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海恒
“‘江北水城’劲东风,城乡处处尽胜景,物质精神皆文明,天下不敢小聊城……”悠扬清越的曲调,唱不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给聊城带来的巨大转变。
漫步城区街头,公益宣传广告融入城市景观小品、街头雕塑,润物无声;徜徉公园广场,文明出行已成为人人共识;背街小巷告别“脏乱差”,斑马线前总见“车让人”,职能部门“马上就办”提速增效……2019年以来,我市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内外兼修、久久为功,将文明“底色”铺展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聊城处处唱响文明歌!
(一)
“当时着急看孩子,手机支付忘了输密码,今天补上这40元打车费,您一定得收!”2019年7月30日,没能成功支付打车费的市民范女士几经辗转,终于找到了司机张师傅。“您这么讲诚信,这钱不用收!”几番推让后,张师傅才接受了这笔“迟到”的打车费。
没有文明的市民,就没有文明的城市。聊城的文明之风,如今已拂遍街头巷陌。
“我们是市12345市长热线工作人员,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提出来!”2019年9月29日下午,市市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工作人员走进东昌府区柳泉花园小区,在征求群众意见的同时宣传创城知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市直74个文明单位结对帮扶社区,从氛围营造、环境卫生治理、社区功能建设、志愿服务等方面强化社区文明创建力量。各文明单位在办公场所、帮包社区辖区制作发布的创城相关主题公益广告,让“文明因子”深深植入了城市肌体。
市“我身边的创城故事”宣讲决赛上,26名选手或激情澎湃、或娓娓道来,创城故事激荡心灵;“小手拉大手”“消夏演出”等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凝聚起了创城共识;创城倡议书、市民群众文明行为明白纸、文明养犬知识等创城宣传“硬货”,“走”进水城千家万户;省驻聊、市属新闻媒体及新媒体开设了“携手共创文明城”等专栏,刊发推送了《聊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等稿件200余篇……
从机关到基层,从城市到乡镇,文明创建热潮此起彼伏,好人好事好点子层出不穷。“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受惠最大的还是我们老百姓!”街头采访中,市民发自肺腑的感慨,就是城市文明最有力的诠释!
(二)
往日秩序混乱、管理不到位的望湖小区,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重新找回了小区名字里的美丽与诗意。建筑垃圾、废品随意堆放在楼房周围,随处可见的僵尸车占据主干道,生活垃圾清运不及时……这些问题在市创城巡访组暗访督导后,得到了迅速整改。“小区从没像现在这么干净过!”2019年11月6日,望湖小区一位张姓居民告诉记者。
像望湖小区这样的变化,绝非个例。在我市,各专门工作组、市直创建责任单位、各区迅速行动、层层发动,紧锣密鼓地开展各项创建任务,创城工作呈现出“条条抓线、块块抓面,条块结合、良性互动”的生动局面。
创城培训组组织开展了“我身边的创城故事”宣讲比赛,市区联动组织创城宣讲;志愿服务组积极动员做好志愿者注册和活动登记,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2019年全市注册志愿者131600人,其中创城志愿者63836人,志愿服务总时长160余万小时;窗口行业组开展系列督导检查,要求明确台账清单,实行销号管理;市容环境组、市城市管理局、开发区、高新区等扎实开展治理城区“十乱”专项行动,市城管局执法支队清理流动摊点438处次、店外经营141处次,扣留擅自违规圈占隔离墩358个,清理乱贴乱画10241处……在创城这场攻坚战中,每一个责任人都动起来、忙起来,汇聚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磅礴力量。
不经意间,人们总能在水城街头与文明不期而遇:热情周到的服务窗口、细致到位的便民设施、覆盖大街小巷的“红马甲”志愿服务……在文明之花的装扮下,美丽的水城越发动人。
(三)
问题导向,是我市创城工作一直坚持的理念。2019年,我市累计出动巡访人员1200余人次,以农贸市场及其周边的背街小巷、老旧小区为重点,一个点一个点地发现问题,发现、处理各类问题1500余件,并及时督办,下足“绣花”功夫。
——《这些薄弱环节,给文明“打折”》《莫让卫生死角拖文明“后腿”》《问诊文明之“疾”涵养城市之美》……在聊城日报、聊城晚报、聊城新闻网等媒体开设的“曝光台”,图文并茂、直击要害,将创城过程中出现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
——“电视问政”栏目对市城市管理局、市交巡警支队等单位进行专题电视问政,并通过“民生面对面”“媒体直通车”“水城啄木鸟”等栏目、版块搭建起群众反映创城问题的平台;
——对巡访发现的、来电反映的、媒体曝光的各类问题,通过电话即时交办、工作群发送提醒、书面督办等方式及时应对,疑难问题赴现场协调解决;
——74家文明单位同城区74个社区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并将帮包情况纳入文明单位考核……
外部监督机制的常态化,有力促进了各有关职能部门积极履职,强化责任落实;文明单位帮包机制的常态化,让各级文明单位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志愿服务机制的常态化,更是形成了“志愿服务天天有,文明创建随处见”的良好局面。
如今,让人欣喜和信服的是,文明之风在水城不是“一阵风”,而是“四季春”;绝非“雨过地皮湿”“风过草抬头”,而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美丽水城在“创城”路上,将走得更实、更好、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