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信息科工作人员研究完善“不见面”审批平台,为“网上办”提供技术支撑。□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荔通讯员张光霖殷会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聊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大力推行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和“不见面”审批,减少人员聚集流动,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大力推行“事项网办”,提升网办水平,确保疫情防护特殊时期网上政务服务不掉线。
超前谋划,完善网上审批模式
疫情爆发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持续关注疫情发展,对疫情防控期间网上办理需求进行预判,制定工作措施,完善网上审批模式。
搭建“一链办理”平台。以群众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标准,推出一批涵盖商贸、食品、教育等特色的主体事项,公布最简清单和一表申请表单,实现了平台与审批专网互联互通;推出便民服务新举措。在网上政务大厅公众号推出“小微帮您办”服务模式,办事群众可通过扫描服务二维码与帮办代办人员建立联系,畅通服务渠道,提供“全天候、无死角”帮办服务;规范政务服务事项。将纳入政务服务平台运行的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对外公开内容进行全面排查,尤其是办事指南中申请条件、办理材料、办理地点、联系电话等重点要素,影响办事群众申报不规范、不准确的信息,修改完善相关要素,确保政务服务事项公开要素的规范、准确、全面。
担当作为,做好智能技术支撑
强化平台运维监管。疫情防控期间,安排工作人员每日值守、技术支持现场值班,监测各业务系统运行状况,提升系统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督促相关部门及时回复网上咨询、网上申请,确保疫情防护特殊时期网上政务服务不断、效能不减。
持续完善“智能秒批”服务。及时完善高频事项“市区临时通行证(在限制、禁止的区域或者路段通行、停靠机动车的许可)”办理程序,通过申请人网上提出申请,输入车辆基本信息后,系统依托内建的“车辆白名单”自动识别比对,自动生成相应“二维码”电子证照,申请人下载后即可使用,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
持续梳理政务信息共享需求。在前期实现投资项目代码、自然人身份证、企业信用信息记录、企业电子营业执照信息数据调取查询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审批局业务科室政务信息共享需求,加强共享政务服务数据资源在社保、公积金、专业资格认证等方面的应用,切实增强群众网上办事的便捷度。
提高效率,全力推行事项“网上办”
疫情防控期间,我市推出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和“不见面”审批,办事群众既可以登录山东政务服务网(聊城)直接在网上申报,也可以关注市行政审批局微信公众号或政务大厅微信公众号,市行政审批局发布了“车辆通行证”等网上申报视频教程,手把手教办事群众“网上办”。
通过政务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市行政审批局发布《关于在防控新型肺炎疫情期间,实行“不见面”申办的倡议》《关于暂停全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线下服务,全面推行“网上办、掌上办”的通告》,制作高频事项网上办事操作指南,积极推广网上办理方式,宣传引导办事群众网上申请办理业务。完善优化网上申请服务渠道,及时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调试优化“山东省政务服务网聊城站、聊城市网上政务大厅微信公众号、‘爱山东’、互联网+不动产登记、聊城工程建设项目平台、市住房公积金、市医保单位网上服务、市社保个人网上服务”等网上申请渠道,办事群众可以选择多种渠道进行网上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的查询、咨询及申请。
“不见面”审批,让群众和企业的办事效率显著提高。疫情防控期间,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全力保障政务服务平台运行的稳定、便捷、畅通,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网上政务服务。截至目前,政务服务平台受理网上申报业务1000余件,回复群众咨询200余条,群众满意回复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