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桑林祷雨行宫遗址
战国魏的《竹书纪年》记载:“(商汤)二十四年,大旱。王祷于桑林,雨。”
析城山,又名析津山、圣王坪、东坪,位于山西晋城市阳城县西南30公里处,方圆1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888米,在250万年前形成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四周崖壁似城,中间凹陷如盆,有东、西、南、北门分析,故曰析城。析城山地质环境特殊,山上遍布大大小小的石灰岩溶漏斗,民间有“72个独龙窝、124个鬼推磨、360个小铁锅”之说。山腰多溶洞,最大的溶洞——老洞,可容纳万人以上。每遇降雨,除娘娘池外,其余的雨水多顺“漏斗”渗入地下。近10平方公里的亚高山草甸,祥花遍地,瑞草无边,天池清澈,古庙沧桑,宛若人间仙境。
8月的小雨过后,山顶云雾缭绕,记者一行人在析城山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石永乐老师的带领下,在山岭间绕行。一路走,一路听石老师娓娓道来隐藏其中的历史传说故事,感受颇深。
从析城山景区北门游客中心检票处,沿着石板路往南走,大约行了40多分钟,来到娘娘池东南侧的商汤祷雨行宫遗址。石老师说,相传汤王在推翻残暴的夏桀统治建立了商朝后,遇到了千年不遇的旱灾,百姓流离失所,饿
汤王舍身祈雨,是一段美丽动人的上古传说,现如今,风雨侵蚀的商汤桑林祷雨行宫,已经梁倒屋塌。50平方米左右的遗址处,仅存地上东、西、南、北四角各留有三块或圆或方的大石盘,每个石盘中心留有直径大约十厘米的圆孔。石老师告诉我们:“这四个角的十二块石盘就是支撑汤王祷雨亭的底座,石盘中间的圆孔应该就是插入雨亭大梁柱的。看这祷雨亭的气派,也只有皇家才能有。”除了石盘,所有的断壁残垣都被砖石掩埋,只有附近的娘娘池照样焕发着青春的魅力。
汤王行宫不远处的山坡下,就是析城山的汤帝庙,如今入眼的,仅剩残垣断壁。依稀能够看出,该庙为进深二进院落,正南为大门,向内侧为双层楼房。如今庙门已用石头围挡,出于安全考虑,不再允许游人进入。记者一行人绕着汤庙外围墙走了一圈,走到西侧围墙时,无意中发现围墙的大青石上似乎有字。记者走到跟前,用手蘸了点周围野草上的露水,在围墙上涂抹了一下,青石上的字迹立刻显露出来。再摸了摸其他的石砖,好像都有字,整面墙几乎都是用刻有文字的青石砌成。由于年代久远,字迹斑驳,也看不清楚刻的是什么字,看来这还需要有关专业人士去研究。
同行的工作人员介绍,“原汤帝庙在娘娘池西,已毁。现存的汤帝庙在娘娘池东,建筑大概为明清时期遗存。”据《阳城汤庙》一书记载,析城山汤庙大殿面阔五间,单檐悬山屋顶,琉璃施脊,脊中置有“汤帝行宫”铭文的琉璃构件。廊柱六根为石柱,殿内金柱四根为木柱。平柱石刻楹联:桑林祈祷千古共传六事雨,苞蘖尽除万载犹忆一征衣。两侧耳殿各三间,东西厢房上下两层各十间。舞楼面阔三间,深四椽。硬山屋顶,施素瓦。下层为大门过道,双侧耳房各三间,均为双层楼房。听着工作人员的介绍,脑海中能想象出汤帝庙昔日鼎盛期的辉煌。
准备离开时,隐隐听到从庙里传出诵经声。环顾四周,似乎只有我们一行人,把记者吓了一跳:“庙里还有人吗?”“是一种小音箱发出的声音。”石老师解释说,附近有村民祈愿,会把诵经录入这种小音箱,放置庙中。小音箱装有太阳能电池,只要有光,就会播出声音。“阳城县自古不祀尧舜,专祭商汤,根源就在于民间百姓世代传承的商汤文化。”石老师介绍,据史料载,宋元以来,阳城许多村镇皆有汤庙,总数达到380多座,目前尚存百余座。这些汤庙或立于名山峻岭之巅,或建于高岩大龛之下,或设于大邑重镇之地,或布于里社村庄之中,几乎凡有人居住之地,皆有汤庙或祀有汤王。
“在阳城,汤帝文化几千年来早已深入人心,几乎村村都建有汤帝庙。经过岁月的洗礼,许多庙宇尚存,但是金身已经被毁。”同行工作人员说,“汤王庙会是阳城传承历史悠久的地方性民俗节日,听老辈讲,以前每到农历五月十二,人们早早就来到析城山上的汤王庙,附近河南省的百姓,更是带着干粮,提前一天就到山上,等着赶庙会,场景非常热闹。如今,汤庙经过多年的风雨侵蚀、风化,已坍塌多年,往日庙会的盛景不复。鉴于析城山汤庙特殊的历史地位,近年来,阳城县加强了文物申报和修复保护工作,希望不久的将来,能还原汤庙全貌。”
天空下起濛濛小雨,山上的雾大了起来。远处亦真亦幻,近处芳草青碧。一阵风吹来,顿感清风拂面,瑞雾迷离,依稀如海市蜃楼、蓬莱仙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