刚回忆,新兵入伍后,他一直在打听李文玉的去向,但一直没有消息。“我后来被分到了‘邱少云营’,也就是邱少云生前所在的营,这是我没料到的,心情十分激动,就一心想着在部队好好表现,慢慢就把打听李文玉的消息放在一边了。”
1970年夏,周玉刚所在的部队要从湖北咸宁步行到信阳驻训,周玉刚和战友们日夜兼程,到达信阳时脚上已磨出不少血疱。“到达信阳时,大伙儿累得不行,但还坚持往驻训地赶,路上遇到一支部队,其中有一个人说话有浓浓的河南口音,我抬头一看,那人是李文玉!”周玉刚回忆,李文玉看到他也很激动,他们本想好好叙旧,但部队有集合时间,周玉刚要马上赶到驻训地。幸运的是,李文玉是名铁道兵,当时刚刚结束一处铁路施工后到信阳,要参与当地的铁路建设。
“我们驻扎在不同的地方,安顿好之后,我们不顾疲惫,各自向领导请了假。我们一见面首先互敬了军礼,又同时感慨‘当兵后瘦了、结实了’。”周玉刚说,他当时提议,趁他还没有正式开始训练、李文玉还没有开始施工,俩人一起去镇上的照相馆合影留念。
看到周玉刚因急行军磨得满是血疱的脚,李文玉特地借来一辆自行车载周玉刚去拍照。“拿到照片后我们各自珍藏,我后来又到武汉某部队受训,一直与李文玉写信保持联系。”周玉刚说。
“退伍后,我和李文玉感情越来越深,我们都保留着这张照片,没事就在一起聊当年的事。”周玉刚拿着那张泛黄的照片,讲着讲着,又红了眼眶。
军用包,和军旅告别的见证
今年48岁的王廷生是开发区海河路街道侯小屯村村民,也是一名退伍军人。
王廷生家的柜子里有一个军用包,里边放着他当兵时用的棉衣、棉裤、武装带等。王廷生经常把军用包拿出来晒一晒,以免发霉,他说这是他和军旅生活告别的见证,所以格外珍惜。
1992年,高中毕业的王廷生入伍成了一名工兵,整日进行挖掘战事堡垒、埋地雷训练。“埋地雷要和炸药为伍,危险性高,需要和战友们团结协作,我们的战友情特别深厚。”王廷生回忆,平时谁家有困难了,其他战友都会一起帮助;谁生病了,其他战友会轮流为病号做病号饭。
“我在参加军校考试时上吐下泻,战友们细心安慰我,知道我喜欢吃面食,他们还专门为我做了鸡蛋面,那是我吃过最香的一顿饭。”王廷生说。
战友们平时关系越好,退伍时越发不舍。1994年,王廷生退伍,离开部队那天,他和战友们拥抱、痛哭、分别。部队发了一个军用包打包行李,要离开的战友一般会在离开前的早上才收拾行李,为的就是能在部队多待会儿,多看看战友们。”王廷生回忆,部队当时有规定,士兵退伍时,部队会把行李寄回家,可他坚持自己扛着行李回家,火车开动那一刻,他意识到这个军用包是自己和部队之间最后的回忆,他趴在军用包上哭了很久。回家后,王廷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打开这个军用包,因为看到那片迷彩绿就会忍不住想念战友们”。
“回到鹤壁后我进入一家企业工作,可没多长时间就下岗了。下岗那天,我打开柜子收拾东西,看着军用包里的武装带和军用棉衣,我想起了当兵的经历,想起了战友们常说的军魂、军心,这让我有了精神。”王廷生说,那一晚,他决定投身广告制作行业,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名广告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