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聊城 > 正文

在创新中谱写开发区教育新篇章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05-27 16:33:12

 

  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创新,才能使教育越办越好、越办越强。

  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坚持教育优先战略,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高起点站位,高标准布局,以创新、开放的超前视野瞄准教育前沿,以务实、高效的时代作风助推教育转型,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深化了教育课程改革,推动教育事业公平发展、均衡发展、提质发展、跨越发展,让孩子们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共筑美好未来。

  “新时代新形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开发区教育局局长赵彤彤告诉记者,“开发区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不断使教育同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特别是疫情期间,我们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层层压实防控责任,做到疫情防控和线上教育两手抓,打赢学校复学疫情防控攻坚战,确保每名学生和教职员工健康安全,学校开学复课平稳有序。”□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薛蓓蓓刘德策通讯员杜平原李瑞成

  办学条件改善优化校园建设全面升级

  红色的塑胶运动场,蓝绿相间的足球场,白色的跑道线,绿色的花圃景观……色彩斑斓,点缀有序,美得让人陶醉。这是开发区北城中学校园航拍的美丽画面。

  教育是民生之本,新时代赋予教育前所未有的重任。唯有锐意改革、激励创新,才能让教育改革发展持续深入。开发区把推进教育事业发展作为改善民生、建设幸福开发区的重要内容,坚持高位统筹,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区人民。

  让城乡孩子享受一样的优质教育。开发区一手抓消除城区学校大班额,一手抓提升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2019年预算内教育经费达2.9亿。积极申请土地指标,重点推动3所学校的规划建设。为防止大班额反弹,实施了《2018—2020年大班额专项规划实施方案》,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已全面得到解决。2020年规划建设的蒋官屯中、小学建设项目,正在进行主体施工。在项目主体建设的同时,水电网、道路硬化、校园绿化等室外配套已设计完毕,正进行优化完善,力争主体建设完成、室外配套即进场施工,确保新校区尽快投入使用。

  顺利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在顺利完成第一、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稳步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计划新建改建幼儿园4所。目前改建项目正在施工建设,新建项目已做好开工前准备。目前,全区适龄幼儿入园率达100%,普惠率92.48%,建立起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开发区推进城乡学校教育配置均衡化,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完成了农村小学同步课堂建设,让农村孩子和城市学生共同接受名师上课,可以共同学习、交流,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缩短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学校教学质量的共同提高,推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美丽的校园环境,先进的教学设施,完备的运动场地……如今,无论是城区中小学校还是农村中小学校,办学条件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漂亮的风景在校园,这已成为开发区的新标签。

  体制改革纵深化创新活力齐迸发

  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是创新发展的动力之源。开发区把管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作为突破口,通过校长职级制改革、县管校聘,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激活师资流动一池春水。

  一个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开发区实施了校长职级制改革,职级薪酬落实到位,成为全市最早完成职级评定,兑现职级工资的县区,探索出了校长负责制的学校班子聘任方案,校长职级制改革把校长从繁重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教育教学上,实现了校长角色的回归,增强了班子凝聚力,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实施“县管校聘”让教师由学校人变成系统人。出台改革实施细则,探索用顶层设计破题,2019年全面完成“县管校聘”,全区教职工全员竞聘上岗,建立起“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和均衡发展保障机制,统筹城乡学校教师管理,使全区中小学教师真正实现系统统筹、学校自主用人,促进教师合理流动,调动了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加强校长队伍建设,2020年,制定出台了《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小学校长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暂行办法》校长人才库已正式启动。

  一校多区管理模式形成优质教育发展共同体。广平中学、北城中学一校二学区的建立,实施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的教学模式;实验小学设立南、北、东三个校区,形成以优质学校为主体的教育发展共同体,推动了区域教育整体提升。

  实施“民转公”工程,规范化办学开新局。开发区完成对东昌中学东校区和东昌中学新校区的改制工作,两所学校的办学经费全部由区财政承担,学校办学坚持“四个不变”的原则,实现“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学校发展内涵化特色文化开满园

  校本课程成果展示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舞蹈、合唱课,随着音乐的律动,同学们陶醉其中;书法课上,挥毫泼墨,散发着浓浓墨香;田径校本课上,带球、投篮、射门,一招一式孩子们很是认真;经典诵读,古韵缭绕,浸润在浓浓的书香氛围中……

