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的成色如何,脱贫攻坚实效是重要的检验标准。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们要尽锐出战、善作善成,以脱贫攻坚的实干实效,提升全面小康成色,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字里行间,透着浓浓的为民情怀、时代强音。省“两会”上,脱贫问题成为聊城代表团代表关注的焦点,大家纷纷建言献策、直抒己见。
阳谷县是全省20个扶贫工作重点县之一,目前还有脱贫继续享受政策贫困人口8831户、19104人。省人大代表、阳谷县委书记陈波介绍,为深入推进脱贫攻坚,阳谷县积极探索创新,建立村级扶贫专职干部队伍、实行长期服药人群补贴制度、整合涉农资金引导社会资本等做法得到省扶贫办的高度认可,在本月初召开的全省脱贫攻坚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他说,下一步,全县将把脱贫攻坚重点放在发展项目、激发内生动力、构建长效机制上,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
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解决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是重中之重。“目前,全县45个重点贫困村全部退出,国家系统内已脱贫享受政策贫困人口5619户、10089人,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省人大代表、东阿县县长马广朋说,东阿县将聚焦彻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深入开展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危房改造、饮水安全等行动,健全完善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为主体,以社会帮扶、社工助力为辅助的综合保障体系,确保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同时,为提高贫困群众可持续增收能力,高唐县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工作,2019年投入专项资金2752万元,新建产业扶贫项目12个。省人大代表、高唐县县长刘奎忠说,今年,高唐县将探索建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完善防止返贫和新致贫的长效机制,规范扶贫项目管理运营,确保脱贫攻坚全面达标,全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
“聚焦老弱病残等特殊困难群体”“加强对孤儿、残疾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关怀帮扶”……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对加强困难群体帮扶着墨颇多,这让省人大代表、市残联副理事长杭千芳十分激动。“贫困残疾人是贫困群体中的特困人群,重残家庭是脱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她建议,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建立一批专业性强、运行规范、具有示范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的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根据“就近就地,方便群众”原则,依托县和乡级敬老院、卫生院,或者村(居)卫生室、闲置房等现有场地进行改建、扩建,对贫困重度残疾人进行集中托养照料服务,护工优先从入托重度残疾人家属中选聘,让重残家庭既增收又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