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聊城 > 正文

“我是党员,我先上!”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02-23 19:50:43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疫情防控期间,聊城涌现出很多不计报酬、逆向而行的英雄,他们有的是共产党员,有的是退役军人,其中有很多人同时具备两种身份。危难时刻,他们用“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退役军人我必须顶上去”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让鲜艳的党旗、军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

  2月14日,寒流来袭,由9名队员组成的第一批聊城特战救援队退役军人突击队启程奔赴湖北。他们顶风冒雪,连夜疾驰800公里抵达荆州,与当地红十字会对接后,迅速投入一线防控工作。他们分为两组,一组5人留守荆州市,完成纪南镇卫生院集中隔离点、江陵县党校医疗后勤服务基地、普济镇隔离区等40多处地点的消杀工作;另一组4人奔赴武汉,连续三天对湖北省委党校方舱医院720个房间共4万平方米进行无死角消杀。此外,他们还完成了武汉市锅炉压力容器研究所、汉南通用机场消杀任务。截至2月18日,突击队累计负重喷洒消杀剂10余吨,完成约40万平方米消杀任务。队员们每天平均工作10小时以上,累了就席地而眠,饿了就吃泡面补充能量。2月17日下午,抵达湖北第三天,突击队才吃上了第一顿盒饭。

  2月19日,接到湖北一线传来防疫消杀力量严重不足的消息,第二批特战救援队9名队员又迅速集结出发,直奔湖北江陵。

  疫情形势变化很快,每一分钟都不能懈怠。聊城的另一支尖兵——蓝天救援队在中共党员、退役军人、队长许雷的指挥下,在医院、隔离点、街头、小区连日奋战,展开消杀作业,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争分夺秒,而其中,救援队党支部的十几位党员充分发挥刀锋作用,带领队员创造出了一串串震撼的数字。截至2月19日,聊城蓝天救援青年防疫突击队完成单位、社区、村庄等699处公共场所消杀任务,消杀面积达1088万平方米,出动队员420人次、车辆143车次消耗295吨药水、479公斤消毒剂、370公斤医用酒精、汽油5500升,任务时长累计达到220小时,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达到4690小时。这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队友们的辛苦付出和默默奉献。

  退役军人是社会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力量。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聊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集体研判形势,积极部署防控,及时发出“八项倡议”号召,发动广大退役军人踊跃参与,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特战救援队、蓝天救援队——两支重要的社会力量立即响应,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特战救援队由聊城退役军人发起成立,是以全国退役军人为骨干力量的民间公益救援组织,仅在聊城地区就有600余名队员,他们先后参加过雅安地震、鲁甸地震、九寨沟地震、寿光水灾等大型自然灾害救援。总队长、聊城市最美退役军人、入党积极分子秦一杰为海军蛟龙突击队退役特种兵,两次赴索马里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也是电影《红海行动》的原型之一。在出征湖北仪式上,特战救援队发出了“疫情不退,我们不回”的铮铮誓言。聊城蓝天救援队则是由党员带头、以退役军人为先锋组建成立的聊城市第一支青年防疫突击队,成为我市防疫应急部门的重要补充力量。

  社会最需要的地方、防疫最困难的时刻、攻坚最险重的担子,党员和军人先到、先上,这是动员令,更是宣言书。直面疫情,东昌府区交警大队成立“军人尖刀班”、97岁老复员军人杨孟安祖孙三代捐款捐物、退役士兵护士高志参加援鄂医疗队、阳谷籍火箭军“刘士兵”休假不休战……曾经,千千万万的烈士用他们的热血染红了旗帜,现在,仍有千千万万的勇士冲出来,让鲜艳的党旗、军旗在最困难、最危险的地方猎猎招展。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