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济源示范区召开庆新年产业工人落户济源激励政策新闻发布会,就示范区人才招引、就业服务及外来产业工人关心关注的其他问题进行新闻发布。
据介绍,2023年以来,示范区重点围绕有效解决外来产业工人、青年群体的“操心事”,多次深入调研论证,统筹组合优化政策,研究出台了《济源示范区服务重点企业用工推动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若干激励政策措施》,一体化推进落户零门槛、就业有岗位、人才发奖补、住房分类保、子女有学上、病弱享扶助等政策落地见效;始终心系外来产业工人、青年群体的“揪心事”,努力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让外来人员留得下、生活好。企业发展“起高峰”带来的用工“大流量”,正源源不断转化为产业转型的“核动力”和城市发展的“新留量”。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示范区高度重视服务重点企业用工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工作,深入企业一线开展问卷调查走访,全面收集分析外来产业工人和青年群体在落户、住房、就业和家属安置随迁、子女入学、社会医疗保障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和关键共性诉求,统筹市场调节和政府促进,全面梳理评估既有政策,有序推动综合施策破解和政策集成创新。示范区出台《济源示范区服务重点企业用工推动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若干激励政策措施》,实现落户就业措施的入企宣传广覆盖、群众申请一网办,促进来济落户就业加快增长,关键就业指标超额完成,青年人才就业稳中向好。
在服务保障外来产业工人和青年群体落户就业上,示范区聚焦群众所盼、发展所需,深入实施“332”千百亿产业集群培育工程、扎实开展“十百千”企业培育提升行动,围绕用工引才需求,持续扩大高质量就业岗位供给;坚持守正创新、久久为功,推进民生服务“暖心直达”“易享快办”,办好来济落户就业人员的“关键事”“操心事”,为奋力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汇聚更多人力资源、厚植强劲发展动能。
人才是推动示范区有序健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示范区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从制度层面健全人才住房保障体系。示范区全力建设人才公寓,适时实行人才租房补贴发放政策,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建立绿色通道,压缩审批时限,实行跟踪服务,为落户济源的新市民、新青年提供更周到、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务。
为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支持保障重点企业用工引才,方便外来产业工人在济安家落户,示范区推行“零门槛”落户政策,出台《济源示范区人才落户城镇操作指南》,在16个派出所设立集体户口,将有意愿且符合落户条件的人员统一在集体户口落户;开通户口迁移“跨省通办”和户籍类证明“跨省通办”事项,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体系,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针对产业工人和新青年落户济源后在家乡原有宅基地使用和承包地权属方面存在的顾虑,示范区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引导其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将承包地转让或者退还集体,也可以保留承包权、流转经营权或者通过代耕托管等方式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确保其来济就业落户后,不影响原户籍地的承包地和宅基地待遇,不给落户人员造成损失。
为有效保障产业工人和新青年落户济源子女享受同等优质教育资源,示范区进一步健全完善招生入学政策,优化落实“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确保“应入尽入”;要求中小学、幼儿园落实主体责任,建立随迁子女成长档案,密切家校联系,实行跟踪管理和“一对一”帮扶,确保随迁子女尽快融入集体、跟上进度。在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考试升学等方面,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享受同等待遇。随迁子女在济接受义务教育不收取任何额外费用,与本地学生同等享受补贴资助政策。
在实行“新济源人”救助方面,随迁家庭成员在济确有生活困难的,可以以家庭为单位向户籍所在镇(街道)申请低保;低保边缘家庭中符合重病重残“单人保”条件的人员,可单独提出申请。同时,示范区设立民政部门临时救助、困难群众救急难专项基金、大病救助、慈善救助等4种临时救助渠道,全力当好困难群众美好生活的守护者,让随迁人员生活有保障、随迁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