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聊城市公布新的“放心消费在聊城”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以“放心消费,诚信聊城”为主题,在12个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工作。目标是到2020年底,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意识普遍增强,消费品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消费纠纷解决效能显著提升,“放心消费在聊城”品牌效应初步彰显,消费对全市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努力把聊城建设成为全省放心消费城市。记者对12个重点行业和领域放心消费创建工作进行了梳理。
创建300家放心商场、市场、商店、饭店、网店、电商平台等类型市场主体。引导经营者落实商品质量承诺,建立不合格商品退市、问题商品退换货、经营者首问和赔偿先付、消费纠纷和解等制度。引导商企深化诚信自律建设,开展“放心消费”承诺公示活动,创建示范单位公示率达到100%。鼓励有条件的线下经营者实行7日无理由退货制度。
食品行业——“食安山东”示范单位达177家
大力推进餐饮质量安全提升工程,“食安山东”餐饮服务品牌示范单位达到177家。推进餐饮安全示范街创建活动。重点解决农兽药违禁超限、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无证无照、假冒伪劣等突出问题。将网络食品经营活动纳入监管范畴,建立完善追踪溯源体系。
物业和装修服务行业——示范物业企业达到100家
定期对物业服务质量进行考核,放心消费示范物业服务企业达到100家。加强对装饰装修经营者和建材家居商品质量的监管,开展放心消费示范装修企业创建工作。采取媒体曝光、限制市场行为等措施,严厉打击以次充好、价格欺诈、虚假宣传、偷工减料等违法违规行为。
交通行业——放心机动车维修机构达30家
加强对客运、出租车、网约车、驾驶员培训、机动车维修等经营者的监督管理,规范经营行为。放心消费驾培机构和机动车维修机构分别达到3家和30家。重点解决途中擅自变更运输车辆或将旅客移交他人运输、使用假冒伪劣配件维修机动车、加价销售或收取额外费用、强制购买保险或强制提供代办车辆注册登记等突出问题。
旅游行业——示范单位达9家以上
以A级景区、星级酒店、旅行社、旅游定点购物商店、乡村旅游点等场所和经营单位为主体,诚信旅游放心消费示范单位达到9家以上。重点解决签订不公平合同格式条款、违反合同约定、价格欺诈、不按规定明码标价、强迫消费、不合理价格低价游、歧视老年旅游者、擅自变更行程等突出问题。
医疗行业——示范药店达到50家
加强对医疗服务机构、药品经营者的监管,放心消费示范药店达到50家。重点解决医疗机构侵害患者知情权、隐私权、治疗选择权及乱收费、雇佣医托招揽患者、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医疗美容机构虚假宣传、未取得相应资质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等突出问题。
教育培训行业——示范单位达到10家
教育培训机构放心消费示范单位达到10家。重点解决发布虚假招生简章或者广告、违规预收高额学费、变相非法集资、不按约定履行教育培训合同、非法颁发或者伪造证书等突出问题。
电信行业——解决乱收费多收费等问题
积极营造电信用户“放心消费”环境,开展全国和省级“用户满意电信服务明星、明星班组”评选活动。重点解决向用户收取选号费或占用费、乱收费多收费和不告知收费及签订不公平合同格式条款等突出问题。
快递行业——建立市级申诉处理中心
建立市级申诉处理中心,加强企业人员培训,提升消费投诉处置效能。重点解决违法提供用户信息、违反快递服务标准、快件延误或损毁、未公示服务承诺事项、未及时处理用户投诉、违法扣留用户快件等突出问题。
文化行业——示范单位达100家以上
健全文化市场信用管理制度,文化放心消费示范单位达100家以上。重点解决无故停演退演、发生重要变更不及时告知观众、假唱欺骗观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以及网络游戏经营单位未公布纠纷处理方式、恶意占用网络游戏用户预付资金等问题。
公共服务行业——定期开展消费维权调查
加强供气、供水、供热、供电等公共服务业诚信经营教育,引导经营单位参加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创建。强化监管,查处违规经营行为,定期开展公共服务业消费维权调查,并强化结果发布,倒逼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提升服务质量。
金融行业——健全纠纷第三方解决机制
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及时查处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健全金融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和金融消费纠纷第三方解决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将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纳入公司治理范围,建立金融消费者适当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