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年终将至,梳理济源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特点,“高质量”成为最抢镜的字眼,成为愚公故里发展的主旋律。
从即日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围绕拉高发展标杆、加速产城融合、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民生保障、注重绿色发展等方面,展示济源 高质量发展的特色和亮点,旨在进一步凝聚力量、营造氛围,推动济源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推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在愚公故里落地生根,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贡献济源力量。
“13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税收占比等指标全省第一!”
近日从统计部门传来的前三季度各项数据表明,济源经济运行在“开门红”“半年红”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向好态势。
这是继济源在2018年省辖市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中排名第一的消息公布以来,又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地处晋东南、豫西北的新兴城市,为什么能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宏观形势下,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让我们一起,在活力迸发的济源大地上寻找答案——
拉高标杆 在发展质量上勇争一流
济源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背后,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牢记习总书记考察调研河南时的殷殷嘱托,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对标先进,拉高标杆,勇争一流,走具有济源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让高质量发展在愚公故里落地生根。
让我们通过一组回放的镜头,来感受济源高质量发展的脚步——
今年2月下旬,河南省工业“三大改造”现场观摩走进济源,一个长期被贴着重工业标签的城市,如今在工业技术改造、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方面走在全省前列,技术升级、机器换人、绿色高效成为济源工业转型升级的新标识;
7月2日,在2019年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高峰论坛暨《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投资评估报告》发布会上,济源与上海浦东新区、北京通州区、深圳罗湖区等10个县(市、区),一起获评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示范县(市、区),亮出了这座中原内陆城市优化营商环境“国际范儿”;
7月15日,河南省深化农村改革工作推进会在济源召开,并全面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工作,济源乡村振兴、产权改革、垃圾分类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前来学习、取经的省内外考察团纷至沓来;
9月27日,“不一样的济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发布,河南省民宿和精品酒店协会、王屋山民宿学院成立,小有洞天民宿开业……全域济源全域景,品质民宿品质游,掀开济源旅游转型升级的崭新扉页;
10月27日,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济源段)揭牌仪式在愚公林场天坛山林区举行,这条步道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的第一批国家森林步道,是全国唯一一条直通首都北京的森林步道;
……
拉高标杆,勇争一流,让济源一次次吸引省内外关注的目光,一次次在“朋友圈”刷屏,一次次成为网红打卡地。而这些“吸睛”之作、“亮眼”之作,映射出的是新时代济源发展质量的高度,投射出的是愚公故里高质量发展的轨迹,传递出的是济源高质量发展的底气。
创新引擎 让高质量发展动力澎湃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作为以“五小工业”起家的传统重工业城市,济源从未停止工业转型升级的脚步。
“传统产业是财富,不是包袱。”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张战伟这句话,亦是济源历届党委、政府坚定的信念。
如今,济源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铅锌冶炼基地、中国最大的白银生产基地。济源有色、钢铁等产业上长出了中国企业500强豫光金铅,该企业和济源钢铁、万洋冶炼、金利金铅同时入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
在传统产业的“航母”上,济源强链延链补链,放大“链式”效应,不断向产业链高端延伸,衍生出中国白银城、钢产品深加工产业园等项目。
新兴产业也扬帆奋进,电子信息产业成就“济源智造”,新型材料行业诞生纳米材料产业园,食品饮料行业全国知名……济源工业的“重”字逐步被改写。
2018年的统计数字显示,济源“三大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47.5%,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12.3%、27.9%。今年1至10月份,济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5%,增速居全省第二位;技改投资同比增长79.4%,规模以上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63.9%。
工业经济作为济源的产业支柱,一度遥遥领先一、三产业。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济源对三次产业重新洗牌。按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做优一产”战略,服务业成为济源产业升级的重头戏。
旅游是服务业的龙头产业。走过了传统的景区游、观光游,济源开启了全域游、品质游时代。把景区建设得不像景区、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成为济源旅游优化提质的风向标。
今年9月份,国家文旅部《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行业标准宣贯培训班在济源举行,“土”得够味、“洋”得尖叫的小有洞天民俗群,具有三线时代风格的“那些年·小镇”,网红打卡地王屋老街、小十方院精品民宿……无不体现出济源全域旅游的风格和品位。
而代表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物流业,去年仅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的增加值就完成32.76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5.83%;电子商务业务交易额达36.2亿元,同比增长35%。
“七山二岭一分川”的济源,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一亩。但肩扛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使命,济源农业向品质要效益,拉链条促增收,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了产业基础。
2018年,济源麦播面积30.34万亩,仅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就达13.1万亩;得益于“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等先进理念,吸引了伊利、双汇等龙头企业落地生根,农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中沃、丰之源、三佳等本地龙头企业发展风生水起,马村酥梨、蓼坞薄皮核桃、寺郎腰大葱等“土字号”品牌远近闻名。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曾经被贴着“传统重工业城市”标签的济源,曾经被认为是旅游资源“大市”而非“强市”的济源,曾经“传统农业唱主角”的济源,如今的工业朝着产业链高端延伸,旅游业朝着高品质、高品位跃升,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工作纷纷跃上新高度。
高点站位 为高质量发展强劲续航
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之年,推动济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意义重大。
11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省委十届十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河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济源不断凝聚强大正能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更加出彩的引擎指明了航向。
中原大地,百舸争流,如何在发展中奋勇争先,为高质量发展持久续航,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12月5日,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张战伟就2020年重点项目谋划强调,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经济建设的重要抓手,是稳增长、保态势的主要途径,是调结构、增动能的主要方式。要求全区上下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抢抓机遇,以项目谋划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大后劲。
“要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抢占高质量发展的制高点。”工业和科技创新委员会主任赵金刚表示,要重点聚焦中国白银城、钢产品深加工产业园、纳米新材料产业园等,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延伸,加快智能化、绿色化和企业技术三大改造,强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强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标准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生态宜居家园建设。”梨林镇党委书记王剑波表示,要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城乡一体、农旅融合等方面积极探索,努力让农村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
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玉川大地,济水河畔,愚公儿女正在为济源高质量发展强劲续航,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济源出重彩的绚丽篇章!(记者 苗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