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书信是他革命、生活的反映,体现着他的党性修养、思想方法、做人原则。近日,读到他的三封信,都是和教育身边人有关的,虽已过去半个世纪,但蕴含的真挚情感感人至深、饱含的哲学思想亦让人深思。
其一是1949年10月9日写给时任湖南军政委员会委员王首道的。
首道同志:
杨开智(注,杨开慧之兄)等不要来京,在湘按其能力分配适当工作,任何无理要求不应允许。其老母如有困难,可给予若干帮助。
其二是同一天写给杨开智的:
杨开智先生:
希望你在湘听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来京。湖南省委派你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不要使政府为难。
其三是1954年4月写给石城乡党支部、乡政府的:
请你们不要因为文家是我的亲戚,觉得不好放手管理。我的态度是:第一,因为他们是劳动人民,又是我的亲戚,我是爱他们的。第二、因为我爱他们,我就希望他们进步,勤耕守法,参加互助合作组织,完全和众人一样,不能有任务特殊。如有落后行为,应受批评,不应因为他们是我的亲戚就不批评他们的缺点错误。
爱有无数种方式,有大爱,有小爱;有的看似爱,实则是害;有的看似无情,实则是真爱。
如何对待亲人、身边人,考验着共产党人、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党性,也影响着亲人、身边人以后的人生走向,如果搞封妻荫子那一套,一是:妻和子会有恃无恐,有可能走向末路;二是:人民对你说一套做一套的伎俩会由不耻转为愤恨,从而割裂社会。只有以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利益,追求大多数的幸福,这才是本人和亲人的最大幸福,因为国家好、社会好、人民好,个人和家庭才会好。
《触龙说赵太后》说,父母之爱子,当为之计深远。深远之爱,这是大爱、真爱,这个封建官吏的思想值得深思。《红楼梦》中,宁荣二公教子无方,贾氏子弟多顽绔,最终家亡人散各奔腾,这是溺爱、是害子女。如今,有多少人并不醒悟,仍做着当代的宁荣二公。
高山仰止。愿更多人从三封信中读出人生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