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晋城市区南翠小区的“幸福汇”大院,不论是吃饭喝茶、日间照料,还是按摩保健、跳舞打牌,老年人都可享受到暖心的养老服务。“老人们来去自由,可以选择个性化的服务和活动,乐享晚年生活。”幸福汇老年养护服务中心总经理李爱玲说。
“老宝贝,去大同开会一个月才回来,您老最近身体可好?”“闺女,想死我了,你放心,我好着呢。”李爱玲握着赵大爷的手亲切地交谈着。一个多月前赵大爷身体状况很不好,选择了绝食。可自从来了幸福汇,他整个人重新焕发了活力。李爱玲每到一处,老人们都会热情地和她打招呼,或是亲切地和她唠几句家常。
2015年,李爱玲多方筹资,先后创办了晋城市首家以社区体验与上门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实体——城区西大街社区“幸福苑”养老项目以及融合型养老服务机构——幸福汇白水社区康养照护驿站。随后,李爱玲又与凤鸣社区、凤台社区、上辇社区达成共识,相继投资建立了3个康养驿站。截至目前,“幸福汇”服务半径已辐射市区20多个社区,累计服务老人超过80万人次,并助力晋城成功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全国试点城市。
作为全市养老行业的探路者,李爱玲“出道”并不算早,但却成了行业的“弄潮儿”。
25岁那年,李爱玲放弃光鲜靓丽的专业主持人的身份下海经商,开服装加工厂、进军餐饮业、涉足房地产……然而这一切和养老扯不上一丁点关系。
“43岁时,我发现了养老这片‘蓝海’,于是我毅然作出了选择。可以说,我是在对的时间选择了对的事情。” 李爱玲笑着对记者说,她是一个天生喜欢挑战,并闲不下来的人,总是在不断推翻和超越自己。
养老行业究竟该怎么做呢?怎么做才能做好呢?作为一个“门外汉”,李爱玲不断地走访国内一流的养老机构“取经”,参加养老培训和各种行业峰会。在不断地学习与思考中,新型养老模式的“四梁八柱”渐渐在头脑中搭建了起来,李爱玲决定要闯出自己的路子来。
随后,李爱玲用5年的时间逐渐形成了日间照料重特色、居家养老重系统、嵌入式养老重服务、医养结合重保障“四位一体”的“幸福汇养老模式”;建立健全日间照护团队、医疗康复师团队等5支队伍,组织志愿者、义工和邻里开展互助服务,对社区内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无偿或低价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顾、保健康复等日间托养服务。2017年,李爱玲还发起成立了我省首个养老服务协会。目前,协会已经囊括了晋城市50余家养老服务业法人机构,形成推动晋城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
2018年5月,晋城市被确定为全国为数不多的第三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这和各方力量的共同推动以及李爱玲的积极探索实践密不可分。今年,太原市晋源区向李爱玲抛出了橄榄枝,邀请幸福汇入驻新城社区,李爱玲的事业版图不断扩大。“9月9日,太原市民政局局长李亚江带队到我们新建的社区康养中心进行考察指导,预计新的康养中心10月底可以投入运营。”李爱玲说。
“让老人生活有质量、让老年生命有尊严、让养老服务更精准。”这是李爱玲的信念。在探索的道路上,李爱玲经历了少有人知的艰辛。
起初,由于找不到可以合作的社区,李爱玲急得团团转。直到遇见曾担任过西街办事处书记的郭瑞林和西大街社区党支部书记张连志,三人一拍即合,最终在位于人和巷的原配件厂、醋厂荒废的厂房上建起了“幸福苑”。而“幸福苑”成立之初无人问津,李爱玲挨家挨户上门做宣传;终于有了人气了,却面临着收费难,每年亏损近百万元……尽管如此艰难,李爱玲依然在坚守她心中的那份情怀和大爱。
短短6年,从无人问津到火爆井喷,从艰难创业到为晋城赢得全国试点,李爱玲这个养老事业的执著追梦人,为晋城乃至全省城市社区养老趟出了一条新路。近年来,李爱玲先后荣获山西省 “劳动模范”、山西省“敬老楷模”、晋城市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晋城市最美女性、晋城市敬老标兵等。
李爱玲最大的梦想,就是在未来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吸纳公益捐赠、政府购买服务等多元化投入,探索更全面、更科学、可复制的居家社区养老幸福汇模式,让越来越多的老人有尊严有品质地安享晚年。(记者王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