  为加强区域内学校协作发展,开发区实验学校联合组建“区域联盟学校发展共同体”,互通交流,协作发展;区域内围观,引专家指导,多途径搭建师生发展平台、展示舞台;精细化集备,塑高效课堂,发展成果落地扎根,让学生受益……开发区实验学校探索总结出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推进“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创建活动,开发区实验小学被评为山东省文明校园,广平中学、实验小学北校被评为聊城市法制教育示范学校,东城小学被山东省教育厅推荐到国家教育部“全国国防特色学校”名单的学校。北城中学、广平中学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区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达到5所。

  建成适合每个人的教育,使不同性格禀赋、不同兴趣特长、不同素质潜力的学生都能接受符合自己成长需要的教育。国粹京剧艺术、黑陶技艺、剪纸艺术、八段锦、太极拳等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了课堂,让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每一株花草、每一块砖瓦、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孩子在高雅艺术熏陶下成长。

  家校社共育一体化核心素养硕果满枝

  4月17日,中国关工委事业发展中心、“家校社共育”实践区建设领导小组、三宽家长学校全国总校在腾讯会议平台举行创新“家校社共育”双实践区建设暨“非常课堂”公益活动总结云端会议,开发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赵彤彤作典型发言。

  隔空携手,家校共育,开发区借助三宽家长学校启动为期28天的“非常课堂”公益活动,组织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习家庭教育课程,参加在家线上学习的家长60多万人次。

  开发区把家校社共育作为连结学校和家长的纽带工程、老百姓的幸福工程,发挥家校社共育种子教师、家长学校、社区家庭教育服务站的职能,搭建起家、校、社沟通的桥梁,形成了“部门主导、部门协作、学校引领、家长参与、社会支持”的“五位一体”育人体系。成立家校共育工作室,遴选出23名家庭教育种子教师,以“1+23”的方式进行专业指导和培训,对全区学校家庭教育工作进行组织、实施、指导。全区成立家长学校45所,建校率达到100%。建立6处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组成志愿者团队,开展家庭教育培训服务。服务站家庭教育教师志愿者共为家长授课120余次,接受家庭教育咨询350多人次。

  家校社共育满园春,一个个荣誉和称号就是成绩和效果的生动注脚:广平乡中心小学被山东省教科院、山东省家庭教育学会确认为山东省家庭教育实践基地;蒋官屯中心小学被聊城市妇联、聊城市教育和体育局评为示范家长学校;东城中心小学、东城实验幼儿园、开发区实验学校被聊城市教育体育局确认为聊城市家庭教育实验基地;开发区教育局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事业发展中心评选为中国家长教育“金推手奖”。

  非常时期“非常行动”防疫、教学两不误

  翰墨流韵长,书香正浓时。如今开发区各学段学校已有序开学,校园内又现朗朗书声,一副生机勃勃的场景。

  疫情发生以来,开发区教育部门“非常时期采取非常行动”,采取有力的措施,把疫情防控和教学管理工作做足、做细、做实,把线上线下学习结合起来,拿出“绣花功夫”,助推开发区教育平稳健康发展。

  自第一批学生复学以来,各学校对学生实行封闭管理,对校外住宿的教职员工,实行“两点一线”管理,“点对点”往返学校管理模式。各学校实施错时、错峰就餐,减少聚集用餐。学校实施网格化管理,做到非教学区防控管理无漏点,不断档。

  各学校第一时间组织开展“普及防控知识、弘扬抗疫精神”主题教育,做好防疫知识普及,对学生防护技能进行培训,开展校园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学习、生活方式训练,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进了爱国情感。各学校利用各种线上线下资源,加强对学生的关爱和心理的干预,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引导心理疏导,帮助师生调整好状态,在上好文化课的基础上,上好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及思政课,学生以积极的精神面貌投入教学和学习生活中。

  “用均衡、优质构筑教育强区梦,用特色、活力承载孩子成才梦,用成人、成才托起家庭幸福梦。”赵彤彤表示,开发区将以持久之力、恒久之功,深化教育改革,强化校园建设,优化队伍建设,细化教育服务,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创新的思维、更加务实的举措,抒写新时代开发区教育的美好明天!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