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人才“沃土” 涵养发展“活水”
——济源产教融合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纪行
《济源日报》2023年5月5日1版
只争朝夕奋勇进,不负韶华逐梦行。
玉川大地绿意盎然,处处洋溢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涌动着项目建设的热潮,孕育着跨越发展的新希望,呈现出奋发赶超、蓬勃向上的良好态势。
日前,济源新闻传媒中心融媒体采访团走进济源产教融合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现场,沉浸式体验项目建设的“速度与激情”,感受产教融合发展的强劲脉动,聆听济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铿锵足音。
在项目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工程车辆往来穿梭,工人们争分夺秒、抢抓工期,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首批8栋楼顺利封顶,标志着项目工程建设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项目施工单位负责人于航说,他们将科学调度、统筹部署,交叉施工,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确保项目早日竣工、交付使用。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济源积极探索全域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径,以产业为核心、以人才为支撑、以城市为基础,打造先进制造业发展高地,推动济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济源平均每年需要两万名高技能人才,对高素质创新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非常大,建设产教融合园区是济源破解人才密码的内在要求,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说。
项目建设现场 赵鹏飞 摄
2022年,济源前瞻布局,总投资38.77亿元,高标准、高水平实施济源产教融合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和优势学科。
在A6宿舍楼楼顶,记者看到50余名工人正在紧张施工,为最后的封顶冲刺。夏杰斌作为该项目的技术顾问,主要负责钢筋横梁的铺设。他蹲下身子,用钢尺精确测量间距,定点定线。“钢筋横梁间距130毫米,双层设计,必须按照设计要求,保证分毫不差。”夏杰斌斩钉截铁地说。
记者透过无人机镜头环顾济源产教融合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看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个集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产教融合园区呼之欲出,彰显了项目建设的“济源速度”。
“该项目建成投用后,可容纳在校生近5万人,每年可为社会培养15000名优秀人才,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加快推进城市扩容提质和优质劳动力转移集聚,不断提升竞争力、吸引力,助推济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说。
如何加快产教融合,推动产业链、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耦合,实现产教融合与产城融合有机统一、产教融合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济源积极探索破题方式,有效整合产业优势和职教优势,推动职业教育深度嵌入产业体系,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让产教融合园区不仅成为产业转型的“链合器”、技术研发的“催化器”、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更成为济源发展的“城市配套”“城市名片”。
即将封顶 赵鹏飞 摄
为了推动项目早建设、早竣工、早见效,该项目工地2000余人交叉作业,各项工作同步推进,掀起了大干快上的热潮。“项目顺利推进,要素保障是关键。”项目专员、济源投资集团副总经理苗江利把家安在了项目指挥部,充分发挥“吹哨人”作用,主动作为,精准服务,积极协调解决问题,以全方位、全天候、全周期的优质服务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苗江利介绍,他们每天召开早餐会,及时掌握项目推进总体情况,建立问题台账,协调国土、住建等职能部门积极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力以赴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实干笃行勇争先,扬帆奋进正当时。济源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项目建设,不断打造产教融合新优势,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记者手记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
在济源,一个个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快速推进,处处呈现着跨越发展的干劲,跑出了产业发展的“加速度”,勾勒出济源经济发展的新蓝图。
作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济源把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坚持产业与城市建设协同发力、共荣共生。这无疑对人才、科技、产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高标准,而加快推进产教融合,实现产教融合与产城融合融会贯通,是济源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济源产教融合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火如荼地推进,让记者充分感受到耕耘的力量和奋斗的热情。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愚公儿女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济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
中 原 新 闻 网 济源热线:15903638356 商务合作:13373918983 投稿邮箱:4004597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