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晋城讯 “乘客朋友都来看,我们四人来一段,文明出行很重要,安全。”在石末小学门口乘车点,助残志愿者文艺宣传队开始了他们的“表演”。“这些爷爷身残志不残,还在做志愿者,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观看表演的小学生纷纷夸奖到。这是高平市2019年度道德模范苏珍平带领民间助残志愿者在石末周边村庄开展宣传的一个缩影。
苏珍平是石末乡寨平村人,今年已69岁,20多年前,他因病住院,做了三处大手术,虽然留下了一条命,却丧失了劳动能力,家中下有13岁的孩子因交不起学费中途辍学,上有80多岁的老母亲年迈多病生活不能自理,只能靠妻子种地来贴补家用。1996年春节前,村委为苏珍平送去20元钱,他百感交集,暗下决心:“身残志不能残,人穷志不能穷,没有劳动能力,动脑子做个小本生意也能养家糊口,决不能躺着不干等政府救济。”自此之后,他拄着双拐努力锻炼,身体逐渐硬实起来后,想办法做起了小买卖,从走街串巷卖肉丸、糖葫芦、芝麻糖起家,慢慢地,开起了鲜花店和粮食加工厂,还办起了养猪场,搞起了餐厨具租赁。就这样,凭着不服输的劲头和经营头脑,苏珍平一家苦尽甘来,日子越过越好。
“只要有志气、动脑子,穷根也能拔出来。我不能只顾自己,还要帮助和我一样的残疾人。”在征得家庭成员的一致同意后,苏珍平成立了民间志愿助残处,从每笔收入中拿出20%用于救助需要帮助的残疾人和贫困户,周边20多个村庄500余户享受到了租金减免和优惠。“现在我们有助残志愿者16人,重点帮扶对象有35人,其中28名残疾人中15名重度残疾,7名弱势群体,逢年过节都去看望他们,让他们生活有希望。”苏珍平说。“助残处帮我买了模拟钓鱼的游戏设备,赶会摆摊也有了收入,能挣钱贴补家用,人也过得有了精气神。”五保户毕连生说。“我现在在助残处看门、做鲜花,挣手工费,助残处每年都帮我春耕下种、收秋打夏,冬季有人帮扫雪,生病时有人送医院,真没想到过上这日子啊。”一级残疾宋贵棚说。“在助残处的帮助下我做起了婚庆设施租赁,生活改善了,现在我也是助残处的一员啦。”贫困户苏远发说。在疫情期间,助残处的志愿者积极投身寨平村的疫情防控工作,有人搞宣传、有人喷消毒液、有人在卡口蹲点,宋贵棚在家庭极度困难的情况下,还主动捐献2000元,其余残疾人、贫困户也纷纷捐资捐物,用行动回报社会给他们的温暖与支持。
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为了让周边群众树起追求幸福生活的希望,苏珍平不仅现身说法,引导周边群众立志、长智,还产生了成立宣传队的想法。寨平村委为他们提供了场地,苏珍平积极组织助残志愿者排练节目,请村上的老党员、老教师传授吹拉弹奏技巧,自编自写,经常到周边村为乡亲们宣传党的政策、宣传勤劳致富观念。他的事迹鼓舞了更多村民坚定了勤劳致富、智慧致富的念头,得到了周边群众的一致称赞,先后获得“晋城好人”“高平好人”、高平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在荣誉面前,苏珍平激动地说:“我要对得起党和政府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财富,撸起袖子加油干,好事实事继续办,为乡村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邵虹 冯彬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