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正在聚精会神地上课。阅览室内,学生正在如饥似渴地阅读。
有一位校长,他虽曾为没考上大学而抱憾,却立志在家门口尽自己所能办好学校,让父老乡亲们的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有一群老师,他们虽工作在一所民办学校,却始终充满着对教育的热情,为把父老乡亲们的孩子教育成才而辛勤地付出着;
有一所学校,它虽生在乡村、长在乡村,却一刻不曾停下前进的步伐,源源不断地把农村的孩子送出乡村,送进更高学府继续深造。
这所学校就是莘县民办学校“金牌校长”“最具影响力校长”王子军创办的莘县利民学校。2014年、2015年,学校连续两年被莘县教育局评为“先进单位”,2016年、2017年被评为全市民办教育“金牌学校”“最具影响力的学校”……如今,莘县利民学校是莘县四星级学校、省级二类幼儿园的综合体。建校22年来,莘县利民学校走出了一条引人注目的民办学校发展之路,近四年中有两年教学成绩在莘县180多所小学中位居前十名,并始终位居各乡镇小学之首。
村庄里升起的“明星”
千年古镇朝城,341国道穿其而过。在镇西靠近国道的位置,有一个村庄名叫白庙村,莘县利民学校就坐落于此。
历经22个春秋,莘县利民学校从不成规模到小规模发展再到今天的大规模前进,从制度设施不具备、不完善到制度健全设施基本完备,从成绩质量成镇西明珠到响彻莘县大地再到今天成为市级名牌学校。如今,莘县利民学校已成为拥有48个教学班、在校生2000余人、教职工90余人的中等规模的封闭式民办公助学校,下设幼儿园和小学两个级部。这一切足以证明莘县利民学校领导及全体教职工的水平。
在校长王子军看来,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认可程度是衡量办学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干啥的说啥,卖啥的呦喝啥,你的东西卖不岀去、生意不好,很说明问题。”王子军说,“学校是搞教育的,无论是什么职称的正式编制教师还是多高地位背景的校长,只要学校管理不行、成绩不好、学生生源大量外流或招不到生,都不能代表能力。只有生源不断,才能说明能力、价值与称职,才能说明办了人民满意的教育。”
22年来,王子军对教育始终不离不弃,这一切源自其内心深藏已久的一个遗憾。当年,王子军因种种因素,高考落榜,没能进入大学深造,这件事让他至今仍觉得遗憾不已。“我年轻时酷爱读书,但是没上过大学始终是一个遗憾。”王子军说,“可不能再让自己的孩子、父老乡亲们的孩子因接受不到优质教育而遗憾了。”
遗憾渐渐地转化为责任与担当。为把学校办好、办出特色,王子军四处取经,兼收并蓄,从实际出发总结出了一套办学治校的“方针”:以“建立巩固、统一、稳定、强健、有序的学校集体,迈入规范化、标准化、正规化、组织性、纪律性、质量性、安全性的道路”为方向,以“六十六条学校制度”为依据,以“建成且坚守社会和家长渴盼与青睐的学校,成为家乡子弟永攀高峰的桥梁及登梯”为目标,坚守“质量是身躯,纪律是保证,安全是基础,发展是道理”,以“立德树人、砥砺品行、陶冶情操、全面发展”为宗旨,把“校风、教风、学风”始终作为师生思想教育内容。
师生们成长的“舞台”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是莘县利民学校22年来一贯坚持的办学理念。学校开全课程,开足课时,配置专职教师任教,全科并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自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莘县利民学校设置美术、音乐、体育、阅读等特色课程,并安排专职教师授课,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音乐室里,同学们专注而幸福的神情令人感动;操场上,毽子像翩翩起舞的彩蝶;跳绳“翻飞”,两名男生“争相向上”……漫步在莘县利民学校校园内,时时刻刻都能感受校园的美好和生活的精彩。学校举办秋季运动会、庆元旦队列体操汇演等活动,通过活动来对学生体育锻炼情况进行“检阅”。
近年来,莘县利民学校不断加快建设步伐,在改善办学环境方面也走在了乡镇小学前头。学校下大力度投资40多万元铺建了塑胶操场,利用三年时间将学校旧貌换新颜,并形成了办学新思维:办“合格、良心、青睐”的三有教育,育“知书、达理、健康”的三有人才。
尽管是民办学校,但莘县利民学校注重为教职工创造干事创业的平台。学校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实行教师工资绩效制度、贫困生补助制度和奖学金制度,一系列改革创新之举为老师们释放教育热情拓展出一个良好平台。王子军认为,“实干+执着=成绩”,他鼓励教师以校为家,奋力拼搏。
学校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实行人性化管理,教师工资每年都增长,为老师解除后顾之忧。“在我印象里,老师们有困难和王校长说,他还没有说过一个‘不’字,想方设法帮忙解决!”学校教师史春英说,在和谐有爱的氛围下,老师把学校当成家一样热爱,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赢得家长们的一致认可。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历经22年风霜雨雪,莘县利民学校一路走来,步履铿锵。从5间民房126名孩子开始,到如今的在校生2000余人、教职工90余人的中等规模的封闭式民办公助学校,学校正走在一条飞速发展的康庄大道上,相信明天的利民学校将更加辉煌。课间,学生在操场上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